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上篇《道经》里第一章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道‘,就不是道家学说里哲学意义上永恒的”道’;同理,可以用言辞说出来的“名‘,就不是哲学意义上永恒的“名”,无是天地的根基,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经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经常从有中认识道的端倪。无和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具有不同的名称。他们都可以说是极其幽远的;极远极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在这里老子做了个悖论,既是不可言说又何苦来做《道德经》呢?事实上大凡试图解说道学之人,谁又没做悖论呢?《庄子》《齐物论》里也说: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不成。按照道家的理论,道行到一定深度,那么修道之人必然趋于静默,即不可思议,不可言说。因为在这个理论体系里宇宙和人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即“天人合一”。如果修道之人喋喋不休,有了他的言论,那么他就反道了。“天人合一”是一个一,倘若有了他的言论那就是二了,有二则三,以此类推下去就无穷无尽了。
所以他们要主张人们清净无为,内心空阔,精神虚静,保持人的本性,返璞归真,顺其自然。心无旁骛,不近声色之娱,避开尘世,避开饮食男女,主张精神驰游于尘世之外,回归到那无穷无尽的时空之中。《老子〈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熟亲?身与货熟多?得与亡熟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家认为,追名,逐利,取色,夺权,这些都是世俗愚蠢之人所忙碌所奋斗的事。可以说现代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早期道家思想也早有发端。他们把除了“真我”以外的东西都看做不值一提的,万物皆粪土,毫发值千金。我借螳螂捕蝉,得意忘形这两成语的来源来说明这一观点。《庄子》《山木》里记:庄周游于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裳攫步,执弹而留之。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庄周怵然曰:“噫!物故相累,二类相召也!”捐弹而反走,虞人逐而淬之。在这个思想体系里,最大的作为就是最大的无能,最大的作为就是无所作为,最大的成就就是最大的失败,最大的成就就是一事无成,盲人的眼睛就是最明澈的眼睛,最明澈的眼睛就是最没用的眼睛,最灵敏的耳朵就是最混沌的耳朵,最大的智慧就是最大的愚蠢,最大的财富就是一无所有,最大的智慧就是一无所知,大忠即大奸,大善即大恶。《老子》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他们把素以仁义道德为最高思想标准的孔子和十恶不赦的柳下惠的弟弟盗跖是看做同样可恶的。儒家向来为道家所不齿。这里需要把孔子简单介绍一下。《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长九尺六寸,人借谓之长人而异之。”又载孔子:生而圩顶。《淮南子,主术训》记载:孔子之通,智过于长弘,勇过于孟贲,足蹑与郊菟,力拓城关,能亦多矣。“由此可见,孔子的身高与姚明有一拼,头顶可以养鱼,速度和刘翔在一个数量级,力道在跆拳道七段标准以上。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是当时的黑社会老大。不难想象他武功非凡。子路这样的人能够跟孔子老老实实的读书,变得满口仁义道德,恭俭谦让,毫无疑问曾被孔子用暴力降服过。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曾经力挺城门的著名武士,常言道强将手下无弱兵,更何况有这样一个父亲从小耳濡目染了。所以说孔子这人应该是和李白一样文武双全而且武功甚是了的的大侠士,只是他们在文方面的影响胜过武艺罢了。孔子是用世之心很强的人,他游说六国推广他的仁义思想结果和马克思一样多遭驱逐。孔子正是《庄子〈逍遥游〉》里庸庸碌碌的蜩啾。《庄子》外篇《在宥》:而且说明邪,是淫于色也;说聪邪,是淫于声也;说仁邪,是乱于德也;说义邪,是悖于理也;说理邪,是相于技也;说圣邪,是相于艺也;说知邪,是相于疵也。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至于喜好目明,是沉溺于色彩;追求耳聪,是沉溺于声音;推崇仁德,是迷乱于世俗;喜好义,是悖逆常德;尊崇礼,是助长技巧;欣赏音乐,是赞美淫声;崇拜圣明,是提高技艺;喜尚机智,这是有助于吹毛求疵。这既是道家的超脱尘世的思想。道家摒弃小聪明,追求大智慧。
道家的思想并不是唯心的,它是唯物的哲学思想。请看《庄子,大宗师》里这段话: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这段话和现代马哲思想体系里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的,客观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出一辙。
他们追求一种超脱世俗,没有纷争的纯洁高远的精神世界。但这里的心驰之,神往之的境界,决不是叫人心神不宁,胡思乱想的那种。道家是特别强调精神内守,心无所求,与世无争的。这既是他们哲学方面的要求也是他们养生方面的要求。大家都知道,道家是中国气功的起源。道家内功导引术里不也强调精神内视丹田吗?内视丹田以致真气汇聚,待气足之时便可打通任脉,气通任脉方可通督脉,这就是气功家历来所追求的“小周天”,“小周天”一通,“大周天”自通。这便是很高的气功修为了。他们所谓的神游是空余形骸于尘世,精神出世于万里,就是先求心静,心无旁骛,内心绝对空明澄澈,心静至极则神动。正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震衣千仞港,濯足万里游。大鹏振翅九万里啊!
写到这里我想起德意志天才维特根斯坦,他曾试图用一生的奋斗证明“哲学在于语言的误用,是哲学家神智昏迷与理智痉挛的的结果“。
本文已被编辑[文清]于2008-4-6 1:23:03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陈攻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