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经常听人感叹:爱究竟跑到哪里去了?
是啊,爱怎么这么难寻?她究竟跑到哪里去了?沉吟玩味之余,联想到现今的社会之种种,不由得慨叹:爱已经躲起来了。“爱”是一个异常脆弱的精灵,贪婪的男男女女们不但不尽力去保护她不受伤害和亵渎,还想尽办法去蹂躏这个柔弱的精灵,难怪她学会了躲避,学会了隐匿,学会了慢慢地退出某些人的生活,学会了飞翔于天堂之上或者童话故事里。“爱”,越来越远离孤独的人群,远离那些不懂得她的红尘世界,躲在遥远的地方默默注视着日益颓废的人类而无动于衷的冷眼旁观。
有句谁都知道的名言:美无处不在,重要的是学会发现。那么我套用这句名言的结论就是:“爱”也无处不在,重要的是学会去珍惜。
现代社会里的人们太忙碌了,为了生存,为了工作,为了谁的心里都很厌倦可是谁都不敢真正厌倦的生存竞争,人们无疑会忽略很多身边的爱,就像睁眼瞎的假盲人,从来都看不到身边的“美”一样。
美是无处不在的,怎么爱就这么难找?这不符合人类的繁衍生息的规律。
之所以如此,因为“爱”学会了逃亡,学会了沉默,学会了悄悄的来,悄悄地走。人类在经历了几千年文明历史的沧桑之后也把“爱”逼到了死胡同。“爱”在人类无止尽的陈词滥调中被染上了各种各样的颜色和不堪入目的涂鸦,于是,原本清纯美丽善良的“爱”,被扭曲了,被蹂躏了,被人类的利欲以及各种各样的肮脏的思维所禁锢和鞭笞,于是,满身伤痕累累,内外俱遭凌辱的“爱”,开始学会了逃亡。
“爱”真的逃亡了,留给人类的除了肉体的原始欲望,就是利益的争夺和社会地位以及权利的角逐。
“爱”为什么学会了逃亡,因为人类从来没有学会怎么去爱护她和尊重她。
“爱”是脆弱的精灵,她喜欢附身在有灵魂有品德的人身上以便快乐的憩息;她喜欢附身在懂得尊重她爱护她的人们身上以便发射她的美丽和灿烂;她喜欢逃离利益的漩涡,喜欢远离丑恶和堕落的灵魂,喜欢在清清爽爽,淳朴厚道的人们那里生根发芽并生长;喜欢在一个安静和谐的屋子里散步;喜欢在充满温馨的氛围中跳舞。“爱”是一个纯粹的精灵,当她在一个适合她生存的地方扎下了根之后,她就会用她所有的力量去维护值得她依赖的环境不被污染,不被破坏,不被外面的狂风暴雨所摧毁,也不被红尘世界里的灰尘所掩蔽。前提是:她会确认这个环境里的男女主人是不是真的值得她逗留和维护。
“爱”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奴仆,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永远都不可能是。“爱”不是上帝的拐杖,不是佛祖的念珠,不是满口仁义道德的人口中的托辞,不是与人为善者寄命的稻草,当然更不是伪君子的裤腰带和浪荡女人嘴上的口红。“爱”只是一个精灵,一个需要我们人类去呵护,去尊重,去细心的发现的精灵。当我们象那些永远都发现不了身边的美那种睁眼瞎地假盲人的时候,“爱”,就会在同时远离了我们。
“爱”,随时都有可能会逃亡,人类用了几千年时间也没有发明出一个可以锁住“爱”的囚笼。“爱”,随时都会亲近我们,只要我们去用心,用德,用一份纯粹的善良!
2008年3月19日
山野居士记于亚友博克
-全文完-
▷ 进入山野文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