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红陌上,杨柳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纯洁的樱花,多情的杨柳,相思的燕子,是周恩来笔下的烂漫春光,而我现在的楼下,也是这个样子的。
去年四月,刚搬到这里住的时候,就是看中了楼下的那一片青青的樱花林。当然,那时候,樱花已经芳影难寻了,因此,心理也一直期待着今年的樱花如雪的情景。
冬去春来,每出一回太阳,每洒一层春雨,我都会满心喜悦的,因此每天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掀开窗帘,从四楼的阳台上去细细地望她们,想象着她们被温润的感动。也许,哪一天就突然破枝而出了,给我一个惊喜,我一直是这样满怀信心的。
其实,对于樱花,可能我们大部分人起初都是比较陌生的,也是并不带什么好感的,虽然她们是极其美丽的。
记得第一次知道樱花的名字,便是因为鲁迅先生的那篇《藤野先生》,“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其次便是冰心的《樱花赞》,却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两篇文章里描写的樱花都是在日本看到的样子,而且因为是这个岛国的国花,因此心理总有些不自在的感觉。
后来,在岳麓山下上大学的时候,樱花才从书本上飘出来,让我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的樱花。她们纯洁的身姿,淡雅的香气,确实让我们惊叹了,沉醉了;特别是春风里樱花飘落,缤纷如雨的样子更让人心动神摇的啊。于是,对樱花自然是念念不忘的了。何况,那个国家之罪,这么娇嫩的樱花如何承担得起呢?也不应该让她们担负的啊。
也不记得多少脉脉关注的目光,终于在一天的早晨,其中的一棵树在阳光里赫然萌动出些许的春意了。我特地下楼去,绕到树下,只见那纤纤的枝条上,绽放着嫩嫩的绒,竟不能肯定是叶子的嫩芽还是花苞的胚子。莫非我认错了,这不是樱花树吗?我都有些疑惑了。
“樱花杨柳雨凄凄”,“偏能勾引泪阑干”,这是我此后的一段心情。好在某一天,忽然发现那棵树上竟然有了一些零零星星的白,不会是李花吧?我的心理依然有些疑惑,不过那以后的每一天清晨,也依然投去我关切的目光。
渐渐地,树上的白色一天天亮丽起来,嫩绿的叶子也一天天浓密了。是樱花,一定是樱花,没错的,我欣喜地告诉妻子和女儿,她们也欢喜起来。毕竟我们就不必舍近求远到太湖之上的鼋头渚去看那中日樱花林了。
我多次来到这棵树下,仔细地观赏着这些花的精华。她们每一片花瓣都是那么洁白无暇,每一朵花心却又是那么碧绿晶莹。如果把她们比作女子的话,一定是最清新清纯的少女;她们没有半点瑕疵,连思想也彻底地干净。你可以远观,可以近看,但是你一定不忍心去抚摸,因为那肯定就是不雅;你也一定不会去攀折,因为那简直就是亵渎。不过,我还是凑近一朵去嗅了她的气息,原来淡香里还有一些苦味,要精彩绚丽一把真的是不容易,我只有感叹的份了。
今天早晨,我还是习惯性地掀开窗帘,想再观赏一回樱花的绝代风华。然而,大多数的樱花都已随风而去,树上竟然暗淡许多,虽然绿意更浓。偶尔几片花瓣飘落下来,像是飘荡在无边春水里的小船,那么轻松而写意。地面的鹅卵石上,层层花瓣安静而随意,一副无怨无悔的样子。忽然一阵春风,树上再次缤纷起来,如蝶舞,如雪飞,一片诗意纵横的世界。
忽然,我有些感动了。这樱花烂漫,绚丽精华;而飘落枝头,又是沉静柔美。不正像我们的人生吗?顺利之时,灿烂浪漫,轰轰烈烈;艰难之时,韬光养晦,怡然自得。红尘之中,坦然微笑,不亦乐乎?
2008年3月28日 上海
-全文完-
▷ 进入王先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