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典论•论文》中有:“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文人相轻,是一种精神疾病,可惜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重视。文人相轻的主要心理因素来源于:唯我独尊的自恋意识。
自己干啥都比别人强,别人干啥都看不顺眼,就是这类人的典型心理特征。
人不可全无自恋,亦不可时时刻刻以自己为中心。如果有人喜欢像和尚那样,脱离尘世到山中修炼则另当别论。到了方外世界,你爱怎么自恋也没人管你,因为根本不会有人在意你的存在。
问题是很多人并不想修心养性,也不想修佛得道,他们真正在乎地无非就是别人对他们的关注度和支持率,不少人特别看重点击率,看重跟贴的数量以及别人来给他拍马屁的程度就是一个证明。像这些人,只会一心巴望着别人去点击他的文章,还喜欢一厢情愿的指望所有人都给他留言;更有甚者,通过写一些刺激读者情绪的文章来证明他们自己的存在价值。做到这种程度的人,自恋程度自不必说早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了,一旦这种自恋情绪失去了控制,一旦发展到物极必反的程度之时,他们就很容易发疯,很容易滑入自慰的漩涡里去。这时候,这些人写的东西往往不是文字,而简直就是疯子的歇斯底里。为了求得虚幻的点击率,竟然不惜用轻视别人,贬低别人的手段来获得他人的关注,也实在是难为了这些人了。其实他们完全可以不必这么做,只要他们能认真负责地去写出点有意义的作品,还怕得不到别人的关注么?如果真是好文章,读者们自然喜欢去阅读,自然喜欢去留言,也自然喜欢去关注你。如果是不咋地的文章,你再怎么暴跳如雷的去谩骂别人,再怎么一厢情愿的打广告,再怎么通过标题去刺激读者的眼球和情绪,恐怕也无法真正掩盖你文章内容的苍白和干瘪。到时候召来的无非就是自取其辱的结果,何必呢?
文人相轻,是因为来源于文人这个特殊群体的内部矛盾所导致的,故而有此一说。而其根源,则在于不少文人喜欢想尽办法的去张扬他自己,而不是想方设法精益求精的去写好文章。也许他们也很努力的去写了,可面对着高手如云的作协或者网络文坛,他们彷徨了,不安了,经常会陷于一种莫名其妙并歇斯底里的状态中。根据精神病医学的研究证明,这类人绝大多数生长于一个非常苛刻的家庭氛围中,很多人在学生时代,经常会因为来自家长们苛刻的学习成绩要求而搞的神经不正常,并养成了到任何地方都想发挥自己优越感的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深深的渗透到了这种人的灵魂深处,形成一种极端的傲慢和自恋。于是,这类人就养成了不屑于和他人沟通看法,也不屑于与人交流意见的毛病,并且培植了凡是不符合他们概念的东西,不分青红皂白就喜欢一棒子打死的恶习。而一般情况下,这类人不怎么会去轻视其他行业的人,他们所习惯于去轻视和谩骂的也往往是同行,也就是和他们一样写东西的文人。为什么他们一般不怎么去轻视其他行业的人呢?就因为在他们眼里,轻视其他行业的人之行为,是毫无意义也毫无价值的胡闹,因为在他们思维深处的潜意识中存在顽固的主观概念:只有把同行踩在脚下,才会显示出他们自己是多么的“鹤立鸡群和与众不同。”
这些人都是不可救药的精神病患者,而其根源,则来源于他们的错误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从来不打算认真的去为读者们奉献什么,而恰恰过于关心周围对他们的关注度而导致的心理变态所致。常识告诉我们,当在一个人的身上异常地出现某些不可理喻的极端症状时,那么在他的潜意识深处,则顽固的存在一些对立的扭曲人格,思维模式以及不良性格。比如极端傲慢和偏见的对立面就是极端的自卑和狭隘,习惯于轻视他人的人实际上渴望看到的也往往是别人对他的重视程度,极端自恋的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其实始终逃不脱极端自卑的心理暗结。
如果是儿童,因为得不到环境的关注而嚎啕大哭,人们几乎都会认为是正当的。因为儿童的心智本来就不成熟,作为成人的父母及亲人,自然也会把小孩子的胡闹当成可爱。但是作为文人则另当别论,因为你已经是成人了,已经具备了独立的思想能力和说话能力了。难道作为成人的你还总是梦想人家把你自己当成小孩子一样,在任何一个场合都要求得到别人的宽容和无条件的爱戴么?先别说陌生的外人和网友,恐怕就连你的父母亲人都不可能会这么纵容你吧。要是你觉得非要通过贬低别人才能抬高你自己的话,那你可真的想错了。因为当你对别人不屑一顾的时候,同时别人也通过你的言行对你产生了巨大的反感,而你所期望的那种受关注的渴望可能就因为你的傲慢而消失的无影无踪,虽然人家也许本来打算去关注你的。
文人相轻是一种极端离谱的精神病,套用一句老百姓的俗话来讲,这种行为叫做“狗咬狗。”谁都知道只要往两条狗或者好几条狗中间仍一块骨头,那么这些狗就会拼了命的去相互厮杀,哪怕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而晏婴二桃杀三士的典故相信大多数人也略知一二。因为在春秋时期,齐国的三个大力士根本不懂得君臣大义和朝廷礼仪,以至让众大臣及齐景公对他们产生了反感,所以齐景公想除掉他们,但是他们力大无比,而且武艺高强,有万夫不挡之勇,没有人能够近他们的身,所以一直也没有好办法。故而晏婴提出了让大力士们比功劳的计策,轻而易举就用二桃杀了三个大力士。而文人们相互轻视,又是为了什么呢?虽然不会像狗一样去争那一块骨头,也不会象大力士那样去争功劳,但是凡是喜欢互相轻视的文人们,几乎都有一个发自骨子里的思维定势:一山不容二虎,一水不养二龙。体现在他们的行为上:要么争锋到底,要么留下骂名。反正他们认为只要赢得了别人的关注就是胜利,只要赢得了点击率就证明他的文章有价值。大凡此类人,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丝毫不会在意谁去浏览他们的文章,也不在意到底是谁去真正关注他们,他们只在意一点,那就是多多益善的点击率和跟贴的数量。至于给他们留言和跟贴的人,在他们眼里可能根本不值一提,虽然他们在内心里非常渴望别人去留言和跟贴。
虚荣心处于膨胀的这些人,在绝大多数时刻根本不会去在乎文章的质量或者文以载道的责任。既然目标是别人的关注度,那么怎么写能刺激别人的情绪,他们就会怎么去写,怎么写能引起别人的愤慨他们就怎么去写。而只要能引起别人的愤慨,只要能吸引别人去跟贴,对他们来说,就是虚荣心的最大满足和继续自傲的资本。换句话说,这些人,天生就以为别人都应该是去陪衬他们的绿叶,而红花呢,在这种人心目中当然就是他一朵了。可问题是,这种心理变态的文人自古以来就没少出现过,所以曹丕才说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的话来。那么问题就出现了:到底谁是唯一的红花?到底谁有资格要求全世界的人们都去陪衬他一个人?
事实上,越是同行就越是谁也不服谁,当然更不愿意去陪衬谁,于是文人们开始相轻了。文人相轻最常见的表现方式就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不论是在表面上还是在骨子里。这种人往往就像一个神气十足的王权贵族那种感觉,走路碰到老百姓如果不给他让路,他会马上勃然大怒,骂声不绝;如果碰到其他贵族并且要求他让路的话,他会衡量对方的势力和身材,看能不能斗得过对方才会考虑该不该让路;而如果碰到了势力远远超出他自己,碰到了更加强悍的对手时,这种人往往就会像斗败的丧家犬那样垂头丧气的滚到路边去给人家让路。
文人相轻,演绎的往往都是狗咬狗的闹剧,对真正的文艺丝毫没有促进意义。因为变态了的文人,懂得调用文字去弹压别人,就像一个接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劫匪一样,对社会的潜在危害性是巨大的。不论网络文坛,还是官方文学,窃以为,是到了该清除文坛败类的时候了。喜欢相轻的文人们,不论你们个人在文字功夫上有多少功底,都不能作为你们用来侮辱和轻视他人的借口。因为,你们个人的重量也不过就是那一百几十斤,到了你们走到黄泉路上那一天,除了留下一堆骂名之外,也不过就是一撮灰。如果可悲的后果发生了,人们甚至连是否骂过你们都不记得了,那你们可真够可悲的。
文人相轻的现象,还是滚出我们的视野吧。老百姓有句俗话:看见狗屎绕道走,不是怕你,而是嫌你臭!
2008年4月12日
山野居士草于日本福井市寓所
-全文完-
▷ 进入山野文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