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年的一次晚宴,席上朋友们大谈酒桌文化。有人问我:“你年青时最痴迷的是什么?”我当时答非所问。后来我扪心自问,我后悔我答错了,但仔细一想却又不后悔了,因为在酒桌上,偏离主题的话都是没意思的。其实我年青时最痴迷的是无线电,依现在的叫法是电子线路和电子技术。
我年青时是一名无线电痴迷者,我对无线电的痴迷程度,说起来可能令人难以置信。那是1974年以前的事了。
我出生在山区农村,小学和初中全是在山旮旯里度过的。在当时,城市生活尚不宽裕,更何况是山旮旯里了。那时候,国家还未富强,物质十分贫乏,买什么都要凭票的,如粮票、肉票、布票、油票、单车票等等,就连买肥皂牙膏日用品,也都要凭“购货证”的。那时候,谁家有个单车或手表或收音机,都是令人羡慕得不得了的。当时一个公社干部,月工资也不过是四十元左右,而单车、手表、收音机的价格都在一百元以上的。当时,人民币很值钱,“国家牌价”:三号大米每斤一毛三分九;二号大米每斤一毛四分六;一号大米每斤一毛五分三;猪肉每斤七毛六;盐巴一斤一毛七。市面上,鸡蛋一个三分钱,猪崽每斤四毛五,就是一百斤柴火,挑着翻山过坳,走两个小时的山路来到街上卖,最多也只得一块一二毛钱。当时,一架“红灯”电子管收音机,价格在一百二十左右元,一个六管半导体收音机,也要六十到八十元,可见,工业产品、电子产品是何等的昂贵啊。
在当时,在我们那地方,农民们在生产队劳动,效益好的生产队,一天的工值是二三毛钱左右,而效益差的生产队,一天的工值只是八九分、一毛钱。在当时,在农民们的家中,除了一些锅碗瓢盆之外,实在没有什么值钱一点的东西,农村的情况普遍如此。
我在读初中的时候,正是文革中期,那时节,大兴抓政治宣传工作,农村普及“有线广播网”,从公社到大队,从大队到生产队,从生产队到各家各户,都拉通了铁丝,挂上了“喇叭口”(即方形舌簧喇叭箱)。公社、大队开会、发指示,都能及时传送到各家各户,还能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每天早晨,家家响起了《东方红》,每天黄昏,户户听到了《大海航行靠舵手》。就在那时候,我对“广播”、对“电”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我成天在想,那个“喇叭口”,没鼻子、没眼睛、没耳朵、没嘴巴,它是怎么会说话唱歌的呢?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天,我忍不住去问生产队里面的“万事通”,他说,小木箱里有个小人,专吃电,不吃饭,他会传达人的话。这种解释,骗三岁小孩可以,我绝对不相信。我又去找生产队里面的“通天晓”,他说,小木箱里有个古怪的人头,没有眼、耳、鼻、舌,但是能发声说话。对他的回答半信半疑,终不得明解。在学校里面,我跟同学们讨论这个问题,一个高年级的同学说:“我知道这个秘密了,有一天,我上街,看到修理铺的师傅打开了一个收音机的内部,我看到了,里面有一把黑色的笛子(注:其实是磁棒),这笛子不但能唱歌,而且会说话。”我对他的话也是半信半疑的。从此我决心要自己彻底弄清这一切秘密,首先要弄清电是什么东西,喇叭说话是怎么回事?
然而,要弄清这些谈何容易呢,我问了不少初中、高中老师,没有一个说得明白的。当时的高中课本,最深不过论及“摩擦起电的内容”。农村里的人,哪怕是识字的,更多的连手电筒的原理也弄不清楚,他们怎么能解析这些呢?那时我们那里的农村里,没有书可看、村镇的街道书店一本技术书都没有。农民的家里,金属的东西都很少,更不用说找到铜丝导线什么的。虽然街上有电灯线出售,但是我们无电地区的农村,有谁买来当绳子用呢,再说也买不起的。当时,在我的家里,一根导线都没有,更不用说别的,我怎么开展研究呢。
我没有死心,我要从尽量观察做起。每当我上街走路,一有机会就细心观察电线杆上的东西,遇到有文化的人就试问一问。如些过了两三年,我才了解一些极少的有关电的知识。比如“绝缘子”、“线圈”、“磁铁”、“开关”、“电珠”、“钨丝”、“保险丝”等,有的还只知其皮毛,不得甚解。
在我读到高小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看到老师修理“喇叭口”的全过程,这让我心花怒放,那几天,我完全沉浸在获得知识的幸福中,我将那位老师当作神仙一样敬佩,对于他掌握火烙铁锡焊技术,我羡慕得不得了。以前我在街上常常远远地偷看那些五金修理店里的师傅用火烙铁焊接的经过,我不明白他们所用的是什么焊料和助焊剂,更不了解其操作技术的关键。有一次,我靠近一些观察,那师傅狠狠地训责:“走!走!走!小孩不能来这里!阻碍我们做生意!”从那一次起,我只能远远地偷看。那几天,我能靠近老师看焊接,这是难得的享受。最使我兴奋的是我知道所用的焊料是锡,助焊剂是松香和焊锡膏,这些县城都有卖。当时我心想,只要我有一些钱,我一定要到县城买来这些东西,我也要过过这焊接的瘾。
一九七0年,我有幸能到设在县城的都安高中读书,视野开阔了,我增加了不少电的知识,我看到了“留声机”、“扩音机”、“录音机”、“电焊机”、“变压器”、“蓄电池”、“电动机”、“发电机”,虽然我对它们的工作原理一点不懂,但我因为开了眼界而高兴。我决心一有机会要尽量弄懂它们的工作原理。那时我爱不释手的是高二的一本课本《工业基础知识》,尽管里面穿插有很多毛主[xi]语录,但主要内容是讲技术知识,尤其是末尾部份的无线电知识,我如获至宝。遗憾是是那年头重劳动轻教学,快毕业了还讲不到无线电知识。物理老师说:“那部分内容不上了,也没条件做演示实验,你们有时间就自己看吧。”我听如此说,那个扫兴啊,简直难以形容。那章无线电知识的十多页,我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读一句揣摩一句,总是不太明白。看了又看,翻了又翻,多看一遍好像又多明白一些,把那十几页书都翻得污迹斑斑,有气味了,有些页都快要烂了。
由于这样的用功,我对那书中介绍的单管半导体收音机的十几个零件了如指掌,连它们的实物图形都深深印在脑子里了。就在那时候,又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发现了百货大楼的无线电元件柜台。啊!我兴奋得失态,伏在玻璃柜台上一看就是半天。售货员对我说:“同学,你要买什么就买吧,不要在这太久,妨碍我们营业的。”我脸红红地走了。我是要认真地将我脑子里的图形与实物对照,我发现结构上有些不同的地方,还发现了不少我不认识的元件。这柜台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我几乎每个星期都去那里观察一次,但是我自觉不要观察太久。于是那里的售货员都熟悉我了,每当我到那里时,他们说:“你又来了。”我没有钱,我不轻易决定下手买一个元件,因为我岂能用我一分一分积攒起来的那点可怜的几角钱去买不合用的东西。我是要把我所需要的元件的规格、型号、参数、安装问题彻底搞清楚。一个女售货员对我说:“同学,你来看好多好多次了,又不见你买,你到底看什么呢,都是那些东西,有什么好看的呢?”我不善词令,脸红红离开了那里,从此我再不敢去那里看了,好在我已掌握得差不多了。
高中毕业时,要离开学校的时候,我去找物理老师,恳切地对他说:“老师,我毕业回家后,如果我来县城买元件,您能帮我检查一下元件的好坏吗?我离县城二十公里,走来一趟不容易,只怕买对不能用的元件啊。”老师答应了,我很感激。当要离开县城时,我又一次去那柜台再了解一下行情,看元件的价格有没有变化。价格是没有变化的,那年代,物价五年十年都不变。我着实是没有钱,一个元件都买不起的。最贵的要算那个最重要的“半导体三极管”,每只五元一角二分钱;一只电阻一毛钱。当时一个中学老师的月工资也不过是36元。我就要离开县城了,要到哪一年才能再到县城来,我心中没底,前途渺茫。因此我大胆地叫售货员拿出“三极管”来看一看,当我用手轻轻捏着它端祥时,手都在发抖,我生怕弄断了它的腿赔不起,那就回不了家了。
一九七三年,那是我高中毕业回乡后的第二年,我当上了民办教师。我的薪水,由大队统筹,往往拿不到现金,好在国家每月补助十二元。我节省开支,积攒了几个月,有了十多元。我首先想到的是,要买一套单管收音机元件回来,要自己研究安装做实验。恰好与我共事的一位姓黄的老师要去县城办事,我列了元件清单,其中有焊锡丝和焊锡膏,要他代购。他回来时说元件买齐了,可是买不到焊锡丝和焊锡膏,我在大喜之中又有些遗憾。我将那包元件轻轻地打开,一只只地仔细端详,它们好像一粒粒金子一样的珍贵和可爱,好像它们都散发出清新的芳香,那是百货门市部的特殊气味。
我开始研究如何组装它们成为单管收音机。于是我又将《工业基础知识》那本课本翻出来,重新温习了几遍。那个“单管收音机电路”现在看起来是何等的简单,可在当时我觉得它非常的复杂。因为是首次入门,因为是不懂其工作原理,生吞活剥、死记硬背,当然觉得复杂了。我想,我从来没有烙铁用过,更没有焊接经验,万一烫坏了它们,岂不心疼死了。于是,我决定先冷安装试试看,我用细铜丝小心翼翼地将十几个元件连接起来,然后反复对照检查电路,用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当我决定接法无误后,再加上电池和天地线。我激动地等待这一刻。我调节来调节去,舞弄了半天,可是一点反应都没有有。我又翻开课本,认真看安装方法那一节,书中说切忌接触不良。我分析,可能如此绑驳恐怕不贴紧,造成接触不良。我想了个办法,决定用“药丸腊”溶化了滴在接点上。我这样做了,可是其结果还是与先前一样,没有丝毫的改善。我有些失望,但我不灰心,我决心一定要把它安装成功。
我把安装的情况讲给黄老师听了,他说:“你那样做是不行的,必须采用锡焊的方法安装。”我说:“我没有焊接的工具和焊料。”黄老师说:“火烙铁我借给你,焊锡我也没有了,这没有问题,可以用牙膏皮来炼取,松香我还有一点,关键是没有焊锡膏,我给你出个主意,过几天我们教师例行到大队集中,你去求魏老师要一点,他那里有一盒,几年都用不完哩。”我很感激黄老师的帮助,我照他的主意做了。可是我们到大队集中回来,我讨到的焊锡膏才有火柴头那么一点点。黄老师见了生气说:“那么小气的,就给一手指头大小的又能怎么样,难道焊锡膏比金子还要贵吗?”我说:“给一点总比一点不给好。”第二天是星期天,我几乎花了一天的时间,终于把那单管收音机焊接好。当我接上电池时,耳机里发出“沙沙”声,我意识到要成功了,心花怒放,心中快不可言。我迫不急待地接上天地线,轻轻调节,立即就听到耳机里发出十分清晰、甜美和温柔的女子的歌声:“我要为你歌唱,唱出我心中的爱……”我兴奋得高呼起来:“成功啦!成功啦!”这时我竟忘记已是深更半夜了,因为吵醒人是会受到指责的。人生第一次成功,其兴奋和快乐的程度,不亚于“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我将成功的喜悦告诉黄老师,并把我的作品给他看,他也为之高兴。他是木工的好手,他主动为我设计制作了一只小巧玲珑的机壳,并涂上黑油漆,闪闪发亮。从此我时时将它带在身上,视同宝贝一般。
由于我的这个单管收音机只能用耳机收听,声音非常小。我的耳机并非耳塞,而是从坏电话机里取出的听筒耳机,有茶杯般大小,我把它安装在机壳里,所以只能将整个机子贴在耳朵上收听,也只能一人收听。我收听时我弟弟也常闹着要听,怎么办?我想出了一个办法,将一个搪瓷脸盆挂在墙上,将那小收音机放进脸盆里面,借脸盆的反射扩音作用来增加音量。我们兄弟俩就凑近那脸盆聆听,快乐得合不上嘴。那个小收音机确实给我们带来很多欢乐。
一九七四年,我上大学了,在广西民族学院读物理专业。我来校的时候,没有忘记将我亲手制作的心爱的单管收音机带在身边。弟弟没得听了,自然是有些伤感的,但他知道那小宝贝是我的“命根子”,他就不闹着要留它在家让他用的。
一到学校,我就盼望着什么时候上到无线电课程,因为这门课程要做大量的实验,这就能够使用万用电表和电烙铁,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我们物理七四级和化学七四级,刚进校的第一年是住在学校一坡的工棚里的,工棚四周是松林和荒芜的草地。当时我最大的愿望是每天都能用烙铁焊接线路、做收音机制作实验。可以说我已痴迷于无线电制作了,我觉得什么活动都比不上这项学习有味。因为焊接元件是无线电制作的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烙铁和万用电表是无线电制作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工具。当时一把35瓦电烙铁要五六元钱,一只万用电表要五十元到八十元,一般同学是买不起的,尤其是我。我没钱买不起电烙铁,但我又急切切地要焊东西,我不能等啊!怎么办?我决意先自造一把火烙铁用用。但是制造火烙铁要用到铜棒,去哪里找到铜棒呢?我在工棚周围仔细寻找,希望有幸找到一小节铜棒什么的。可是我得用两个午休时间都没有找到,只找到一小段钢筋,我想没有铜的,用钢代替应该没多大问题。但是我没有别的工具了,怎么弯它呢?没办法我只能在工棚外找两块石头,锤打了一个中午才将那段钢筋弯成烙铁头的模样来。由于中午锤打,声音干扰了同学的休息,有一位同学对此很不满,后来我知道了,我心中也很内疚、很自责。当我试用那钢制为火烙铁时,才知道它不吃锡,用不了,我很扫兴。当时,我们班的五十个同学中有五个有收音机,当他们打开后盖拨弄里面的元件时,我总是挤在旁边屏息凝神地观看,有时竟达到出神忘我的程度。我觉得机壳里面那些形形色色的零件,小巧玲珑,非常可爱,我真想拥有一部产品收音机,让我时时欣赏。
在大学里,使我最欣慰的是,我能在图书馆借到很多无线电专业的书。《无线电》月刊杂志是我最钟爱的了,我几乎把历年的《无线电》都借阅过。《无线电》杂志文字浅显、通俗、易懂,其中有许多制作的内容,我看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每当我发现其中有趣的电路时,我必定把它画下来;每当我发现有用的资料时,我必抄录下来。在三年半的大学时间里,我写了近二十本无线电内容的读书笔记,而且我是经常翻看这些笔记的。对于无线电知识的学习,可谓孜孜不倦,这是后话。
再说在工棚住的那一年里,我学到了不少无线电制作知识。没有钱买烙铁,我就利用《无线电》杂志中介绍有方法,到市内买来一只10w的珐琅电阻来,土法制作电烙铁,果然顶用。这一步的成功,使我的无线电制作、学习起了很大的作用,使我的学习兴趣倍增。在工棚的那一年里,我用钱十分节省,把省下来的钱,用于买我需要的无线电元件。那时,我痴迷于《无线电》杂志介绍的各种简易电路,我都想将它们亲自安装实验一番,但是我苦于没钱买元件。我对于每一个元件都十分爱惜,哪怕是一只电阻、一只电容,我都视如珍宝。每当我不小心弄烧一个管子时,都心疼得要命。在工棚的那一年里,在艰苦的条件下,我进行了诸如矿石收音机、两管、三管半导体收音机、直流电子管收音机等小制作、小实验。每当制作成功一个东西,我就会快乐和兴奋好几天;对于遇到的每一个问题,我会琢磨好几天,常常一边走路,一边思考而出神。
到了大二时,我们搬进正规的宿舍楼住了,这时各方面的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宿舍里有工作台、有电源,灯光也很亮。八人住一个房间,互相干扰少,不像以前六七十个人的大伙儿住一个工棚。这对于我的学习和制作很有利。同时我们开了无线电课程,我们能经常到实验室,使用电表和各种仪器做实验。对这个学习环境,我已经很满意了。我趁着有这么好的实验条件,如饥似渴地学习无线电知识和技术。深入研究各种线路的工作原理,并尽量地进行安装、调试实践。每当我进行的试验成功时,那份成功的喜悦,不可言喻。在大二、大三时,我学习制作了“晶体三管收音机”、“六灯直流电子管收音机”、“简易电子琴”、“硒桥整流电源”、“电子节拍器”、“电子定时器”、“小型扩音机”、“电子报警器”、“电子感应开关”、“整流稳压电源”等等。在电子制作技术方面,进步很大。我的精神、毅力和能力,得到同班的不少同学的赞扬和尊重,都戏称我为“无线电专家”。对此,我曾经感到充实和幸福,那时的我,相当有成就感。
一九七七年,我们班级到宜山县百洋公社搞“社教”,我被安排到道安大队,桥洞生产队工作,住宿在潘大伯家。就在那样的环境下,我也时时忘不了研究和安装晶体管四管收音机的事。当时,我将在学校时没有安装好的四管收音机电路板带到乡那里去,一有空我就拿出来仔细欣赏,幻想着它安装调制成功之日,它的性能将是如何的优良和我是如何的高兴的情景。我时时都想着能买到新的元件,更新电路,使它的音量和音质达到满意的效果。幸运的是在百洋公社街上,我能买到一对性能优良的功放管3ax31b,绿色的,我觉得它们绿得非常可爱。在一次开会的机会,我有幸认识了百洋公社有线广州播站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播音员,我在她那里买到了一个功率较大的动圈喇叭。我喜不自胜。我利用一个空余的时间,就在东家那里,用火烙铁完成了体管四管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很幸运,安装调试很顺利,它的声音洪亮,音质优美。这时,我与桥洞生产队的一个民办教师成为好朋友,他有一手很好的木工和雕刻技术,我叫他按我的要求制作了一只枕头般大小的木质机壳。由于他很忙,没来得及在安装喇叭的位置钻出音孔。我不好意思再麻烦他了,决定“土法上马”自己钻孔。我找了一要筷子粗细的铁条,在东家的火灶里烧红了在木机壳上钻孔。折腾了一个晚上,我钻出了近百个孔子。我的精神,为东家所赞叹。
我的收音机安装成功,大家收听,东家也与我共享欢乐。我决定要给我的这个收音机安个好听的牌子,想了好久,我决定叫它“金蝉牌”,同时我忽发奇想,要在机壳上贴上一只“金蝉”木雕,以增美感。于是我又去找那位民办教师帮忙,他答就了,可是他太忙,最终没有等到他落实,我就收队回校了。
一九七八年,我大学毕业留校工作,我被分配在无线电教研室任教。在任助教期间,我主要是从事无线电实验教学,更多的时间是在实验室里工作,这是我求之不得的,我很满意。我什么都不想,一心一意研究无线电,一心一意钻研无线电技术。当时我有一种追求,就是多找接触无线电维修的机会,以能够多多地进行技术练兵,真正地掌握无线电维修技术。当时这样的想法,并非完全为了今后的饭碗,而更多的是我的强烈的无线电爱好,因为我的工作岗位肯定是稳定的。于是,我热衷于寻找无线电修理的机会,在任助教、讲师的六七年时间里,我为校内外教师和朋友义务修理了大大小小收音机、收录机一百多台架,成了小有名气的“无线电专家”。为了不使人们误会我在搞业余创收,我从来不收任何修理费,甚至零件费也不收的。因为那时候我领工资了,而且元件的价格比以前便宜了。那时候市面有收音机套件出售,十一二元一套,有不少人买套件来叫我帮忙组装,我都乐意接受了。我在无线电实验室工作了好多年,我承担了十多年的无线电实验教学,有机会使用、维修各种各样的电子仪器设备,常握了电子仪器设备的维修技术,有良好的实验研究条件。在无线电接收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已经基本掌握之后,我试图向无线电发射领域进军,但是当时市面上根本买不到功率较大的高频晶体管,无从进行无线电发射方面的实验。我知道,可以用6p1高频电子管来做这方面的实验,可是当时国家对无线电发射控制很严,要买6p1非要单位出具证明书不可,这又使我的实验计划成为泡影。有一次,我在维修示波器时发现里面有6p1,这使我非常兴奋,因为我可以借用示波器里面的6p1来进行无线电发射方面的实验。于是我安装了一个简易的无线电发射线路,接上电唱机,以唱片作为信号源,想不到实验轻易成功。我用收音机在百米之外就能清晰的听到我发射的唱片里的歌曲声,我高兴得跳起来,那种研究成功的喜悦,无法形容。但是,我但心会由些引来非议,我立刻就中止了该项实验,并立即将该发射电路拆了,并把6p1恢复到它在示波器的原位上。
80年代初,我开始向电视机、音响设备方面进军。长期的无线电实践,使我形成了坚固的信念,我认为,只要有零件卖,什么电子设备,我都是可以自己组装的;自己组装既有实践的机会,花钱又比买成品的要少;只有自己组装才能真正掌握机器的原理我线路。80年代初,电视机还没有进入家庭,整个学校才有几台电视机,电视机原理也还没有进入教学课程。就是12英寸黑白电视机,市价也要五百元钱,贵得家庭买不起。因为当时一个讲师的工资不过六十多元,我的工资才四十八元。由于我每年都订阅《无线电》杂志,我可以及早进行电视机原理和线路的学习。我对电视机的兴趣程可以说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我做梦都在组装电视机。那时候市面上的电视机零件很少很少,更不齐全。我筹集了近两年时间才基本上凑齐了,只是买不到显像管。一九八三年有一天,我突然获得无线电八厂有几只12英寸黑白电视显像管出售,五十元一只。我毫不犹豫地急急赶到无线电八厂,把它买了下来。加来后我就着手研究组装电视机,由于元件不标准,自制的电路板不规范,导线拉得像蜘蛛网一般,整个装置像个大鸟窝,但对此我并不很在意,因为是试验嘛,岂能求全责备呢?我不知熬了多少个通宵,才把电路整好了,但是效果不能如愿,总是存在很多问题。当时学校也有另一个无线电爱好者,他是个工人,姓黎,他也像我一样在学装黑白电视机,他失安装失败了,弄烧了两只显像管了。黎师傅灰心得不愿再弄下去了,他把他那套弄得残缺不全的电视装置以50无之价处理给我,我考虑用他的那套残机的零件作为备用品,毅然收购下来。后来我不知经过多少个通宵,废寝忘食地研究,终于把它装好了,但是图像效果不尽人意。虽然如此,我能亲自装好一台电视机,心中得到了莫大的快慰,这在当时人们的眼里简直是个奇迹,我以此为荣,玩电视机的信心更足,修理电视机的兴趣更浓厚。
80年代末,电视开始进入家庭,学校里的老师们知道我会弄电视机,家里的电视机一有问题经常请我去或者拿过来给我修理,我从不推辞过,诚意答应,乐此不疲。整个80年代,我大约义务修理电视机近百台次,受到不少老师的好评。
90年代初,我又开始自学彩色电视组装和其修理技术。后来又自装彩电、自装音响、自装电脑。还经常阅读各种新的电子书籍,一旦发现有趣的东西,就在实验室或在家里制作、研究,经常彻夜不眠。还自己制作家庭实用的东西,如“电灯定时开关”、“电灯遥控开关”、“冰箱保护器”、“晒像定时器”、“水开报警器”、“防盗报警器”、“交流稳压器”、“电池充电器”、“直流逆变器”、“电池日光灯”等等。同期还进行了不少电子方面的课题研究,以致获得电子技术专业的高级职称。
可以说,从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我对无线电、对电子技术的爱好和痴迷的劲头有增无减,家中的废旧电子元器件和电子技术资料成堆成堆的,从来都舍不得丢弃的。真个是“长年迷恋斯电子,旁人难解其中味”。后来我的教学任务逐步加重,我的眼睛视力也变差了,加上年龄的渐长,才慢慢地收敛了一些。
现在,我虽然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但我对无线电、对电子技术的爱好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对于过去几十年的痴迷,对于过去无数个不眠之夜,我无怨无悔。无线电——这个令我着魔的朋友,将陪伴我终生。
-全文完-
▷ 进入霞中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