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中是一片大森林
走进梅关中学,才发现那座劈山而建的学校长有许多树。尤其是学校东北角的那一岭桃树,在四月的阳光下更显得郁郁葱葱。座谈后,杨晓军校长陪我们参观校园,看着错落有致的如茵绿草,望着翠色欲流的参天大树,我们犹如走在一片繁茂的大森林中。
清脆的铃声响过,师生从崭新的教学楼有序地走出来,不一会儿,银铃般的笑声就荡漾在整个校园。此时,我心里突然涌上一句潜台词:“梅中是一片大森林!”
“梅中是一片大森林!”不是吗?每个学生不就是森林里茁壮成长的小树吗?每位教师不都是小树的辛勤培育者吗?
踱步来到学校的主体建筑旁,那是两幢新建的教学楼,一幢是铭源楼,另一幢是英东楼。聆听着杨校长对两幢新楼的详细介绍,从他对的言辞中,我们悟出了一种感激,一份深情,一个远大抱负!我突然觉得,这两幢建于新世纪的楼房不就是梅中这片森林里最高大,扎根最深稳的大树吗?可是,梅中原来的教学楼呢?是不是象森林里的老树一样在时代的风雨中隐退了?
便又忆起两棵老树来,虽然两幢老式教学楼在世纪之交已被拆除,但从梅中老校长穆诗涛的介绍中我们还是知道了这两棵老树的故事……
■两棵老树
时间追溯到1984年,那是梅关中学从城郊偏僻的牛址石牵于现址的第一年。几十年来,学校仅有的两幢两层的教学楼用它们那弱小的躯体承载了太多太重的期盼,这两幢教学楼象树一样在重荷下过早地老去了!
甚且,校建基础由于经济原因一直很差!由于地基下沉致使两幢教学楼墙体多处严重裂缝!虽然1984年以来学校对两幢楼房进行了多次整修,但木头与无缝钢管的加固又怎能阻止地基的下陷与墙体的断裂呢?
这两棵饱经风霜的树真的老了!它再也承载不起学子们殷实的希望和远大的抱负了!
曾几何时,梅中学子像小鸟一样栖息在树上,多少次,他们把愉快的歌声和爽朗的笑声洒满枝头。可如今,他们不得不象迁徙的候鸟一样依依不舍地离开他们朝暮相处的老树:时间定格在2000年元月,在两幢教学楼均被确定为一级危房后,梅中师生无奈地在附近的五里山小学借校上课!
离开了老树,离开了梅中这片森林,师生们就像离开了温暖的家!谁愿意寄人篱下?谁不想重归家园?在五里山小学借校上课的日子里,梅中师生的脸上都绽放着愁容。他们多想有一棵能为他们遮风挡雨,能为他们承载欢乐和梦想的强壮大树啊!在梅中陷入绝境的时刻,那个能为梅中师生种大树的人会是谁呢?
绝处逢生,梅中师生是幸运的!他们终于迎来了尊贵的种树人,于是便有了两棵新树的故事……
■两棵新树
很久就听说过霍英东基金会属下的香港铭源基金会在“红三角”老区轰轰烈烈地实施“文教扶贫”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也认识了两位未曾谋面的老人,一位是香港铭源基金会主[xi]何铭思先生,另一位是铭源基金会驻广东韶关办事处主任韦丘先生。我知道,这两位老人以老骥伏枥的精神为老区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绿荫!体味着何老、韦老博大的胸怀,我突然觉得他们就是我们老区的种树人!不是吗?二三十年代,二老跟随东江纵队转战于湘、粤、赣,他们用青春的热血为老区人民种下了棵棵和平之树;而今,二老又要用他们绵绵的爱意为老区的学子种下片片希望之林!
梅中是幸运的!梅中的师生更是幸福的!
2000年冬,当韦丘先生率领铭源基金会驻韶办一行到梅中考察时,我想,梅中那些因分地教学而满脸愁容的师生一定听到了喜鹊欣喜的鸣声,他们的心里一定知道:梅中的春天来了!
是的,梅中的春天来了!
2002年元月18日,由香港铭源基金会捐款50万元人民币建起的占地59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2平方米,三层共18间教室的雄壮观的铭源楼在梅中这片大森林里拔地而起!
2003年8月28日,由香港铭源基金会再次捐款100万元人民币建起的建筑面积达2900平方米,高五层,设计新颖的英东楼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如春笋拔节一般矗立在校园!
漫步在新楼前,里面不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和欢悦的笑声。置身于梅中这片大森林里,此刻,你不觉得梅中学子他们灿烂的笑容不正是两棵新树上绽放出的色彩斑斓的花朵么?只不过,这些稚嫩的花朵终于可以无忧无虑地开放,再也不必为大厦将倾而担忧了!
■长在心中的树
风雨之后,必见彩虹!
在香港铭源基金会的鼎力援助下,饱经沧桑的梅关中学正以磅礴的气势步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
当杨晓军校长带我们走近校园东北角的那一岭桃林边时,才清楚地发现,桃林所在的那座山岭又被劈开了半壁山坡。听杨校长说,在这劈山整平的百亩红土地上又将建起高雅的学生公寓,宽阔的运动场……。看着工地上忙碌的建筑工人的身影,听着推土机渐远的轰鸣声,我知道梅中师生的心里又长起了许多树。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师生心中的梦想之树如期地在梅中的森林里长起时,一个规模宏大,学子如云,令人瞩目的梅关中学必将呈现在你我眼前!
不是吗?每个人心里不都长有长青树?就象梅中东北角的那一岭桃树,它必将在现的实的土壤里开出火红的花,结出丰硕的果……我也坚信,何老、韦老心中的“文教扶贫”之树将永远在老区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全文完-
▷ 进入二三胡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