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漫谈中国式教育晓寒一梦

发表于-2008年03月25日 晚上11:26评论-17条

几百年来,中国的教育在一直的改革着。教育的改革意味着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才的问题,人才的有无决定教育是否在进行着改革。教育作为一项事业,它领导着中国发展与前进。

(一)

科举教育

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中国自隋朝末年开始,科举就出现了。从那以后,科举制度就一直统治着中国的教育。自科举出现之后,科举成了走上仕途最主要的途径。它凌驾于教育之上使教育成了科举考试的附庸和手段,考试成了教育的目的。科举考试使学生只关心与科举有关的学习内容,科举注重“为圣人立言”,只注重经书的记诵,注重内容的形式和框架。为了考试内容而死记硬背,完全走向形式化。但这是走上仕途的主要途径,余秋雨先生说,他们这种对官场的觊觎,对官场中人的谄媚,这条科举式的独木桥成了他们竞先争斗的通往官场之桥。科举让他们形成了一集体的负面人格,即便是从科举的缝隙中走出了些大学者、大艺术家,他们大多都是自吟自哼型,对整个社会持事不关己的心态,真正承担不了社会的精神责任。余秋雨先生在《十万进士》一文中,有过这样一段关于科举的描述:

“科举像一面巨大的筛子,本想用力地颠簸几下,在一大堆颗粒间筛选良种,可是实在颠簸得太狠太久,把一切上筛的种子全给颠蔫了,颠坏了。而且蔫在品德上,坏在人格上。

科举像一个精致的闸口,本想汇聚散逸各处的溪流,可是,坡度挖得过于险峻,把一切水流都翻卷得浑浊了。而且浑在心灵上,浊在操守上。”

就这样,科举摧残着人才,科举畸变着人才。

(二)

应试教育

直到1905年,科举制度才被罢除,这是我国教育改革中第一次对这种教育制度的批判。但这种科举式的教育所造成的影响已经形成传统深入民族文化之中。这种病态的教育思想未能从根本上清除掉,它作为另一种教育,另一个面貌开始流传了下来。就这样,应试教育出现了。它继续继科举以来的步伐向前移着,只是换了一个面具而已。它照样统治着中国,统治着中国的教育。直至今日,这种教育思想还根深蒂固般地存在人们的心中,成了现今教育的主宰。

什么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就是单纯以应试升学为目的而教育的教育。这也正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在。应试教育它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它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应试教育主要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争取高分数,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它主要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少数人成功,多数人失败。那些所谓的成功者,在真正面对自己的灵魂的时候,面对自己人格的时候,他们也是失败的。这种应试教育,它偏重的主要是课本知识地传授,以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训练为方法,妨碍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它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甚至作为唯一标准,挫伤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

应试教育的主要表现就是唯分以是。以分数论人优劣,用分数来来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思想、人为的一切,用分数来评价一切。这种教育方式,它不但抹杀了学生的天性,而且从根本上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使得他们为了一个分数而不择手段、偷奸耍滑,叛离道德,叛离人性。在这种教育下,人人目光短浅,思想简单,只是为了自己能够在这个社会上自立一足,能够生存,这便是他们最大的所求。中国一味的追求发展,渴望人才,他们将全部希望寄托于这种教育,梦想着从这种教育中走出来的都是能够推进中国发展的“人才”。也许是中国太容易满足,也许是中国太容易被眼前的一切迷乱了脚步,只是沉迷于梦想,不在乎现实。一个硕大的国家,像蜗牛一样的向前爬着。每前进一步,他们都好像是在沙漠中找到了一滴甘泉而个个欣喜若狂。这都是教育的失败!

(三)

硬试教育

中国从唐朝兴起八股文到宋明开始崇尚理学,提倡“天人欲”,以朱熹解释的四书五经为准,再到清代的文字狱,它们把人们的思想给紧紧锁住。科举式的教育其实就是应试教育的典型。应试教育存在严重的闭关性:考场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试教育并不是今天教育的特性,而是传统教育在今天的流传。

现今应试教育制度所编制的一套套教材成了束缚学生思想的枷锁。只要是与考试有关的内容,他们整天整天的去机械般的重复,只要是与考试无关的书籍,他们就把它们当作病毒一样的消除掉。学生们一个个形色干涩,思想干涸,在课本与试题中不断的挣扎,而外界也已将他们层层包裹。无论如何,他们只得顺从下去。没有言语,没有自我,没有灵魂。叛离开来,就要饱受旁人的冷言匪语,冷嘲热讽,冷笑耻辱,他们不敢,他们无法忍受,只得服从。父母大人就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希望孩子成为他们心灵上的某种寄托,让自己的意愿在孩子身上得以实现,孩子成了他们意愿实现的工具。他们失去了自我,没有了自己的理想,没有了自己的思考空间,失去了想像力和创造力,成了一副副行尸走肉。从此,他们就像木头一样的活着,任凭砍刨。现代的应试教育俨然已经发展成了一种“硬式教育”。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四)

文凭教育

家庭的“硬式教育”只是现代教育中的一个傀儡,现代教育中的另一个傀儡教育,即社会的“文凭教育”。它一再扭曲着孩子的人格与尊严,自我相信能力,自我思考能力与创造能力。家庭的“硬式教育”主要指的是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意愿教育;社会的“文凭教育”则是指社会上这种只重文凭,而轻实际能力的风气所造成的影响。整个社会,它就好比是一座封建皇宫,文凭就像那些进出皇宫的令牌一样,似乎不可缺少。文凭成了进出社会的通行证,文凭成了显示身份的等级表。从此,社会上文凭泛滥。为了得到一个文凭,他们走高官,巴权势,送金银,献肉体。文凭在他们心里,似乎比任何东西都神圣,它似乎拥有投胎换骨的能力,它似乎可以为他们遮掩住一切。在文凭面前,人格——比下去了,尊严——比下去了,道德——比下去了。这张文凭确实为他遮掩住了一切,哪怕是人格,哪怕是尊严,哪怕是道德。在文凭面前,人格、尊严、道德已经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了。文凭成了他们的保护伞。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所有的人都要不顾一切的去得到一张文凭的原因,这是可悲的。在这个虚伪的社会里,如果要让人摆脱对文凭的依赖,而去发掘自己的真才实学,去相信自己,他就要靠另一种教育来引导,这种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只有素质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可以作为教育的主宰。

(五)

素质教育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方面培养与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使人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中国现在的教育偏离了真正教育的轨道。它看重的是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而不去考虑学生其它方面的修养,它让学生只面对课本以内的问题,而不去思考课本以外的问题,使学生得不到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们更好的成长,人才不仅要学识水平高,非智力水平也应很高。有个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其成就事业走向成功的奠基石。通过素质教育,教师要全面的看待学生,日常把语数或理化等成绩不好的学生叫“差生”,这是极其片面而又有害的。这样,学子容易产生自负、自卑的心理。学生自杀,正是学校实行应试教育未向素质教育转变所造成的一个严重后果。像这样,许多问题是值得深思的。

孔子曾经说过,要因材施教。邓小平同志曾对教育提出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早在1944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呼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他针对固有迷信、成见,不准小孩自由活动,不准小孩提问,用频繁的考试占满儿童的时间等等,提出了“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儿童的头脑;二是解放儿童的双手;三是解放儿童的嘴;四是解放儿童的空间;五是解放儿童的时间;六是解放儿童的眼睛。而现行的教育,它与孔子早就成了陌生人了。它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是背道而驰,南辕北辙,他们的“三个面向”即面向升学率,面向竞赛率,还有一个面向创收率。而又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决有多大的差距,就可想而知了。这种教育,它依然我行我素,表面上打着培养人才的旗帜,喊着培养人才的口号,实质上是在摧残着人才,毒害着人才。这种教育看上去很实在,这种实实在在中却透露着一种迂腐。

(六)

关于教育

这个社会要提倡的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向导,以心理素质教育为中介,以身体素质为载体,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人的个性为共同目标的教育。素质教育将要从根本上变革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对原有教育体系进行扬弃、重构。素质教育就是要让人们知道,高尚的道德修养与思想品格才是最高的学位。教师应当注意体会:只有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修养,保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激发学生的梦想与激情,才是教育的最好成就。真正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他即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个性和完美的人格。这正是我国当今教育所缺乏的,也是其培养出的“人才”最大的缺陷。

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这种教育观念的改变, 首先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全方面的教育观念的改变,最后才能达到思想教育的改变。这是一场伟大的教育改革,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革命。只有素质教育成为了当今教育的主宰,教育才会实现它的真正意义。

当教育失去了她真正意义的时候,那她也就不再是教育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晓寒一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咖啡茶1234点评:

教育是一个民族兴旺的足以基本的要素,没有好的教育体制,就无法把教育深入与发展。中国的教育在几十年来改观是最少的,只是一个推广。教育的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却大量地在浪费着。学以致用,才是教育的目的!文章从方方面面进行了分析,虽然没有很深入地进行剖析,却也给人于思考。

文章评论共[17]个
dontbearer-评论

我对中国现行的教育体现无望。at:2008年03月26日 早上9:08

湘西山鬼-评论

中国式教育等于听话加死记硬背!at:2008年03月26日 上午11:08

褦襶子-评论

一个不严谨的命题,却产道出当今教育的实质。西方教育思想是唯社会效应是从,而我们却始终放弃自己的教育理念盲目地去学习那种根植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教育方式。今天教育的弊端不完全是认识问题,而是体制问题。其根源是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教育负担被转嫁给受者的导致的悲剧。教师的工薪收入不能达到社会工薪阶层的一个较高层次,中国就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素质教育。提倡贡献,在现有价值观下其效果远不能达到教育的社会须要。真正的教育改革必须遵循当今社会的价值观。
  【晓寒一梦 回复】:“真正的教育改革必须遵循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它又体现在哪?如果说是教育投入的不足才导致了这样的悲剧,是否只要对所谓的教学投入加大了力度,教育就会自行而去改变。既然是这样,教育那也就不再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了,那它也可以像西班牙水手谈论[**]一样的去谈论它了。“教师的工薪收入不能达到社会工薪阶层的一个较高层次,中国就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素质教育。”也就是说教育的根本是建立在金钱上面,首先是要满足教师的工薪,教育方式才会转换。这也就是说明现今的教育方式是由于没有满足教师的工薪所造成的。那现在教育所造成的影响是教师们的事还是国家的事?“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这句话就要倒过来了“没有不合格的老师,只有不合格的学生”,老师永远是合格的,说老师不合格,那也不是老师们的问题,而是没有给足老师们工薪。满足了老师的工薪,什么都合格了!难道就是这样吗?合格?合格的定义有多大?教师是合格的,学生是不合格的?“西方教育思想是唯社会效应是从,而我们却始终放弃自己的教育理念盲目地去学习那种根植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教育方式。”既然可以这么说,是“放弃自己的教育理念”去“盲目学习”那种“教育方式”,那这些教育理念是否就没有了它的意义。是“放弃”,是“盲目”,还是根本就没有认识到。  妄言了,问好,请茶! [2008-3-26 17:02:09]
  【褦襶子 回复】:去当几年教师再回来研究这个问题吧。“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不过看你回复这么多文字,说明你还是一个真正关心教育的人。因此也就与你多说几句,如果按照你的逻辑,民众收入低就只是收入问题,多印点票子就解决了。你能这么理解问题,恕我直言,不要再费心研究研究什么教育问题了。我本以为给你个提醒,能够让你能从人性的角度来认识今天的教育问题。没有想到你与那些受过“时代”教育人一样,良知勇气有余,认识尝试不足。朋友,今天的教育正如你所说的,并非只是一个钱的问题。教育投入不足只是体制弊端的一种反映。至于你拿出什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的论调,说明你根本就没有看透今天教育问题的实质。这样一个严重的逻辑错误,只能欺骗那些被洗过脑的人。那些受着“三人成市虎”教育的人,已经形成僵化的思维模式,一遇事就想完全“按既定方针办”!!! [2008-3-26 20:00:31]
  【晓寒一梦 回复】:“如果按照你的逻辑,民众收入低就只是收入问题,多印点票子就解决了。”我想仁兄已经扭转了我里面所说的意思,那就因此作罢! [2008-3-26 23:30:53]
  【褦襶子 回复】:阁下的理解能力真是让鄙人叹为观止!!!祝朋友多出佳作。看来你我都枉费笔墨。 [2008-3-27 7:02:22]
  【晓寒一梦 回复】:在您面前,小生自惭形秽,惭愧了,惭愧了! [2008-3-27 10:06:17]
  【褦襶子 回复】:也许缺乏沟通吧。每当听到那些未触本质的品评,身为教育行业中的一员,就难以平静。伴随着改革开放,国人价值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社会氛围里,要求教师仍用过去的观念约束自己,是违背现行价值观念的。个别的优秀分子或许能够作到。可是绝大多数的教师未必能够达到那种高尚的境界。探讨教育应该从教育的社会属性来考虑。教育服务于社会,也就离不开社会现实。本人教育理念形成过数篇不成熟的文字。如果阁下有意教育,闲暇时浏览几眼,权作一个角度的认识罢了。为此前的言语不周与唐突向阁下道歉。祝阁下生活愉快,心想事成。 [2008-3-27 16:28:13]
  【晓寒一梦 回复】:鄙人不敢在您面前现丑了,是您让鄙人看到了自己的寡陋。是鄙人对当今社会与教育之间存在的实质问题看不深透,作了一次浅薄的个人看法。在这向您,以及那些教育工作者们道歉!鄙人也是从这种教育中走出来的,看到现今的这种教育方式对学子们造成的影响所带来的后果,心里不免会对其产生一点点愤懑。鄙人对现今的教育问题确实希望其能够得到解决,只是鄙人心有余而力不足。您是从事教育工作的,这是一项神圣而又艰巨的职责,我在这真诚的感谢您能够为教育作出自己的at:2008年03月26日 上午11:12

浪逍遥-评论

支持,现在有好多学生都厌烦学习了,学习压力好大。at:2008年03月26日 上午11:18

有鱼后半生-评论

ding hao at:2008年03月26日 中午1:28

芳菲黛-评论

中国式教育就是给猪喂食!at:2008年03月26日 中午2:22

chenyinghao-评论

说的很好at:2008年03月26日 下午6:22

古雨-评论

教育僵住了,我们也就失去了幸福和希望。整个社会都没有认真思考我们该实行何种教育,怎样对待,我们的目光并不长远。at:2008年03月26日 下午6:31

麦哲伦企鹅-评论

问候!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就是有差别啊!at:2008年03月26日 下午6:54

褦襶子-评论

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里有个故事,说得是有一天苏东坡去王安石家做客,正好主人不在,他坐在书房里等。也是闲来无事吧,挺大的文人一点也不注意小节,竟在主人的书桌上乱翻,翻着翻着就看见王安石写了一半的诗稿。诗稿写道: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一阵窃笑,什么呀!还号称文豪呢,黄花(也就是菊花)萎了,枯了,也紧紧抱在枝头,哪有四处飘落的?不通,不通,真的不通。也是文人的通病吧,他竟拿起笔来,在诗稿后头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写完,他扬长而去。at:2008年03月26日 晚上8:10

褦襶子-评论

王安石回来,看到诗稿被涂抹了,仔细观瞧竟是苏东坡的字迹,一下子全明白了。心想,此子恃才傲物,见识却毕竟不广,读书也绝对不博,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教训教训”他。机会恰好就来了,苏东坡被派往黄州出任团练副使。又是一年秋风劲,黄花(菊花)开了满园满圃。这天苏东坡从外面回来,随意一瞥,他惊讶地差点叫出声来,满园满圃的黄花,飘落一地花瓣……

苏东坡在菊花掉瓣不掉瓣的问题上,以偏概全,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真的不可效仿。不过,我还是很喜欢他的这句诗:“说与诗人仔细吟”。
at:2008年03月26日 晚上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