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初冬淡黄色的阳光,亲昵着鲁西大地。
马颊河如一条干涸的僵蛇,横卧在平原上,被历史侵蚀得只剩下了一道浅浅的印痕,显得那么的渺小。
过了河,是一片幽幽的人造林海。三十年前,这里还是风沙肆虐的黄河故道。如今,经过勤劳、勇敢的鲁西人的奋力拼搏和抗争,使千里黄河故道已绵延成了一道威风凛凛的绿色屏障。所以说:是劳动锻炼了人,而又是人创造了历史!
再往西,田野上变得空旷起来。稀疏的冬麦苗一垄垄、一行行,虽然排列的十分整齐,但却纤细、瘦弱,在料峭的寒风里,顽强地支撑着季节的轮回。在道路两边的沟沿上,偶尔挺立着一丛丛的风干了的野茅草,野茅草随风摇摆,显出空前的寂寞和无奈。淡淡的天空,不时掠过一两只冬鸦,将一种凄凉、渗人的孤鸣撒落进平原里,更显出了冀鲁大地上的一种萧索和苍茫。
村庄越来越难以看到了。平原上只剩下了一条灰蒙蒙的柏油路,在初冬的寒风里左右摇摆,向远方延伸着,延伸着……一直延伸向那片一直萦绕在我脑际的古战场。
在鲁西与冀东南交界的这片古老土地上,曾发生过多少让人唏嘘、叫人喟叹的传说呢!
也许,那些传说确是对历史的递进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两千多年前的黄河改道了:咆哮的黄河水,夹裹着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的滚滚泥沙,以势不可挡的澎湃,一路呼啸着把冀鲁交界地的千万亩良田疯狂的吞噬……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黄河改道!然而,在两千多年后的这个初冬的日子,我却涉过那条漫漫的黄河故道,去寻访在中国历史上对中原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厚影响的一个瞬间。
(二)
公元1004年,地处中原大地的北宋王朝,在经历了累年的战乱后,经济开始复苏,人们安居乐业,国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而此时,在北方遥远的关东草原上,一个以游牧为生的民族也逐渐昌盛、强大起来,这就是生性剽悍的女真民族。
其实,对于女真民族来讲,这支以食马肉、喝鹿血为生的人类种族,本来是应该对实力强盛的北宋王朝俯首称臣的。可是,随着历史的递进,他们却忽发奇想,对景色秀美的中原大地产生了十分强烈的占有欲,他们要掠取中原广袤的土地和丰硕的鱼米粮仓,并且这个愿望是那么的让人浮躁,坐卧不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思想,在那些生性剽悍的北方汉子的心里,升腾起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于是,他们操弓搭箭,列队上马,战旗猎猎,鼓角齐鸣。这些禀性野蛮的北方汉子,根本就没有朝着大宋做最后一次的参拜和仰望,就把脑袋挂在自己的裤腰带上,把性命押在当权者的政治野心上,然后,驱动战马,披好征衣,朝着风光旖旎的中原大地杀伐过来。
一场令中原百姓生灵涂炭的战争,在公元1004年的深秋拉开了序幕……
(三)
苍茫的燕赵大地,秋风萧瑟。一支劲旅所向披靡,似一支利箭,以锐不可挡之势,冲着大宋王朝的心脏飞射过来。
在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当中,一具凤辇十分的惹人注目,护驾的卫士虎视耽耽,全神贯注,十分警惕的将手紧紧的握在刀把上。前后左右,八人一组,分别行驶在凤撵的四面八方。
忽然,前方一阵战马嘶鸣……
霎时,一匹快马飞禀而至。护驾的卫士们的表情立时警惕起来。只见来者翻身下马,单腿跪地。驾驭凤辇的宫人“吁”地一声长啸,凤辇戛然而止,正好停在来者的跟前,距离与时机掌握地分外适中。
“何事停下?”形似包厢的凤辇内,传出一个悦耳的女声。
“禀太后,”只见来者单腿跪着,一手撑地,一手搁在腰间跨刀的把上,低头说道:“前边不远处发现宋军!”
“哦!”随着一声深沉的惊愕,凤年辇的垂帘被掀开了,从里面下来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草原女性,只见她头戴凤冠,身穿绫衣,圆盘脸,高窕个,两道深深的浓眉似两轮弯月,对称的挂在宁静的额上,一双丹凤眼里流露出一丝贪婪和杀机。她,就是大辽太后萧银宗。
太后的周围,霎时便围满了手握钢刀的卫士。只见太后左手撩袍,右手轻轻一挥,说道,“前面到了什么地方?”众卫士闪到一旁。
“金沙滩!”来者仍未起身。
太后听了,阖手沉思起来。此时,尽管周围有着千军万马,战旗猎猎,整个世界却凝固了一般,只剩下了深秋冰凉的阳光在缓缓蠕动。地上的使者甚至听到了自己跪着的单腿在瑟瑟发抖。
太后沉吟片刻,仰头望一眼飞翔着一群自由自在的候鸟的天空,猛然大喝一声:“韩延寿何在?”
“臣在!”随着一声婉若洪钟的应答,旁边闪出一匹黄骠马,马上一员大将,身穿素甲,满脸横肉,马鞍桥上挂着一柄五股托天叉。
黄骠马很驯服地立在太后眼前,马上大将又低低问候一声,“太后?”
太后慈祥的看了看马上大将,然后牙一咬,心一横,命令到:“按原计划行动!”
“是!”马上大将一勒缰绳,黄骠马调头向南,飞驰而去……
(四)
记得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了这样一个传说:在河北省大名县的金滩镇北,有一座古坟,里面埋的是北归(国)的太后小银缯(萧银宗)。后来,又查证一些史料发现:在公元1004年的辽宋之战中,著名的金沙滩大战就发生在这一带。
金滩镇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距我的老家四十华里。小时侯,听过很多有关杨家将的传说,曾被杨家将精忠报国的故事深深所感动。许是方言的缘故,在旧时的戏文里,传唱的杨继业“饿死不吃北归饭,冻死不穿北归衣”里的“北归”应该是“北国”吧!
在冀鲁豫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从远古到如今,曾经演绎过多少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呢?没有详细的记载,但从一些史料上看,明朝初年的大移民,足以证明在这片土地上,曾发生过连年的战乱,经历了经年的刀枪浩劫后,使在这片土地上赖以生存的人们生灵涂炭,背井离乡。
从古代地理资料上得知,这里正属燕云十六州的管辖范围。同时,根据周围一些地名分析,传说中的穆桂英大破天门一百单八阵,也正是发生在这一带,方圆几十里,以镇(阵)为名的村镇城乡比比皆是,如:沙镇、贾镇、桑阿镇、定水镇等等。可以肯定,从北宋初到明朝初期的大移民之前,冀鲁豫交界处的这片土地,确是一个整日战马嘶鸣、伤痕累累的古战场!
此时,我正置身于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冬日里,一任淡黄色的阳光笼罩了我,思绪如鸢。
料峭的寒风,佛动着脚下的平原,空旷寂寥,一望无际。尽管历史已将故事远远的抛离了十多个世纪,但此时,在我的耳畔,依然回响着尖利鼓角争鸣;闭上眼,依然看到那纷飞的刀光剑影。
历史,这就是历史!
(五)
漫步在金滩镇的街道上,我总想寻找到一点远古战争的遗迹。然而,哪怕是一只破败的号角,一片被历史撕裂了的战旗,或者是一寸被鲜血染红的泥土,一声伤残者微弱的呻吟呢?没有,除去初冬淡淡的阳光外,什么也没有!
发生在公元1004年深秋的金沙滩大战,可以说是使北宋王朝大伤元气。这一仗,如果没有杨家父子的拼死抗争和舍身保主,百年之后发生的徽、钦二帝北虏之辱,恐怕就要提前实现了!金沙滩一战,老杨家的七郎八虎死的死,亡的亡。不知杨家的后代是否会想到:千余年后,会有一个外姓人仍会来此寻找制造那次鸿门宴的始作俑者。
其实,历史的真实故事是:杨家人死就死了。大宋王朝的当权者们根本就没有把那几条小小的生命看在眼里,他们看重的是眼前的统治地位和富庶广袤的中原大地。可遗憾的是,仅仅半年之后,在北国那个富有心机的萧太后的武力威胁下,素有千万里锦绣江山的大宋王朝,竟低三下四的在和约上签下了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赵”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小胜大”的典范----澶渊之盟!
宋真宗尽管当时报住了自己的皇位,但他仍没有阻止住历史进程的滚滚车轮!大宋王朝最后仍葬送在赵氏后代的手上。
是的,历史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更阻止不了它滚滚向前的步伐。今天,当我站在这片古战场的废墟之上,想寻找一点历史的遗迹时,却失望了!那怕是一片瓦砾,一点刀痕也寻不见了。
不,那是什么?在广袤的冀鲁大平原上,当我置身于一个叫金滩镇的小镇以外那空旷的野地时,一星光亮猛的刺痛了我的眼睛,我一惊诧,抬头望一眼冬日淡黄色的太阳。然后,疾步朝着那个发亮的遗迹跑去……
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争鸣
眼前飘荡着一个个
不朽的生灵……
-全文完-
▷ 进入曾棠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