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故乡的龙脊桥,桥这头是我,那头是故乡。当我们被混凝土建筑和玻璃幕墙压迫得死去活来时,故乡的田园风光就成了我们的心灵净土,而和这净土血脉相连的龙脊桥就是酒徒封侯的圣迹了。窗前的明月让人思乡,于是作者思绪万千,出神入化,情真意切,娓娓道来,带领我们一起故地重游。作者是朋友,亦是导游,阅读龙脊桥的年轮,再去油榨房饕餮那香死人不偿命的芝麻饼。我们和作者一起捉迷藏,去弹药库拣河卵石,玩尽兴了回家听爷爷讲老老爷爷的故事,还有老家谱为证,讲龙脊桥的集资修建故事,讲龙脊桥头的老石碑,感受咱家老老爷爷名字排第二的荣誉。仿佛让我们一不留神进入时空隧道,重返乾隆盛世旅游了一趟。
我们和“二伢俚”光屁股下河戏水更是童趣盎然,仅此就把我们城里的游泳池pk得寡淡无味了。劳作一天的乡民下河洗尘,洗劳累极富田园牧歌色彩。耳畔响起了爆竹声:“石桥上的爆竹声不仅寄托着我们童年的梦,也寄托着乡亲一代代获得延续和繁衍的希望。村里谁家娶亲,到了桥头都要点燃一挂长长的鞭炮,唢呐声到了桥头也吹得格外的响。第一次烙在我记忆中的娶亲情景,就是故乡的石桥上,那年本家大叔的儿子娶亲,桥头的爆竹一响,大叔家的人就忙开了,这边的人叫着:“来了,来了,快准备好接亲。”那边又有人叫开了:‘快来,快来看新娘子啊!’随着呼唤声,人们都站到了外面,没有出嫁的姑娘总是羞涩地站在人群的后面,小孩子早就跑到桥头看新娘子去了。”农村迎娶婚嫁是成年人的家族喜事,更是小孩子的狂欢节,什么“三天
没大小啊”,什么“糖果点心随便吃啊”,什么“惹祸淘气不挨打啊”,小孩子嘛,想不乐疯都不行。
最让我们心怀敬畏的是:“后来修公路要拆除石桥,村里的老人天天守在桥上不让拆,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只要在这方圆百十里能找到比这更古老的桥就让拆。”村里的老人竟然保住了自己的桥,龙脊桥,我们的龙脊桥,子孙后代的龙脊桥。我们的长辈堪称伟大了。面对“规划办”、“征地办”、“交通办”、“公路办”及村委会,乡政府……等众多强势部门,老人们居然守住了我们的圣迹————龙脊桥。
看得出,作者行文时是多么的感动,多么的愉悦。我读酒徒封侯的散文力作《故乡的龙脊桥》,庆幸自己看见了美文是怎样写成的,不自觉中自己被代入进作者营造的规定情景之中。感动着你的感动,愉悦着你的愉悦。荣耀着你的荣耀——故乡的龙脊桥,思念着你的思念——故乡的龙脊桥。
本文已被编辑[文清]于2008-3-18 11:24:36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文坛痞爷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