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白师杂忆]漫漫建校路,悠悠五十年上宇の航

发表于-2008年04月01日 早上8:54评论-0条

漫漫建校路,悠悠五十年

————白城师范50年校纪

感性的话就不用多说了,集中在一起汇聚到心灵的深处,就是一分感情的沉淀。

譬如那个一进校门不远处能看到的,两个槐木。在五年前是看不到,或者说他们藏匿在一群荒废的房子边。想起那个槐木,似乎就是寓意在园丁的辛勤浇灌;想起那个槐木,似乎展示着风雨兼程的动情恋人。

对母校的记忆,其实不能说有时间来证明的。清晨有人坐在图书馆外的园石凳上,琅琅的吟讼;夜晚也有人借了几屡渐亮的霓虹下,孜孜默念。偶尔穿过那几丛没了腰的青草,一不小心撞到甜蜜的情侣;一把书儿匆匆加快着脚步又看看表,可千万别迟了脚步。

课堂上是循循善诱,课余外是谆谆教诲。

暗夜中我回忆起母校的这些人和事,真倍感亲切。而时光流逝,愕然回首,自己不能有所成就,真令我深深的惭愧。

忆往昔,岁月峥嵘。50年前到是什么样子?真是不得而知,50年前是一个励志奋勉,自强不息,建功立业,百废待兴的时代。50年代是一个让人振奋的年代,在党的领导下生产全面开展起来,把旧中国的颓废局面一扫而光,生产逐步恢复起来;50年代又是一个特别的年代,在思想分化与内外挤压的背景上,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打跑了美帝国的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50年代又一个探索的年代,宪法和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都是在逐步的实现。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五十年弹指一挥间。五十年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是我这个后辈人能说得清楚的,但是有一件事情我们必须承认,她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不信您就看来来现在她的样子。五十年前,一群有着理想追求的人,承载着国家的希望与重托,在各自的学习和工作岗位上励志奋勉,省西部科尔沁草原与松辽平原的相汇处,要创建一所以师范教育专业为主的学校。如今他们有的已经两鬓斑白,或者已经载着希望的仙鹤飞了理想的过渡。

是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不能忘记那个时代,不能忘记的东西有着太多太多。

最开始的时候我想所有的人都是有着爱国图强的思想,满腔热情的激情、精心策划的构思,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在贫瘠的吉林西部建立第一所学校。 

六十年代发生了什么事情,无人去问也无史可查,但是我知道周总理在那个年代曾经访问非洲11个国家,表达了中国对非洲民族解放斗争的支持,周总理每到访一个国家,都具体而鲜明地表达了中国政府的上述立场。想想事后的1972年,之所以成为常任理事国,和亚非拉的一些第三世界的国家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动人的年代和那动人的故事,每想起总是让人无比的激动。可是到了70年代,让人想起总是黯然的泪下,不仅仅文革的错误路线,还有唐山大地震,然后就是76年初是朱德委员逝世,接着是周总理,年末是毛主[xi],哀乐从年头听到年尾。那时候没有广告,没有vcd,每一份报纸的内容都差不多,收音机不停地念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名字,这个年代是让人心碎的年代。这个年代伟大领袖、伟大的总理,还有朱总司令,就除了打倒“四人帮”,印象最深的是大地震。

70年代白师到底是什么样子,我想几乎也是在悲哀中度过。再能想点什么,那个时候没有广告,没有vcd,每一分报纸内容都是悼念的领导人的名字,没有网络,女生都是荷叶头。奶奶说,那一年她流许多泪。我想学校里的老师们,也要黯然的神伤。

70年代白师,正面临的倒闭,听上了岁数的人说,它与吉林师范、通化师范一起合并到四平师范。那时候还是一个阶级斗争的年代,高考还没有恢复,学院的老院子内连一个楼都没有,直到78年随着恢复高考,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也恢复起来。

那个年代的人,做事情都是那么执著,只要为国家没有一句怨言;那个年代人,有一种对红色独特的情感,时不时的总在梦里走回那个年代;那个年代人,从小就开始懂得什么叫忧国忧民。

如今有人喜欢将老相片,重新找出来,重温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和那段玫瑰绽放的年代。可是我没有看到那个年代,白城师范的相片。

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向上,鼓舞、激励的年代。有人问清朝时期旧中国就意识到开放的重要性了,但为什么要到80年代才改革开放?那是他实在不明白中国的现代史。

八九十年代,有了伤痕文学,有了吉他曲,有十五的岁月、妈妈的吻、牡丹之歌,有《少林寺》,有《西游记》。

八九十年代,可以从几张相片需要到当年一点记忆,

你看那四个灯笼之上,有一面灰白上的石板棚,上面插了一些小红旗,右边的石柱上挂着一个牌匾,牌匾上写着“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院”,是木制的。有多少届学子在这里那道门留了脚步,一到开学的时候时灯笼好多盏。

你看那当年的中文楼,如果不再是文科生的家了。我在一张冬季的相片,找到它的所在。我虽然在西校,但是去过那里,但是具体的印象真的模糊,似乎是看一场艺术团的联欢,相片上可以看到那满目沧桑的松树,如今看来松树还是当年的松树,但是人不在是当年的人了。

你看那学子轩,让你让起孔子的《论语》《大学》,浮想联翩。有时思念其实是美丽的,而面对现实却只能粉碎这份美丽,学子轩想是一个半月牙的门,相片的前面还映头着一树桃花,真不知道里面进了那个半月门里面是什么地方。

草青树翠时,下了好一场好大雪,你看那三个如蘑菇样的凉亭,到向是白城版本的三潭映月。不过这样映照的都雪,那个三个蘑菇样的凉亭帮边,还有断裂来的石板长廊。

好花当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听97届的学姐说,“小卖店旁边有两个台球案子,还有个男的卖茶蛋,许多女生背地里都叫他‘茶蛋王子’。,嘿嘿·!的确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即使回去,新的楼房,新的面孔,谁会认得谁……” 相片好似将过去的日子加点盐,腌起来,将它风干,老了的时候还可以去下酒。

我在高中的时候没有想过能考上大学,实在是看运气的我赌一把!不想在2002年的9月份,糊里糊涂的考上了白城师范学院的政法系。那时候接我学姐叫王微,穿个红色的衬衣,留着一个小辫子,一笑满嘴牙都露了出来。

五年前的白师,虽然不如现在,但确实曾被那儿的美景所陶醉。那时候一进校门就能看见就是一面假山,假山后面是一个小型的操场。假山在右边是土木和机电常去教学楼。

这个教学楼估计是西校区里最古老的建筑了,如果上了岁数的是,一定激活了当年留存脑海中的记忆,那上面有一个突出的接近圆柱的八个角顶。这个教学楼的颜色是灰白色的,我想他深刻地体味的时间的车水马龙。这个教学楼我来没有几次,一次是丢失了学生证,去那二楼的档案处找人签字;一次是女友在那上课,偶而去找她;还有几次都是办理离校的手续。

这个教学楼在向上去,就是实验楼了。如今实验楼的前面还一个卖报刊的适当,楼的里面的特色,应该是那个旋转行向上的楼梯,曾攥着我多少心虚的惊吓。实验楼一共五层,三楼四楼还有上网的计算室。我记得有一次在课件比赛,就是在那里操作了,还得了二等将。这个楼我更有情感的,应该是后面的台阶,曾经我和女友不知道多少,坐在那二层的台阶,看着背后的一草一木均。偶尔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徉其中。

不过02年不完全是这个样子,后面都是一片施工地,不时的听到嗡嗡的机器名叫声。如今一些纵横错落的小径,平地拔起的草坪,千姿百态的红花。小径蜿蜒曲折,那个“畅”字看一眼就叫人明洁如镜,真是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所感染的。

本文已被编辑[文清]于2008-4-1 20:38:49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宇の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
☆ 编辑点评 ☆
首号狼柔情点评:

一个时代的过渡
让人跟着思维延伸
但是为什么六没有继续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