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
——陆游《天彭牡丹谱》
(一)
我是爱花的。百花之中,最爱莲花和牡丹两姊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显得纯洁、淡泊,有隐士“笑傲于江湖之上,流连于山水之间”的洒脱、自得;牡丹,中国国花,自唐宋以来就被视为富贵、繁荣、昌盛、幸福、吉祥、和平的象征,置此盛世,更是推崇之至。素有“百花之王”“国色天香”的美誉。她在百花的中央,享受着万丈光芒,有“独秀一枝压群芳”的气势。
于是,从小,我就在这对姊妹花中周旋。
由于我身长在农家,对莲能相知相识相惜,而唯独没有见过牡丹,因而对牡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与牡丹素不相识,只闻其名,未曾谋面。可我却这样懵懵懂懂的迷上了她,不,这是一种仰慕,一种盲目的崇拜,就如文革期间,全国人民都拜倒在毛主[xi]的中山装下一样。于是,欲望便冲破了牢笼,滋生出一些事来,让我前所未有的渴望,渴望见着那梦中绝美的容颜。
人,真的很奇怪,只要偶然接触到某些事物,接下来的日子,这些东西就会不自主的闯入人们的眼帘,让自己不经意的在心底划上痕迹。
于是,在神话小说中,电视连续剧中,我都能嗅到牡丹的味道,捕捉到她的神情。甚至连吃饭都会与她碰面,偶尔还能偷几个香。我很喜欢画画,虽然信笔涂鸦,没有章法,甚至看不出自己到底画的什么,可我还是要画。画牡丹,照着吃饭的碗上画,因为我只有在碗上才能清楚的面对她。离离花瓣,或舒展或卷曲,映在两颊外,顾盼生姿;稻米似的花蕊,如仕女额前的印花,另有一番滋味。
就这样,我在她的一颦一笑中沉沦,大有“此间乐,不思蜀”的境界。高兴时,我画她;不高兴时,我也画她;甚至沮丧、紧张时,都会画她。虽然我们不曾相识,可她却早已成为我的知己——花中知己。后来,我干脆把她画在床头,以便睁眼闭眼都能看见她。
那时,我便有了一个梦想:到洛阳、到菏泽、到丹景山看牡丹。
(二)
终于,梦实现了。
今天,是清明节。我怀着对祖先的崇敬去拜访牡丹仙子。
一路上,我很兴奋,也很激动,一如少女等待自己心爱的情郎一般。窗外,潺潺的溪水流过大地的心,沁透着天地万物。一落落鹅卵石安详的躺在河床上休憩,尽情的享受着这春日的一切。一块块的菜花田,笑得格外的灿烂,这一切显得那么的明媚,好一幅绝美的油画。可我想,丹景山的牡丹肯定会比她们美,美多了,一定会美上千倍万倍。我就这样的想着,这样的看着,突然,我发现那远山的菜花带着一抹邪笑,那笑让我不禁的打了一个寒颤。
这是为什么?
(三)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想着诗仙太白的诗,心中的阴寒一下子不见了,如小鬼见着阎罗王。别因错过了太阳,又错过了漫天的繁星,因而,也别因芝麻点儿事而影响与牡丹仙子的沟通。
我拿着买好的门票,径直的往景区中冲去,我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见牡丹仙子了,对,就是迫不及待。一刹那,我就到了蜀秀园。噫,我怎么没见牡丹花呢?更别说什么“千朵万朵压枝低”了。我的心如明朗的天空突然挂了几丝乌云,挥之不去。有种恐惧在我的脑袋里滋生。我怕这丹景山的牡丹花还没有到来,可我没说,只把它悄悄的藏在心底。我的心在祈祷,希望不要这样,希望其他园里的牡丹会展露容颜。我觉得希望还是有的,毕竟还有11个园没有看。
接着,我便沿着景区的线路,一个园一个园的寻找牡丹花的踪迹。从最底的蜀秀园到最高的望乡台,一寸地一寸地的寻找。可最后,我还是一无所获,一无所获。我失望极了,甚至有些恼怒。她们蒙着纱,“犹抱琵琶半遮面。”可我总觉得她们是故意的,故意不见我的。可这又是为什么呢?毕竟,我是很喜欢很喜欢她们的。
面对这满山的牡丹,我有些急了,急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急得血在心脏中奔腾。我在心底千呼万唤她们的名字,我想把她们叫出来,很固执的。“彭州紫,玉重楼,你们在哪里啊?”“丹景红,刘师阁,你们别玩了,别闹了,快出来吧?”可不论我怎样的喊,如何的叫,她们始终都没有出现。我很绝望。都说“人间四月芳菲尽”,而她们却还没有露头。难道当年武后焚烧的时候,留下了后遗症?否则,她们怎么会如此的后知后觉?还在冬眠,还在沉睡?
(四)
最终,我悻悻的回了家。
看来,我们是无缘啊!我是千里来与她相会,可最终也无缘相对。佛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可我却宁愿今生五百次回眸换来来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此刻,我才明白菜花的那一抹笑。
哎,天不从愿!
恨不相逢啊!
-全文完-
▷ 进入逸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