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清明时节打秋千绍庆

发表于-2008年04月06日 早上9:13评论-1条

清明时节打秋千

清明时节打秋千的习俗,传说是从春秋时期开始的。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母亲一起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在山下扎一个大秋千,派人在上面荡起来,荡到最高处,看能不能看到介子腿,结果一无所获。

又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不已。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从此,荡秋千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现在,秋千分三种,一种是“拔秋千”。在地上埋一木桩,上面安一滑轮,用一根大绳穿过滑轮,大绳的一端安一吊板,另一头空着,人站在吊板上,自己用力拉大绳的另一头,直到把自己拉到上面去为止。有的人站在吊板上,把大绳揣在怀里,这样拔比较安全,技艺高的人,站在吊板上,把大绳放在背后,然后拉大绳的另一端,这样拔非常危险,两腿要挺直,一不小心,便会来一个嘴啃地。所以,为了安全起见,人们在下面铺上一层厚厚的塑料垫子。以备不测。

再一种秋千就是“轮秋千”,用一个过去的大车木轮,一头埋在地里,一头在地上,上面对称插着两根木头,上面拴着吊绳。人坐在上面,人们就围着车轮用力转起来。这种秋千,坐在上面的人,身不由己,任凭下面转动的人摆布,特别是大姑娘,小媳妇,只要坐上去,年轻的小伙子,便轮班转动起来,直到听见坐在上面的人吓得尖叫起来,小伙子们才幸灾乐祸的住手,还有的在上面吓的尿了裤子,成为人们的笑谈。

第三种就是用四根高的木头,每两根上面交叉,在上面安一横梁,拴上吊绳,吊绳下面安一吊板,人们站在吊板上,用力往前荡。所以打秋千也叫荡秋千。

荡秋千一靠有力气,而要有技巧。姑娘们多数是对取,两个人面对面站在吊板上,被人用力推起来,两个人便开始荡起来。两个人对取,用力要一致,要团结合作,否则,是荡不起来的。男人们都是单挑,自个儿站在上面,被人推起来后,用力前后荡。

有的人还荡出许多花样来,我就看见一个中年汉子,他荡着荡着,就见他把左右两条腿,在秋千绳上缠了一圈,两只手也在秋千绳上缠了一圈,当秋千往回荡的时候,只见他双脚往上一撅,整个人在上面翻了一个个儿。每当这时,看荡秋千的人都回大声的欢呼,热烈的鼓掌,以示祝贺。

还有的人,荡着荡着,只见他把两边的大绳,合为一处,就见荡秋千的人在上面快速的转起来。不亚于杂技团里的演员。

荡秋千是一项体育活动,也是一项危险的活动,荡秋千时,千万要小心,以免危险的事故发生,给欢乐的节日留下阴影。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绍庆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真江晨
☆ 编辑点评 ☆
真江晨点评:

文章在逻辑上出现明显失误,但足见作者不错的文字功底!

文章评论共[1]个
真江晨-评论

问好啊 
  【绍庆 回复】:谢谢支持! [2008-4-17 5:26:48]at:2008年04月06日 下午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