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视的青歌赛正举办的如火如荼,吸引了全国不少的眼球。也许因为是实况转播,比起那些粗制滥造的什么电视剧来,至少还多了几分真实。本来我对音乐是门外汉,喜欢听歌也仅仅只是停留在一种盲目的欣赏之中。有时候也是为了逃避一种心灵的空虚,才让那些音符走进我的思维里。
本来青歌赛应该欣赏音乐,可是青歌赛对我的引力却是来自于学者余秋雨的文化知识点评。在人生的路上走过了四十多年,感受文化大概也是无时无刻都有的。觉得考核歌手的那些文化小题在余秋雨的那里总是能放射出一种令人玩味无穷的味道。
过去我一直觉得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可是最近听了余秋雨的许多关于文化现象的点评,我忽然觉得人生需要的是总结。因为生命是一个自然无法改变的过程,如果人生也和生命一样,成了一种过程,那么生命的意义恐怕就得大打折扣了。生命失去一天也就就再也没有这一天了。可是人生不一样,它在总结人生的时候,总是有着更多的精神因素,有时候可以放大生命的意义,当然了,既然可以放大,也就可以缩小。
有天晚上,余秋雨讲到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的时候,说他去过丹麦,去过安徒生的故乡。他说在丹麦有一种奇怪的现象,许多政府的部门都没有悬挂国旗,可是丹麦人却在当年安徒生的故居上面悬挂了一面丹麦的国旗,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余秋雨就讲了这么一个现象,可是当时在我的心里却引起了不小的的波澜。国旗是什么?有人说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也有人说是一个国家的理念和符号。我想,不管是象征,还是理念符号,总之它至少是有着一种特别的意义。上届青歌赛记得有歌手不认识国旗,把中国的国旗说成是日本的。为此在全国当时还引来一场不小的讨论。
开始的时候我也觉得不可理解,就说那个歌手是原生态的,就说他是陕北山里放羊的。我想对于自己的祖国,不应该会是如此的淡漠,如此的空白。记得当时也是余秋雨在点评。当他看到这一幕,表情简直是无以言表的。只见他用手扶了扶架在鼻梁上的那沉甸甸的眼镜,好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来。当时我就想,对于余秋雨这样的学者,当他走遍世界各地,感悟世界文化,写出《文化苦旅》的时候,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会出现不认识自己国家国旗的事情。
当时余秋雨困惑了,最后只是从嘴里挤出这么几个字,他说,不应该的,真的不应该。不过经过很长时间,我终于有了点顿悟,终于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有的只是一种存在罢了。那位歌手是陕北人,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只是嗓子好了一点,被部队招揽在麾下。不过我想,如果当时的话题不是国旗,而是毛泽东,我想这位可怜的农民也许就不会闹出如此天大的笑话了。
也许是我的思绪太过离奇,也许是我的联想太过幼稚,我总是觉得发生这样的事情不是那位歌手的悲哀,更像是一个国家的悲哀。一个国家的象征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什么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国家的象征。
余秋雨讲到了丹麦,讲到了安徒生故乡的故事,我觉得他是留下了潜台词,留下了让中国值得思考的话题。到底什么才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到底什么才能代表我们中国的真谛?那位歌手不认识国旗,也许是因为他走进当今中国有国旗的的衙门,没有留下太多的记忆。也许是他在那许许多多的官员的办公桌上看到的国旗似乎就是一种装饰。所以才留下了心灵中的那种空白。
丹麦人很聪明,至少很务实,他知道,要想让自己的国家被记住,不是把国旗悬挂在当权者的屋前,而是应该悬挂在被世界认可的伟人面前。按说安徒生就是一个童话作家,可是就是这样的童话作家却让全世界记住了丹麦,甚或记住了丹麦的国旗。
余秋雨其实也很聪明,他用一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治理一个国家,怎么去更新我们治国的理念。当然了,余秋雨也有悲哀,因为他想用一种《文化苦旅》的精神来拯救点什么,看来多少也是徒劳的。
今年的青歌赛没有再出现那样的笑话,可是有些问题也是让余秋雨这样的学者无颜面对。昨天晚上就有一位歌手回答说,卓别林扮演的是阿q,当时余秋雨又开始扶自己那沉甸甸的眼镜了。不过今年余秋雨没有再说不应该,而是问歌手怎么会把这二者联系在一起呢。当时歌手没有回答,只是傻笑。我在电视机前也觉得心里很不是个滋味。按说不知道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可是把这二者说在了一起,就让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了。
说《诗经》是唐朝的,说孔子写出了《西游记》,……总之五花八门的答案真的是让余秋雨都有些不知所措了。我是坐在电视机前来欣赏荧光屏里的画面,可是我想余秋雨坐在画面中一定心灵在受着一种非人的折磨。我在有些媒体上看到,说余秋雨私下透露,他要退出青歌赛。许多人不理解,其实让我说没有什么不理解的。一个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研究的的人,面对着这样的画面,这样的结论,心灵怎么能不敢到难受和痛苦呢。
余秋雨在点评一位歌手时说到了莎士比亚,说世界上现在有许多人开始怀疑历史中到底有没有莎士比亚这个人。觉得他不就是一个剧务跑堂的,怎么可能写出那么多美幻美仑的戏剧作品呢。所以不少人说一定是当时有名望的人用他的名字写的,甚至怀疑是当时的国王的写的。理由是莎士比亚不可能知道那么多的的宫廷里的事情。
余秋雨最后的结论是,对于伟大的人来说,我们这些庸人就不要去做那些无谓的思考了。说来说去,还不是说莎士比亚没有文凭,学历太低。其实对于真正的天才来说,社会强加的一切其实都是毫无意义的。我们现在需要研究的是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品,而不是莎士比亚本人。
余秋雨说的太精彩了。如今站在舞台上的那些歌手,听介绍,许多人已经都在读什么研究生,有些已经在国外留学好多年了。可是结果呢?我们现在看到的,听到的,到底又都能反映出什么来呢?
青歌赛已经延续了一个月,最近我发现余秋雨开始变换了自己做为文化主考官的思路和点评方法,已经不再去评说对面那些高文凭的歌手了。他总是利用这个时间来讲述历史,讲述文化,讲述自我心灵的许多感受和收获。
不是余秋雨有种被戏弄的感觉,就连我这个局外人也觉得余秋雨根本就不应该去参加这样的活动,因为它玷污的不是一种知识,更多的时候玷污的是一种文化和民族的精神。让一个知名的学者和连司马迁出生在哪个朝代的人进行交流,难道说这不是一种悲哀吗?
我没有机会和余秋雨这样的大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要不然我会问他,是因为金钱的诱惑,还是因为在那样的平台上可以展现自己,才不辞劳苦的和那些近乎于文化垃圾的画面为伍。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着神秘和无聊的社会,这边你可以在充满希望的政治说教里感受生命未来的阳光,同时你还可以在社会现实里去感受那些就如太阳黑子的黑洞。
本来音乐是一门艺术,是人们精神世界走向更高层面的的一种需求。可是现在我们感受到的,除了父母的遗传,留下天生的嗓子,其他的就什么也感受不到了。难怪余秋雨在每一场比赛的过程中,脸总是被憋得彤红彤红。好像下地狱的不是他要考的那些歌手,而成了他自己。
最后我不想在发挥什么想象力了。就用余秋雨和一位歌手的对话结束这些无聊,甚或同样是悲哀的文字吧。
“你知道《诗经》是形成于哪个朝代?”
“唐朝。”
“你知道孔子出生在那个朝代?”
“明朝。”
“你知道司马迁写过什么?”
“《三国演义》。”
“你知道《离骚》是谁的作品?”
“鲁迅。”
…………
不能在抄录了,让余秋雨这样再问下去,如果他真的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那么他一定会在这样的对话中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那样,至少还能还原这个世界的一份清白……
-全文完-
▷ 进入心灵苦渡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