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和谐十论云生云灭自在风

发表于-2008年03月27日 晚上11:02评论-9条

一、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但是在深入探究这两个不同文化体系的核心价值时,就能发现它们实质上是殊途同归的。虽然东西方的历史环境和生活条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风格和思维方式不同,但追求和谐的思想脉络却惊人的一致,这两种文化都在致力于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其灵魂都是和谐。中西方思想史上关于“和谐”的思想都有丰富的素材。它们的思想蕴含和致和之道相互映照,成为整个人类自古至今共同信奉的普世价值。

和谐观念在我国古代具有典型的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的价值特征。国学大师钱穆所以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念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归宿处。”那是因为他已洞悉了中国文化的底蕴之故。

天人合一的思想就其本质来说是追求和谐统一。儒家认为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物,主张由己及人、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由人及物,把人的生存和精神和宇宙万物的运行法则合而为一。其理论依据之一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所在,中庸之道实际上就是宇宙和谐的的法则,孔子所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就是把中庸作为宇宙万物共同的规律,只有达及中庸,宇宙才会和谐。其理论依据之二就是儒家的大同思想:《礼记•礼运》里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可见,儒家大同理想实际是指道法自然的人际和谐,事实上,我们经常使用的和谐、和睦、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国和享太平,和气生财、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和平共处等观念就是中国传统大同理想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认同。其理论依据之三是儒家的克己复礼思想。儒家强调个人的道德修为,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道德所能修为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和谐。孔子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与“和”这两个理念带有典型和谐色彩。“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是社会和谐的根本所在。

天人合一的思想也符合道家哲学的本质追求,道家把自然法则看成是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老子明确提出道法自然,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就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人不能背道而行,天道自然即为人道自然,要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地发展,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万物而不自恃有功,长育万物而不作其主宰。这体现了道家思想中人和自然的和谐观念。同时,道家也非常重视个人的修养,主张以谦下不争、清静无为的方式来达到人的身心和谐。“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有了和谐的人格才能无所偏执地看待一切,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这个超然的境界就是“莫如守中”。这个“中”和儒家的“中”一样,是以和谐观念做基础的思想和行为的尺度。

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佛教思想,佛家主张众生平等,认为人人都有生存的权利,即使今生有差异与缺陷也可以通过六婆罗密的修行达到彼岸,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无不产生自因与缘的结合,此物同时也是另一物生成的因或缘,万物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佛教的因果报应学说事实上是建立在和谐观念上的,佛教的和谐的思想,着重体现在提倡“中道”,即反对任何偏执的思想和行为。《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二》说:“常是一边,无常是一边,常无常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我是一边,无我是一边,我无我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这里所说的中道诸法,实际上和儒、道两家的“和”、“中”说法大致相同,由此可以看出:和谐观念也是佛学思想的核心所在。那就是必须以宇宙的法则为依据,众生在修行时,要以事事无碍的超自然态度进入一种彻悟的心灵境界,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这样才可以做到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的和睦,也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平衡。

中国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从先秦子学开始,经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至清代朴学,经历无数次思想撞击终于能兼容并蓄,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基色。以儒治国、以道养身、以佛养心,三教文化和而不同,其共同的价值取向就是无一例外地认为人与自然和谐是人的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基础。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云生云灭自在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季锋 | 荐/季锋推荐:
☆ 编辑点评 ☆
季锋点评:

种种痕迹表明的和谐的重要性,很好的论文。

文章评论共[9]个
黑寡妇-评论

天人合一的思想就其本质来说是追求和谐统一。

和谐并不等于统一,天人合一只是一种愿望……
  【云生云灭自在风 回复】:谢谢您能够关注,也谢谢您的点评。
在以后的几论中,我将用系统论的方法论证和谐即是统一,那时还望指教。 [2008-3-28 10:05:34]at:2008年03月28日 凌晨1:11

夏莫-评论

 夏莫诚邀您加入“我已忘尘”社团/门派
  【云生云灭自在风 回复】:谢谢你的邀请,但不知道怎样才可以加入?还请指点。 [2008-3-28 10:02:44]at:2008年03月28日 凌晨3:03

云生云灭自在风-评论

编辑辛苦了,知道你们都工作到后半夜,很是钦佩。谢谢点评。at:2008年03月28日 上午10:01

湘西山鬼-评论

和谐只是一种理想,实际上永远都无法企及。不过借这种思想来执政,很不错。当人们都丧失个性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忽悠的时候。这时,政绩便凸显出来。at:2008年03月29日 早上8:40

蜀山小月-评论

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和谐是相对的,不和谐是绝对的。否则,我们的祖先天人合一的思想愿望早就实现了。at:2008年04月08日 晚上11:40

の龙骑-评论

赞同,符合人与自然发展的基本规律。只有我们内心和谐了,就是一个圆满的人,我们的社会才有和谐的希望。最后我想说:身为人类,就应担负起人类伟大的义务,将充满苦难、谎言的世界,变成值得生存的世界。at:2009年06月09日 中午2:58

yyzw2001-评论

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惑矣。佛家把自己当天地,道家把自己置身于天地,儒家把自己置身于天地之下,如此而已。天地本和谐,掺杂人心,就变了。。我想加进一段文字,如果先生不认为是挟太山以超北海,小可在此谢过!!。。。不能再想了,得行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然而文明需要传承,文化更需要发展,】那就抓紧时间写篇短文规劝读[**]。at:2009年06月23日 凌晨1:31

90后张斌-评论

和谐是出了问题政府积极解决,而不是封杀对自己不利的言论。at:2009年07月21日 晚上10:17

咏寒-评论

问候朋友,原来和谐是如此之博,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合一是一种奢望,未可为也。at:2010年01月03日 下午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