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表现主要有表象(表面)、具象(立体)、意象(多维)等“三象”特征。但作为诗歌这种文体,虽有浅白的大量作品充斥诗坛,但关键还是在于“意象”,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抽象”,因为诗歌毕竟不是“分了行的白话文”。诗歌就是把语言艺术化,让人在欣赏的同时达到一种审美享受并和心灵产生共鸣,且有所收获、慰藉、升华或启迪。为此它的立意、编排、组织、架构、意境、层次无不反应诗歌的构成乃是逻辑、象征、形态构成的空间组合和虚化融合,这无不反映作者在情感、理想、人格追求等方面来一次同构与共生,达到前所未有(或与众不同)的寓意,这种寓意恰恰是多维的。举一简单比喻,看直白的诗,莫如看白话文;读高境界的诗,有如“猜谜”。对于“诗”,我们不能“一眼看透彼此”(昌耀《燔祭》),“我们不能象面对自己的手指,一览无余”(苏醒《回到陌生》)。
诗歌的孕育以及产生可能有多个“味象”,这种“多个味象”的意绪组合,我们才称之为“诗”。诗就是“典”,就是语义场,读诗就是要感受这种“语义场”所带来的审美效应。诗就是“比其它文学品种更富哲学意义,更强调通过丰富的意象传达强烈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带给读者对人生、历史,对时代的深刻认识,这种领悟可以说是顿悟”(郑敏《诗的内在结构》)。
我们现在好多诗作者和读者习于看表面事物,找直观感受,而对耐人寻味的诗作或有很深含义和创作意图的作品,以“晦涩难懂”或“看不明白”一言以蔽之。这是诗本身的悲哀,也是创作者的悲哀,更是诗坛的悲哀,往大了说也是社会的悲哀。“我们一时不习惯的东西,未必就是坏东西;我们读得不很懂的诗,未必就是坏诗。世界是多样的,艺术世界更是复杂的”(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
真正的诗歌构成有着丰富的情感特性。比如我们看色彩是视觉流程产生的结果,而诗歌却是心理流程所发生的联想。读诗即不是视觉结果,也不是听觉和触觉结果,而是思想的顿悟。好的诗歌作品就是创作技巧与手法产生的潜在结果。诗歌本身就具有多义性和多解性,也可以解释为工人有工人的理解,农民有农民的理解,知识分子有知识分子的理解。我认为,要想真正读懂诗歌,惟其穿透表面看本质,不思考肯定会导致不理解。“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需要读者主观心理的积极配合”(李黎《“朦胧诗”与“一代人”》)。“高尚的文学,需要自觉追求高尚境界的读者,同时也需要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或校正”(昌耀1990年在《青海日报》社的一次讨论会上的发言)。
一个三角型置于撒哈拉大沙漠,我们看到了金字塔的辉煌与不朽;一条蜿蜒的长蛇横亘于中国北方的崇山峻岭,我们感到了长城的坚强与伟大。作为诗,首先应赋予其意义,其次是个性、情调、意象及情感给人带来的感染力。诗还应该具备真诚、自然、启迪、美感这八字要义,这才称之为好的诗作品。“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诗人,都决不会为了投合读者的欣赏习惯,而放弃真理,放弃自己应有的艺术追求”(李黎语)。
“佛”的意思就是“悟”,“诗”字本身就是语言的寺庙,就是藏经所。既然有别出心裁的“经典”,就要有苦心孤诣的研读。读诗就是靠“感悟”。我认为,诗歌类似禅学,禅学不主张解释,解释只能限制思想。作诗,就象婴儿啼哭,他只是想哭,也就哭了,哭是生命的本能,我们不必求索他为什么哭,你只有去体会他的哭。“禅”注重“意会”,而意会可以因人而异,因情而移。老和尚三十年前看山是山,三十年后看山不是山,再三十年后看山仍是山,这就需要观者长期地用自己的心灵去品味。
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虚空能含一切。
期以此浅见与诗好者同嗜焉!
-全文完-
▷ 进入苏醒3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