我是烟雨人 ▷

滩头石洞双遗产曾新

发表于-2008年04月19日 晚上9:31评论-1条

前不久,我们于无意中发现贡井平桥瀑布神秘的石洞,让贡井这座古城的历史不知前推了多少年。正当我兴奋地沉浸其中的时候,我又获取了新的兴奋点——一天,对自贡文物古迹饶有兴味的周先生来我办公室说到了艾叶滩上的石洞。他说,滩上那么多石洞究竟是人凿的,还是自然形成的?还有,这些洞如果是人凿的,又是拿做啥子的?当地人什说不一。有的说是拿来套(拴)运盐船的,有的说是拿来藏鸦片烟的……

周先生走后,办公室的王先生说,如果那些石洞是排列在为了放船、拖船而开凿的石槽旁边的话,就应该是人凿的,目的是为拉纤人蹬脚使力。我想,拴船的石洞必须是穿孔的;至于河里的石洞放鸦片烟,纯属天真之想。不过,王先生说的“纤夫踩脚”,很有道理,但这个设想要成立,那些石洞必须是人工凿成的,而且排列均匀。

为了弄个究竟,第二天,我即迫不及待地去了艾叶滩。

被誉为“盐运古道第一滩”的艾叶滩,是一座历史悠久、自然风光奇特的古镇。目前,他们正在向省里申报“自然文化双遗产古镇”。我不知道此行能不能给他们找到更多的“双遗产”之注脚?

乘长艾线贡井至艾叶的公交车,五毛钱就到了。车在“场口”停下来,我下了车往依旧是小青瓦、木串壁的横街走去。下了数十级不甚规则的古老石梯,即看见一块巨大的塑石伫立在码头边,塑石上榜书着“盐运古道第一滩”。即便塑石的色彩略显鲜艳了些,亦即让我感觉到了这里的古老和厚重而倏然想起了自己描摹旭水河滩的文字:航道礁石嶙峋,水流急湍,十里九滩,轻生冒利,商贾寒心,有碍其宏。遂筑六埝,水位升提,航道梯级,畅通无阻焉……

我将数码相机对准“盐运古道第一滩”塑石揿下快门后,即兴冲冲走下码头。于是乎,我的脚步平生第一次踩上了艾叶这片奇特的石滩上。即使好多好多年前,我曾在艾叶滩的一所学校任教过。

此去时机尚佳。因为,贡井打造平桥瀑布景观而将平桥堰开了闸;所以,滩头除去古代行船渡槽和“沱湾儿”里有水外,其他地方的滩石就像古帅哥大卫的胸膛一样裸露在我的面前,让我恣意阅读——读它的嶙峋,读它的坚硬,读它的凹凹凸凸,读它的坦坦荡荡,读它的自然,读它的文化……

读它的自然,听到了盘古开天辟地时石锤石斧的铿锵声。

读它的文化,看到了拖盐船上滩的纤夫们钢铁般的身影。

我伫立在这片河滩上,被它的空旷、悠古迷住了,差点儿迷失在这几百平方丈的“艾叶石滩内容简介”般的景象里而忘却了自己此一行之初衷——探索滩上石洞的究竟!

于是乎,我回过神来停停走走,走走停停,让我的脚步贪婪地踏遍石滩的每一个角落。由于丈许宽渡槽里水哗哗地流淌着,不能涉,我只好上岸经横街、过百年古石拱桥——桥平康桥到南岸大码头处再下到河滩上。

在滩石上,我不停地走着,看着,想着,拍着照——乖乖!石滩上或圆、或椭、或深、或浅、或梳、或密、或大、或小、或孤零零一个、或两两相连、或数十个一堆地散落着的石洞就像月亮上的陨石坑,多如牛毛,数不胜数,足足有上千个吧?

这些石洞的直径,大的有五六卡(近一米),小的就一两寸;最深的有两三卡(约50公分),浅的就一两寸;有的石洞里盛满了卵石、泥沙、水,有的又只盛有水;有少许相邻石洞之间的下方是联通的,联通处十分光滑;石洞的洞壁和洞口大都浑圆光滑,好似用砂纸打磨过一般……这些特征似乎在告诉我,是千万年湍急河水的冲刷,加上游离卵石、泥沙撞击、研磨的结果。如果如斯,那么它们该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的遗产了!

不过,在这片奇特的石滩上也有两处与上述相殊的一些石洞。一处是靠近“沱湾儿”的为数不多的石洞,它们是“穿眼”的,而且差不多都是小碗口那么大小,显然是用以拴船的。一处是石滩渡槽南边靠近南岸的地方有两排(两排之间相距不足一丈)每排七八个(每个之间相距不足一丈)如斗碗大小的石洞,洞口没有其他的石洞那么圆浑光滑,显然是人工凿就的;但不知其所用。不过,即便是用于拴船的,还是“不知其所用”的这些人工所凿石洞,其凿痕的消磨度,也不是短时间的“作品”,少说也有好几百年;所以,它们应该称得上自贡井盐文化的珍贵遗产了吧!

看来,艾叶古镇“双遗产”比比皆是啊!

2008-4-19盐都天池山麓净觉斋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曾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荐/文清推荐: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古老的中国有许多文化遗产,
真实的文字,记录着自贡的古老文化。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感谢您对散文版面的支持,周末愉快!
  【曾新 回复】:谢谢! [2008-4-20 17:44:45]at:2008年04月20日 早上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