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夫妻抽水站小白杨之恋

发表于-2008年04月01日 上午11:02评论-0条

不恋繁华乐奉献却把荒塬当家园

——记全国水利系统模范工人、优秀共[chan*]党员汤百亚和爱人王秋玲的“夫妻抽水站”

汤百亚,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一位普普通通的机电工,默默无闻的将自己的大半生献给了渭北韦庄灌溉区;一位朴朴实实的共[chan*]党员,16年如一日地坚守在那个偏远的小站上;一对相亲相爱的夫妇,不恋都市繁华,甘愿将家安在荒僻的渭北旱塬上。

东雷抽黄局西习总站韦庄六级抽水站机电工汤百亚和副业工王秋玲夫妇两人携手并肩、齐心协力挑起了理应编制7人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并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出了辉煌业绩。陕西省水利厅的一位领导在该站检查工作时风趣地说:韦庄站真是一个典型的夫妻站。

汤百亚同志1978年从部队复员,安置到东雷抽黄局下属的尧头抽水站,当了一名机电工。他发扬革命军人吃苦耐劳的光荣传统,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很快成为机电工人中的骨干青年,多次被评为先进职工和优秀党员。

1990年春,抽黄管理局西习总站决定将已工作12年、36岁的汤百亚同志调到韦庄抽水站。韦庄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偏僻荒凉,破烂不堪。站内荒草丛生,进站道路凸凹不平,机房设备无人管理。原编制的7个干部职工调离的调离、病退的病退,西习总站也没人愿意来这地方受苦。

可当时,汤百亚的外甥已联系调动他到华北油田工作,住房都要下了,并且爱人和两个孩子的户口已转到了华北油田,西习总站已向管理局人事科打了同意调动的报告。何去何从?坚强的党性让汤百亚做出了常人难以意料的决定:服从上级的安排,到艰苦的韦庄抽水站去工作。在妻儿和亲友的一片怨声中,他背起了去韦庄的铺盖卷。

刚开始,汤百亚一个人要干7个人的工作,就算一天24小时不休息也难以应付。想找临时工,别人嫌工资低也不愿意干。在征得总站领导的同意和支持后,汤百亚反复动员妻子前来协助他的工作。深明大义的王秋玲被丈夫说服了,放弃了在临潼制药厂的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拖儿带女的将一家都安置在人迹罕至的渭北旱塬上,当了一名副业工,其实也是站上的炊事员和杂工,当时每月工资仅58元,到现在,她仍是一名副业工,每月收入也只有450元。

起初,站内杂草丛生,垃圾满地,院内空地荒芜。面对这一情况,夫妻俩不等不依,自己动手改造。他们先从整治站容站貌入手,铲除杂草,清运垃圾,开垦院内的空地,栽果树种花草,粉刷墙壁,使站区面貌焕然一新。当年,他们共挖移土方50多立方,投资数千元,栽培了苹果、梨、枣、柿子等果树150多棵,进站路旁栽桐树60多棵。在很短的时间内使韦庄站变成了景色优美、环境幽雅的花园式水站。

汤百亚把抽水站当成家来建设,他自己就是站上的主人翁了。为了给国家节约资金,他用旧毛巾、旧衣服擦机器。有时机器检修时要到别的站拉运材料,他舍不得花钱雇人雇车,就往返40多里自己骑自行车带。

总站一年仅工程维修费就需支出30多万元,而汤百亚将自己院内果树、花椒的收入用于工程维修和更换机电设备上,多年来,没向总站要一分钱。

每当春夏灌溉繁忙时,夫妻俩经常是连轴转,饭顾不上吃,觉顾不上睡,保证了韦庄地区6000多亩农田及时得到灌溉;空闲时,他还向附近的庙西村一、二组村民传授果树栽培技术,推广优良作物品种,韦庄抽水站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抽水站,他本人也多次被东雷抽黄局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党员。1996年被树为全国水利系统的模范工人,光荣当选为渭南第一、二届党代表大会代表,曾被评为抽黄局、渭南市职业道德标兵。

汤百亚同志从1990年到韦庄抽水站工作的16个年头中,极少回家,一家人在偏远的站上过了14个春节。其母在世时,每年都由王秋玲提前接到韦庄和他们一起过年。

汤百亚父亲去世时,他因工作繁忙而不能抽身。2000年其母病危,他却因冬灌工作繁忙又不能离开。双亲相继去世,他都因工作而未能见最后一面,这是汤百亚一生中永远的遗憾。

汤百亚同志现年52岁了。东雷抽黄局有年满50岁拿95%工资提前离岗的政策,但东雷抽黄局考虑到汤百亚是水利系统的模范工人,是局里的一面旗帜,舍不得让他离开。在抽黄系统年过50岁仍坚守在岗位上的,汤百亚是第一人,几届局领导和工会主[xi]也常常深入六级站,肯定汤百亚夫妇的工作,鼓励他们把这个偏僻的水站建设好。

如今,汤百亚夫妇的儿子和女儿一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偌大的院子成天只有他们两夫妻忙碌的身影。王秋玲至今仍记得儿子汤钊小时候问汤百亚的一句话:“爸爸,你到底是工人还是农民呀,成天和土地打交道,浑身上下都是泥?”老汤却嘿嘿一笑说:“爸爸是为农民服务的工人,也可以说就是农民,只有当好了农民,爸爸才能当好这个工人。”

汤百亚,默默奉献在水利一线的好职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小白杨之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首号狼柔情点评:

为这样的好员工喝彩
用简单的心祝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