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桂云的一支歌
春暖花开的时节,火红的年代。
由数百辆客车、卡车组成的车队,满载着上千名下乡知识青年,排成一字长蛇,跋山涉水,向古老的偏远的山乡进发。
车上,行李横竖乱堆,还有乐器、钓鱼杆哩。车窗外,田畴村落,山花杂树迎面闪过。一路歌声,此起彼落:“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秦桂云甜甜地回味临离省城时,居委会干部介绍说:“红薯藤绊了脚,柚子碰脑壳,香芋好大好大一个,一餐两餐也吃不完,山乡山水真不错!”生活原来是是一支美好的歌。
沉睡千年的山乡突地沸腾起来,盘古开天地,从没见过这么多知青到这里来。锣鼓、鞭炮、鸟铳声声,欢迎省城来的后生。这夜,村民烧起篝火,大家起舞、狂欢!
秦桂云白天下地学种田,夜晚在暗淡的煤油灯光前,伏案读书,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这是暮春三月,矮寨的桃花盛开,群莺飞舞。江水如玉,青澈见底。今天上山砍柴,一身汗,一担柴,一支歌:“都庞岭上一溜云,都庞岭下田万倾,好鸟难飞桃川洞,桃川洞内四季春。”山歌声声,在山谷回荡,传出很远很远。
山歌本出自内心,心想什么唱什么。一群青年男女,生性快乐,无忧无虑。
知青又有新的任务,进山修路。山花红遍,春风拂面,他们迎着朝霞,朝深山进发。开山造桥,铺路填坡。
秦桂云住在张老汉家。茅房内,俩老相依为伴,膝下无儿女。乍见他,好亲热,生活中凭添一份欢乐。老汉让他吃自家酿的红薯酒,山里人纯朴憨直,使他就如回了家。
夜里火炉旁,喝着油茶,嚼着炒米,老汉讲了许多神奇故事。
老汉说,对面那个都庞岭、萌茹岭,把个百里桃川围得严严实实,中间剩下一线狭窄出口,这就是‘龙虎关ۥ。狭口处,平铺一青石板,上刻‘一脚踏两省ۥ。这里是兵家要隘,地名‘城下ۥ、‘鸡子营ۥ就是古迹。
还有神话,玉皇大帝要把这里变成汪洋大海,命令山神去填塞狭缝。山神将一堆石头化成一群羊,吆喝石羊匆匆地赶往龙虎关,快到狭口,天已麻麻亮,一婆婆坐在缝口。山神走上前忙用话试探:“你可看到一群羊?”这婆婆原是观音菩萨变化,笑着对山神说:“我没看见一群羊,只看到一堆烂石头。”一语道破了天机,山神再也赶不动石羊,一直留到现在。
附近山中有一洞,崖洞半悬在山腰,崖下千丈万丈深。洞中有猴王,也和人一样,有床也有毛毯。母猴经水常聚一处,凝结成团,名叫‘猴血竭’,治病好灵的。
这里满山是草,草就是药。这是世间的宝藏,能治百病。
秦桂云与张老汉相处,若如家人。张老汉膝下无欢,将祖传秘不示世的祖传药书相。秦桂云长跪谢恩,深深一拜,认作干爹。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路修好,归期到。临别前,情绵绵,泪涟涟。秦桂云拜别张老汉,含泪下了山。
从此,秦桂云日出勤耕作,日落看医书,成为山乡的小神医。
在政治运动中,秦桂云因读那些古旧医书,被诬为“复辟封资修的急先锋”,拉去批斗。批斗标语遍满桃川村寨、口号声此起彼伏。批斗会一轮又一轮,从这村押到那村。
批斗会后,经过木桥,桥下水急混浊。秦桂云横心跳河,猛想起山中张老汉叮咛过,想起家里父母,想起弟妹亲情。遍体鳞伤算什么?还要在人世生活。料不到的是,两个民兵押他进山林,却替他放松绳索,就匆匆而去。日后方知,秦桂云曾到公社书记家玩,见他家破烂的房子,又无隔夜粮。小孩四五个,矮矮高高像楼梯,瘦瘦脸上鼻涕长长的。他见了心里很难过,就将五斤粮票十元钱,偷偷地放在书记家里。他一片赤诚,感动了书记,这次才暗地里设法救了他。
喧闹了一阵,山乡又归于宁静。秦桂云与牛作伴,黄牛舌头舔他着他的鼻子,相处得那么和谐。天上蓝蓝白云,阳光明媚。望着‘龙虎关ۥ狭口那片阴影,那是阳光照不到的角落,好像是他心灵深处的那片阴云。平日爱唱一支歌的秦贵荣,也没有一点好心情。
送走旧年,迎来新年。知青们多数招工回城而去,唯秦桂云无人问津。他依旧劳作、行医。岁月无情人有情,村民喜爱他的勤快,同情他的处境,关心他的生活,为他作媒成家。
女青年文彩云爱上了秦桂云。他满心欢喜,确认这是天意、缘份:我有“云”,她也有“云”,会成一片祥云,今后会过好日子。
直到知青安置回城,秦桂云才离开生活了十四个秋春的乡村。离行前,他凝望望那都庞岭,龙腾蛇舞,风起云飞。远处无边的天际,一只苍鹰在那里展翅盘旋。田畴野径,竹篱茅舍,鸡鸣犬吠,炊烟杂树,历历在目。这块土地,流淌着他青春的血汗,闪耀着他青春的年华。
踏上归程,乡亲夹道送亲人,双双手,行行泪,今欲离开,难舍难分。一包茶,一只鸡,十个蛋,装满篮,没法推辞。
秦桂云用箩筐挑着一双儿女,唱起一支歌:“也曾青春年少,也曾心比天高。奋斗暮暮朝朝,而今人未老。回首得意处,儿女一肩挑。”彩云紧紧跟随,回望家乡,不忍离去。夫妻沿着那熟悉的山路出山,向前走去,迎接新生活的到来。
-全文完-
▷ 进入休闲居士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