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先锋小说家部落】村庄的开拓者(在江湖)徐若落

发表于-2008年03月31日 中午2:23评论-0条

清乾隆末年,朝中大臣李召牵涉了牢事,虽免于一死,他却把人间事故看的明白,进食品茗时,总是想着归隐的事。

他越来越喜欢陶渊明了,把陶潜的传记又读了一遍,又书《归去来兮辞》贴在南面的墙壁上,这个晋宋时期的人一时间竟成了他的朋友。李召的另一种思想却要阻止他去归隐。“我能吟出‘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吗?”他怕的是自己成不了真正的陶渊明,世间的桃花源毕竟只有一处。

刚过而立之年的李召因为不凡的人生经历却有了一颗暮年的心。他的妻子却从不把是非放在心上,只是想着蓝天和星星的事,会在安静的午后读读夫君的诗作,觉得优美无比。

“文君,你觉得我写得如何?”李召见妻子久读后脸上泛起了微笑,他一颗快乐的心子问。“恩,当然是好的,你的文章是天下的头名,别人不信的话,我到何时都信的。”文君伸个懒腰,对面的景色也分外迷人,窗口框住了几座远山。

李召喜欢听到这样的评价,听到这些话,他会不想讥讽他的人。“哎,我和陶渊明相比呢?”李召打趣地问到。文君到了窗口说,“你当然能胜过他。”

李召就觉得十分有趣了,他想到妻子的可爱之处也就在这里,又不免有些失落,他自己明白,《归去来兮辞》绝不会有二了。

朝廷已经把李召视为空物,只等着他的辞呈书了。皇帝毕竟不会轻易承认自己的错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无上英明的。李召辞掉了官职,离京的时候没有几个人给他送行,异党们在家中说着风凉话,李召的走,他们求之已久。

已是庶民装束的李召同妻子坐在马车内,两人相视而笑,安静地听着清脆的马铃,忠实的马车夫像父亲一样亲切。去的地方已经确定下来,李召并没有告诉妻子,妻子问时,她笑着说:“到地方你就知道了。”文君用力捏着李召的手,像是惩罚。“驾!”亲切的声音又传出来,文君看着车窗外疾驶而过的绿色,已想到目的地定会有绿色流溢。

小南山下出现了一户院落,它的出现只有小南山上的草木知道,李召和文君对这里的景色甚是喜欢。李召在房子周围开出几块田地,院子里鸡被圈养着,山上的泉水流经院子,流过鸡栏处,公鸡母鸡饮水自得,参差不齐的伸项,和谐生美。李召带来一车的书籍,并为这些书籍专门制作了房子,在房子里读书作文的李召不再有失落的情绪了。一切都是知足而乐。

十年之后,李召落户的村落已有村落的规模,许多安家者都是慕名而来。朝廷的大官选中的地方一定很好。他们都是失去土地的人,小南山下有足够的用来开垦耕作的土地。

一日,李召想到眼前的情景,感叹世事无常的变化,笑着对妻子说:“十年之前,我们哪里会想到这里会成为村落,他们虽是慕名而来,可没有几个会识字的。”李召的责任也就有了,他要教村里的孩童读书识字,孩童们会长大,会到外面的世界去。

看着小孩子们懂得学问越来越多,李召觉出自己的价值所在了。有个聪明的学生向他提问:“先生,你说外面的世界精彩,你就是从外面而来,这是真的吗?”李召答是。孩子又问:“精彩那你为何又来这里。”李召一时无语。

一代新人的长成,田间休息谈古论今已属正常。可他们总得耕作才能填饱肚子,庄稼人看来,耕作是第一重要的事。

把李召的学问学得深透的有那么几个人,他们有时会因为无米下锅而饿肚子,被村落里嘲笑了,最后村里人都嘲笑起李召来,大街小巷里都传者,“他看书能看出食粮来吗?”已是暮年的李召还是过着刚来的日子,他的妻子文君为一件事而忧愁——李召的文章怎样才能流传于后世呢?

两百年后,小南山村有了一名外出读书的大学生,他的名字“李召”一时成为村民挂在嘴边的词儿。外地读书的李召注定不能生活在村子里了。村里的人都对城市的生活充满向往,没有什么人会想起“隐居”来。

去城市的李召挥手村庄时,不禁自语,“谁是第一个来小南山的人呢?他为什么要选择这里呢?”他却永远不会知道两百年前,同样一个叫李召的——他的祖宗的事情。李召的诗文随着他的谢世而被埋没,李姓的人讨论起自己的祖宗会说:“我们的祖宗?谁知道呢,一定是个逃荒的,不然的话怎么会选择在这个山窝窝里落户。”

李召就带着模糊的村子起源的印象朝陌生的城市迈出了步子。他所走的路正是两百年前李召马车驶进的路。当时,马车过了山口,文君望见留在草地上的两道车印,她让李召看了,说:“看呀,这多么可爱!”

文君高兴地说:“我们做了一件有趣的事儿!”

2006年夏天一稿

2008年3月31号二稿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徐若落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纯白陰影点评:

桃花园,是个世上都想去的地方,然而最重要的还是那颗心,真正看透人生,平淡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