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很多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年少时我们不懂爱情。这句话或多或少地对无法拥有的爱情阐释了一种遗憾,用不懂代替内心的伤感,用不懂安慰自己的失去。
其实,爱情就是一棵树,任何的一段时期,都有它必经的成长过程。它不会从一开始就春满枝桠,更不会一夜就繁花似锦,一如我们懵懂的少年时代、朦胧的青春岁月,爱情用它该有的方式渐渐生根、发芽、开花,长大。年少时,我们本来就不该懂得爱情,因为我们的成长也就是一棵树的成长。如果从把我们开始对异性有好感开始算做爱情的起点,那么我们的小学、中学、大学无疑就是一棵树长大的最好的见证。
爱情其实就是在这些流年里渐渐长大的。
(一)单纯的爱
对于爱情的认知应该是从小学时开始吧。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班里就时常有窃窃私语的女生在背后偷偷说着某某和某某“好”,这“好”字显然不是正常的好字,它寓意太深,在一群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子之间流传,就更显它的稚嫩性。记得那时我的同位是一个被女生追捧的对象,到现在我都在疑惑他一副弱不禁风奶油味极重的模样怎么就会剥夺一些女生的眼球?更可笑的是,那些喜欢他的女生竟然还用泡泡糖、蓝精灵贴纸等小东西来收买我,似乎把我买通了就更加接近了我的小男生同位。现在想来,那时的我似乎更像是我同位的管家,每每有女生送东西给他,我都负责告诉他东西放置的位置、送东西的人是谁以及她都说了些什么。那时,我尚不懂这些早熟的女孩的情感,只觉得她们和我不一样,且不说我当时对这“好”字理解是否透彻,单单是在喜欢的人的类型上就存在极大的偏差。小男生同位在我眼里根本不足挂齿,小女生们送我的那些小东西更是让我觉得幼稚,她们狭小的灵魂与我的追求大相径庭,那时候,我最崇拜的是我们的语文老师,理智、成熟、戴着眼镜,儒雅而有深度,他的博学、诙谐和正义给了我极其深刻的印象,也由此影响了我对于男人的感官。其实,仔细想来,那时候无论是小女生们的追捧,还是我对于老师的崇拜都只是天真少年时代对于异性的一种好感,无关爱情,反而因着透明和纯真而使年少愈加的可爱。很多年后再见小男生同位,他早已褪去曾经的青涩,高大、强壮,并且拥有一个让人敬畏的职业:警察。当我们谈及那些被泡泡糖包围的年少,他笑了,他说:“其实,女生们之所以经常送糖给你,是因为当时我对她们说,如果谁送好东西给我同位,我就和她们一起走回家的路。”我扬起头,一片很美的叶片正在树梢绽放,有一种晶莹的东西在内心深处打了一个结。
年少时的情感,单纯的透明,一个最简单的理由,便可以让你倏然对一个人有了印象,不能称其为爱情的喜欢,也许就仅仅只是自己的一种喜好,而这种喜好可能在某些人的生命中成为一种牵引,年少便是梦开始的地方,如同幼小的嫩苗渴望成长。
(二)无言的爱
中学的时候,开始从琼瑶的书里慢慢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浪漫的爱情。因着琼瑶唯美深情的描述,班里的女生一度为之痴迷,并且似乎每个女孩都在内心深处营造了一个温馨的甜美家园。一些成绩不好的女生干脆破罐子破摔堂而皇之的在课堂上看起书来,看到动情处,其伤心欲绝程度绝不亚于书中的主人公。对于那个年代的我们,对于一群情窦初开的少女,琼瑶轻而易举地用她的深情将我们统统变成了童话王国里的梦想家。与此同时,和琼瑶遥相呼应的金庸也用其强悍的武林招数频频引得男生们挑灯夜读,武林高手、红颜美人无疑也成为男生们生活里的一个情结。于是,在那个刚刚开始真正懂得为异性忧伤和幸福的年代里,几乎每个女孩都在内心编织过“白马王子”的故事,我也并不例外。高中三年,我曾用三个三百六十五天去默默地喜欢过临班的那个男生,我们是初中的同学,曾经相当的熟悉并有着淳朴的友谊。可是当纯真的友谊变质,当我开始用另一种心理去面对他,我发现我的害羞、迷茫和忧郁已经成为内心深处无人能探及的秘密。三年的时间,我们变得不再熟悉,我总是期待着和他在校园的某个角落里不期而遇,但又总是在远远望见他走过来的时候脸儿通红地低下头假装看不见或者干脆心狂跳着绕道而去。那一段青春,就是如此的反复无常,小小的内心存在着渴望却又怕美梦破碎,我哼唱着吴奇隆的情歌孤单而又脆弱,我沉浸在自己编织的青春梦里独自喜悦独自忧伤。就是那许多次的低头后的擦身而过,造就了我和他之间的形同陌路。三年过后,当我们高考完挥手告别中学时代的时候,我们又在校园的那棵法国梧桐前相遇了。这一次,我还是远远就看见了他,我鼓起了勇气没有低头,我迎着夏日的光朝着他走去。他看见了我,一抹灿烂的微笑呈现了一个少年最纯真的内心。我们没有说话,依然是擦身而过,但我们的笑容真纯而清澈,我能看见阳光下他额头的汗珠,晶莹而剔透。就是这个人、这张脸、这个身影、这颗灵魂缠绕了我的豆蔻年华,让我在人生的十七岁里品尝了暗恋的滋味。默默地爱着,把他作为心灵的支撑、学习的动力,我庆幸我没有失去方向,我感激他在内心给我的坚强支撑。
其实,那个年代的我的境遇,是太多太多女孩的一个缩影,校园,毕竟是一方小小的净土,所有纯真的单恋、暗恋的故事过后,仍旧是埋头于沉沉的习题。大凡懂得点成长道理的人,没有谁愿意为了年少的一点痴狂,就改变自己的人生方向。真正为了理想奋斗的人,都肯把这样的情思当作心底最深层的秘密。喜欢一个人,并把他完美化,然后装作毫不在意,却是微笑着深藏,成为青春期的一段永恒。
(三)美丽的爱
真正接触到爱情是在大学的时候,身旁的爱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从高中紧张生活中苦熬成仁的少男少女们,纷纷改变了最初的爱情观,大多数人摒弃了痛苦的单恋和暗恋,而是积极投入到真实的情感世界里。我们宿舍的英子一年之内换了四个男朋友,令人惊诧的是每一次的爱情她都倾尽全力地投入,但是在分手的时候却又是如此干脆利落,就仿佛她不曾爱过。相对于她的爱情观,我们这些平凡的女孩多数还是本着旧时的心态,一副素面朝天的样子,静然等待属于自己的爱情。宿舍的惠的爱情观和英子的截然相反,英子是及时行乐者,惠是源远流长型,她的那个他和她青梅竹马,尽管惠早已知道他的心理,尽管他时常从遥远的异乡寄来他的深沉的思念,但惠一直特别的冷静,她说她这一生只允许自己坦坦荡荡地选择一次,爱上了,接受了,便是一生的事情,所以,尽管青春充满太多的萌动,她还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并把这个决定留到毕业的那一年。面对瑰丽的大学生活,我们张开了翅膀,人生的轨迹本不相同,所以即使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飞翔的方向却是截然不同。
我和惠的爱情观一致,所以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喜欢上他是自然的事情,老乡兼学长的双重身份使他对我照顾有加,微笑的脸庞、温暖的话语经常在不经意间慰籍我孤单的心怀,他的爱不言而喻,温情脉脉而又沁人心脾。但是当时的我一直还沉浸在中学的那场单恋里,我总以为那个时候的那个人已经成为了一个雕塑,没有与之相当的力量,任何人是无法从我心里将之取代的。所以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对现在的他若即若离,我漂浮不定如一朵无法捉摸的云朵,欲走还留,害的他也为此憔悴不堪。雕塑真正被推倒的那个夏天,我对自己有了一个交代,内心的爱情树已经绿荫满地,身边的人情深似海,我不该也不能眼睁睁看他继续憔悴在忧郁的雨季里。两情相悦的爱情是最美丽的,我们牵手去看北戴河的海浪,我们去香山采摘芬芳的红叶,我们在沉寂的操场看了一夜的星星,我们说着爱的絮语从夏走到秋。生命中的最初的爱情真实而温暖,象牙塔里的幸福开成了一朵花,这朵花是那么美丽,美丽到没有任何的世俗。
我们的爱情在即将走出象牙塔的时候告终,一如很多对曾经惺惺相惜的恋人。遥远的分离使我们不得不面对俗事洪流中最无奈的现实。然而,爱过,真诚地爱过便永远无法忘怀。
不要再说年少时我们不懂爱情,任何时候,只要我们做了和我们年龄相符的事情,无论结局怎样,我们都该感谢生活的缔造,让我们经历了每个时期应该拥有的感情和生活。很多时候,我们无需懂得太多,很多时候,我们也无需慨叹太多。爱情是一棵树,生命是一棵树,一路的成长,太多的酸甜苦辣,太多的欢笑和泪水,默默地灌溉、静心地收藏,每棵树到最后其实都是硕果累累的。
-全文完-
▷ 进入萍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