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以及精神生活的日渐丰富,很多人越来越喜欢融入瑰丽多彩的摄影世界中。我因为从事绘画的原因,习惯了随时随地去观察周围的一草一木以及变化万千的外观世界,也因为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线以及色彩仅仅凭借记忆力根本无法牢牢地记忆在脑海中,所以养成了拍照片的习惯,因此也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屈指算来,从最初开始摆弄相机,到现在差不多十四年有余,然而始终都无法创作出高质量专业级的上乘摄影艺术作品。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把摄影当作业余爱好,既不喜欢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热情以免影响绘画创作,也没打算搞什么艺术性很强的系列摄影创作来满足自己的视觉满足感。很多时候,也不过是为了记录生活或者为了画画而采取的一种搜集绘画创作素材的手段而已。因为自己也从来没把摄影当成事业来做,所以也从来没有认真地考虑过购买专业相机,从最初廉价的海鸥相机到后来的富士傻瓜相机,以及现在手头拥有的数码傻瓜相机,我的摄影道具始终都是简陋和粗劣的。因为对于一个业余的摄影爱好者,对于一个经常只为了拍摄记念性照片和绘画用创作素材的人来说,购买价格昂贵的专业相机以及相配套的摄影设备,不但意味着奢侈也意味着浪费。花费巨款去购买了专业相机,而又不能做到物尽其用的话,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
然而,我却在近两年来,真正开始思考一些关于摄影技术的问题以及开始探索必要的拍摄技巧,并已经在摄影实践中反复的验证,反复的思考和琢磨,并从中不断体验到了拍摄艺术摄影作品的乐趣。大千世界,“美是无处不在的,重要的在于学会去发现。” 通过不断的摄影实践,通过反复的观察和体验,我发现,纵然没有专业的摄影设备,就算用很普通很简陋的大众型数码傻瓜相机,只要人们肯在主观上努力地去探索相机功能所能达到的极限,也可以拍出很专业很有质量的摄影作品。虽然与那些用最专业的相机设备去拍摄的专业摄影家作品还有些距离,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以家庭娱乐和休闲时的辅助为主的人们来说,用普通傻瓜相机拍出的艺术摄影照片,估计也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审美要求。所以我想,如果根据这两年来拍摄作品的心得体会,写成一篇关于怎么用傻瓜相机拍摄出具备一定专业级摄影照片的小论文,应该能对广大的摄影爱好者们有所启发,哪怕只有一点点地助益,窃以为也值得浅谈一次。
首先从相机谈起。
因为这篇浅谈主要是针对广大非专业的摄影爱好者以及习惯用傻瓜相机的人而写的,故而,在此篇中,主要以怎么使用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的傻瓜相机作为本小节的重点。
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去用那些胶卷类相机了,虽然不少人在偶尔的情况下,会去买一些一次性胶卷相机以解决燃眉之急,但是一般的摄影爱好者,差不多手头上都有一部数码傻瓜相机。而市面上的相机种类非常繁多,各个厂商生产的傻瓜相机也各有优点和缺点。按照价格比来说,索尼的比较便宜,但是镜头的滤光质量却不是很好。稍微贵一点的佳能相机,镜头滤光性能很好,但是在机能选择方面不如尼康相机专业,哪怕是傻瓜相机,尼康的可操作机能也比佳能更专业一些。奥林巴斯相机的价格比以及机能与佳能和尼康比较起来属于中性,不过针对一般的摄影爱好者来说,相机的选择当以镜头的滤光性能为主才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尼康相机过于复杂的机能操作,以及镜头滤光的不足之处,对于一般摄影爱好者来说都是没必要的麻烦。而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傻瓜相机的机能也已经普遍化了,不同厂商的产品在机能方面也大同小异。而镜头的滤光性能,却在非常多的时刻决定着摄影作品的好坏,因此,索尼的相机最好不要选择使用,因为索尼公司生产的傻瓜相机镜头,滤光质量在所有品牌的傻瓜相机中,是最差的。个人以为,还是购买佳能机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关于数码相机的选购,还有两个问题。
一 画素问题。不少人以为数码相机的有效画素越大,照片质量就会越清晰,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现在的数码相机,绝大多数的画素都已经上升到了1000万画素以上,而我个人,却还在使用有效画素为320万画素的老牌傻瓜相机。不是我不想拥有有效画素大的相机,而是既然手头的相机还能继续为我服务,就懒得去购买新型大画素相机。从相机以及画素的原理上讲,有效画素在300万以上的数码相机,基本上已经达到了肉眼能分辨的清晰度。300万画素以上的相机,不论有效画素增大到多少,照片的清晰度却很难有更大的提高和改善,只会无限制的增大数码照片的尺寸。也就是说,在300万画素以下,照片的清晰度会有很大的落差,一旦有效画素达到300万以上,那么随着画素的增大,照片的改变也就是尺寸的增大而不是清晰度的变化。影响照片清晰度的原因还有一个镜头滤光的问题。如果摄影爱好者喜欢打印大幅照片,那么建议购买有效画素大的相机。一般而言,1000万以上的有效画素,打印整开纸那么大的照片是不会影响清晰度的,而我所用的有效画素为320万画素的老牌相机,也就能打印a2幅面大小的照片而不影响作品的清晰度。
二 相机的ccd问题。数码相机的ccd技术,中文译为"电子耦合组件"(charged coupled device)。它就像传统相机的底片一样,是感应光线的电路装置,可以将它想象成一颗颗微小的感应粒子,铺满在光学镜头后方,当光线与图像从镜头透过、投射到ccd表面时,ccd就会产生电流,将感应到的内容转换成数码资料储存起来。ccd的尺寸其实是说感光器件的面积大小,ccd像素数目越多、单一像素尺寸越大,捕获的光子越多,感光性能越好,信噪比越低,收集到的图像就会越清晰。因此,尽管ccd数目并不是决定图像品质的唯一重点,我们仍然可以把它当成相机等级的重要判准之一。目前市面上的相机经常可以看到ccd的字样,我用的相机因为是很多年前购买的,那时只有1ccd,但是现在,3ccd的相机也随处可见了,所以建议购买3ccd以上的相机。
以上是关于傻瓜相机选购的一些个人看法。权且作为摄影爱好者们的参考,至于怎么去选购,当依据每个人的实际需要而定。
我们知道了相机的机能能直接影响照片最后的质量,但是却不是最关键的因素。摄影的关键,还是在于怎么去拍摄,如何去捕捉那些忽隐忽现稍纵即逝的精彩一瞬才是最重要的。在拍摄照片之前,先建议去认真地读懂并熟练的掌握相机的使用说明书,并且花点时间和精力反复的按照使用说明书去操作相机,甚至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使用提示,直到你先把手头的相机完完全全的操作熟练了才可以。因为在日后的摄影实践中,往往一个曾被忽略的相机使用技巧就会决定着作品的成败。所以,先把手头相机的操作方法完全掌握是能拍出好照片的前提。
现在开始谈谈对摄影的主观意识问题。
一 对光线的理解。
摄影艺术家,一直以来都被称为“追逐光线奔跑的人” ,由此可见光线在摄影艺术中举足轻重的位置。一个深谙光线美的人,会深深懂得利用各种光线来缔造神奇的摄影世界。很多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还很不起眼的小事物,往往因为光线的重新组合和变化,就能产生神奇并充满魔力的审美效果。而绝大多数精通摄影精髓的艺术家们,就是利用了光线的神奇变化来创造摄影艺术的神奇效果。因此,虽然爱好者并不具备专业的摄影知识,但是,如果能明白光线在摄影中的神奇作用,日常有意无意的多去观察一下,相信会有很大的感悟和收获的。比如室内摄影,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条件去尝试体验在不同灯光下,同一件物体的视觉变化,但是至少每个人都可以用最简单和廉价的方法去体验几次。比如,关上半透明窗帘和拉开窗帘,你会发现同一组简单的静物会发生很大的视觉变化,而拍摄出来的照片也会告诉你,半透明光和不透明光的区别。如果用烛光和灯光来做一下对比,人们就会发现,烛光下的各种物体都充斥了浪漫温馨的情调,灯光下的各种物体则偏向冷色调。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的多去注意一下自然世界里各种各样的光线变化,相信喜欢摄影的朋友们都会慢慢的找到光线感觉。例如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夕阳西下的摄影作品就是利用了光线美的典型例子。
二 构图问题。
摄影艺术属于美术的一个分支,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分支。学过美术的人都知道,构图是最基本的基础之一。构图的意思就是:你打算怎么去经营你的画面,怎么去分割你的画面。美好的构图,一般都会强调影响画面的各种因素在力量方面的均衡和协调。一般而言,构图的原则就是:让画面有气韵和充满张力,还要保证各种构成画面的因素不失衡。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就算经验丰富的摄影艺术家,也很难在摄影实践过程中做到完美的地步,从而在洗完相片后经常进行后期剪裁。但是,如果能做到在拍摄过程中,尽量的组织好构图,对后期的有效剪裁也是非常有利的。甚至,很多摄影作品如果在拍摄阶段就做好了恰当的构图,那么很多时候就不再需要去进行后期的人工剪裁了,原汁原味的摄影作品总是能给人最好的审美感觉。构图,其实就是指你对客观被摄体的选择角度以及想要表现的范围和审美目的。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被摄体,都会做出不同的构图选择,哪怕连不懂构图为何意的人们,也都会比划着去拍摄,和懂得怎么去构图的人所不同的区别无非就是:前者是盲目的,仅仅依靠简单的个人感觉;后者是理性的比较,多角度的观察和选择,对被摄体的远近,大小以及背景环境等诸多因素进行反复权衡的结果。因此,喜欢摄影的朋友们,如果能在摄影实践过程中,有意无意的去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权衡和比较,以及善于利用相机本身的镜头拉远拉近的功能,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都能相应的大幅度提高构图能力。其实任何事情只要抱着认真的态度去做,无师自通不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认真二字,摄影也是如此。只要多摸索,多实践,切忌盲目的拍摄心理,有选择有目标的去做的话,构图,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情。
三 色彩问题。
很多人在户外拍摄照片时,往往忽略了客观被摄体的色彩影响,往往在碰到喜欢的景物时盲目的去操作快门,这是摄影的一个大忌。为什么呢?因为自然界的很多被摄体,往往它们的色彩并不受我们的主观愿望而有所改变。而影响摄影作品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被摄体的色彩问题。被摄体以及被摄体的环境背景将会影响照片的最后效果以及美感,这是常识。不协调的色彩取向将会导致摄影的彻底失败。一般而言,摄影强调色调的概念,因为摄影属于美术,而所有美术类别的共同基础之一,就是色调。绘画可以通过主观的意识和画笔去协调画面的色彩,然而摄影,却只能依靠调节相机的色彩和镜头亮度以及摄影者的构图选择去协调。那么,该怎么去协调户外被摄体的色调呢?关键要记住三点:第一,不要盲目的急于操作快门;第二,反复的权衡被摄体的色彩和背景环境色彩是否看起来顺眼,看起来很具有美感;第三,反复的从多重角度上去寻找能让自己的眼睛感到最舒适最和谐的那种被摄体和环境背景之间的色彩关系,直到你自己对被摄体对象的色彩和环境色彩所感动所陶醉为止。
色调往往决定了作品的成败。不论再怎么优秀的构图或者再怎么诱人的光线美,都会因为一个刺眼的色彩而彻底的破坏了照片的美感。自然界的被摄体色彩以及背景环境色彩,往往不能由着我们去改变,所以我们只能想尽办法的寻找那些比较和谐的色调组合。如果是棚拍摄影,那么所有的色彩就不会成为问题,而大可以由着摄影者们自由的去组合背景色彩,就像绘画基础课上,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去安排和谐的被画体色彩和背景色彩那样。
四 设计意识。
摄影其实和设计思维是不可分离的。设计是什么?就是你想要通过你的摄影作品向他人传达什么样的信息以及什么样的审美理想。所以,如果每个喜欢摄影的人,如果都能抽时间学学简单的设计概念以及常用的设计思维和手法,对摄影作品的质量提高,将会产生深厚的影响。在本质上说,摄影可以说是另一种设计,是利用被摄体传达你的审美理想的一个渠道。因此,喜欢摄影的朋友们,建议你们平时有空的时候多去欣赏一些高雅的平面设计作品或者世界名画之类的美术名作。在美术领域内,各行各业都是相通的,平时多些对审美和鉴赏能力的积累,那么在从事摄影的时候,平时耳熏目染的审美观念以及判断力就会形成艺术摄影的一个审美源泉。而设计意识的增强和提高,将会让你更有效的去组织你的镜头画面,让镜头里的世界更充满美感,充满张力和有序的构成也就是和谐的构图以及统一有序的色彩。
设计意识决定着摄影者不再会轻易盲目的操作快门,而往往会引导摄影者们不断地去反复比较和衡量被摄体,反复的去考虑应该通过被摄体去表现什么样的美感和信念,反复考虑通过被摄体想要去发现什么和表现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很多手拿相机的人,根本不考虑也不权衡更不去比较,他们习惯于盲目的去拍摄,习惯于盲目的去操作相机快门,这多半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到底想要拍什么所导致的结果。只要一看到稍微令人产生兴奋,稍微让眼睛有点发亮的事物,就急于去拍摄的习惯所致。所以,如果每个手拿相机的人,都能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通过被摄体以及被摄体的背景环境,去传达什么或者去表现什么的话,那么,盲目就会转变成有目的的选择,滥拍就会变成有目的的审美过程。摄影的过程,只有融入了审美情绪,才会真正演化成摄影艺术实践行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留念,抓拍等等简单的动机之上,也只有融入了审美情绪,才能真正发挥摄影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才会把每个人身上潜在的审美能力激发出来。
最后谈谈个人摄影的一些经验和技巧。
一 在白天但却是阴天进行户外摄影时,客观世界的色彩一般都很清晰,绝大多数时候被摄体以及环境色彩都会体现出浓厚的固有色。所以这时候就要对相机的镜头光源尽力调整好,最好调整到适中的程度。太亮或者太暗都不好,当然有特殊表现目的时除外。又因为太阳光线的影响力会变得很微弱,客观被摄体强烈的固有色往往会让很多摄影爱好者们不知道该怎么去组织和协调镜头画面里的色彩和色调。这时候对好的办法就是多多的比较和选择拍摄的角度,切不可急于求成,乱按快门。
二 在白天却很晴朗的天气到户外摄影时,一般由于阳光比较强烈,镜头光最好调的稍微暗一些。否则拍摄出来的照片往往由于曝光过度失去了色调的魅力而变成白茫茫的感觉,就得不偿失了。
三 对于摄影的表现目的而言,常见的无外乎下面几种。
1 主体摄影:这种摄影主要以表现某个自然景物以及以人或者动植物等等为中心进行的摄影。
在进行这类摄影时,对背景环境的要求就是越简练越单纯为好。这样,就能充分的拍摄出被摄主体的细节而不至于让混乱的背景弄得头晕眼花不知何去何从。而被摄主体的色彩,也要讲究对比和谐,形状也要最大限度的追求构图的张力和主体的生命活力。因为你要表现的就是这个主体,那么多余的陪衬往往会破坏画面的结构而导致摄影的失败。适当的用一些需要的背景来渲染主体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切忌主次不分的行为。
2 追光摄影:这种摄影的根源来源于对光线的欣赏和崇拜。晚霞,暮霭,晨光,夜晚的街灯,蒸腾的雾气或者烟氲等等一切都能给人一种朦朦胧胧感觉的客体对象,都是追光摄影的表现主题。追光摄影,在本质上追求的是一种气韵浑然的效果,所以切忌去追求某些物体的细节拍摄。因为在气韵浑然中突然出现某个过于突出的细节的话,就会轻易的破坏镜头画面整体的美感。就像印象派大师莫奈先生的《卢昂大教堂系列组画》以及那个出名的《印象-日出》一样,都是依靠朦胧的笔法描绘出来的。摄影和绘画虽然同属于美术,也具备相同的美术基础,但是毕竟还是两个不同的行业。既有相通之处,也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不能完全用绘画的概念来取代摄影的概念。朦胧感是追光摄影的灵魂,至于怎么去操作相机,那就看摄影者们个人对相机操作的熟练程度而定了。但是,一般情况下,这种追光摄影,往往取决于偶然的外在条件,取决于摄影者们能随时发现这种朦胧美的审美能力。因为这种浑然大气的美感,并不是每天都能碰到的。只能在有机会的时候在那一瞬间去抓住。
3 构成摄影:这种摄影最接近设计思维。如果说1和2都偏重于对被摄体的客观依赖,那么构成摄影将能最大限度的释放摄影者的审美潜能,同时也是最具备审明确的审美目的和主观艺术创造性的摄影。这种摄影不论是在户外进行还是在室内进行,绝大多数包含着摄影者们主观的设计意识。比如流行的户外人体摄影就属此例,还有数不清的室内棚拍摄影也属于此例。在经过摄影师们精心的安排和布局下,被摄体以及背景环境都是经过了一而再,再而三的人为设置的。但是这种摄影,切忌一点:莫要过于雕琢,以免弄巧成拙,自然天成的境界,才是最终的摄影目的。
摄影是一种非常有魅力的休闲方式,既能陶冶人们的品格,也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仅以此篇浅谈之不成熟小论文,献给那些喜欢拿着相机到处去采风掠影的朋友们,并预祝每位喜爱摄影的朋友们,都能拍摄出好作品,都能在摄影的世界中忘却生活的磨难和烦恼,祝你们每天都能快乐!
2008年4月13日
山野居士草于日本福井市寓所
-全文完-
▷ 进入山野文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