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他们的理由是: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他们在提案中还忧心肿肿的指出,现在实行的简化汉字已经“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 隔断。”对上述说法,笔者难以苟同。
从中国文字形成和发展来看,先有象形文字(甲骨文),后有大篆、小篆、隶书再到规范的繁体字。如果按提案的逻辑,中国文化的根应是甲骨文。那么,我们是不是要求小学生一上学先学甲骨文呢?解放后,国家推行简体字,并提出要走世界拼音的道路。这是中国文字的一大进步,有利于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现在世界上不少国家在汉语教学上都使用了简化字。说简化汉字已经“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隔断”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
从教学实践来看,在形式上删繁就简,注重实际内容的学习,历来是教育追求的方向。而且,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的,易于小学阶段学习。况且现在大陆的小学生学习负担十分繁重。我们都为人父母,还能忍心再加重他们的负担吗?
从我国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实际来看,各种字体的中国字都可以在艺术殿堂找到它们的踪迹。香港、澳门回归后以及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加深,繁体字已频繁的出现在大陆的店招、海报、和公司的铭牌上了。也有不少人习惯在书写时繁简体混用。这些都说明,传承中国文化包括繁体字的渠道是畅通的,不存在所谓“中国文化隔断”的事实。
至于这些政协委员说繁体字“毕竟是中国文化,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兴旺都有好处”的说法也是有所偏颇。历史上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六国,是简化了原有的文字,并没有消灭之。否则,我们就无法了解汉字的演变了。现在我国对港、澳、台实行一国两制,繁简字并用。试想有一天中国完全统一,在法律上统一代表文化进步的简化汉字,我们的民族不是更兴旺了吗?
由此可见,这个提案缺少理论根据,也不符合事实,因而是不成功的。
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都是笔者喜爱的艺术家。按照流行的说法,笔者是他们的“粉丝”。让我困惑的是,他们为什么不在其熟悉的领域多提点金点子,为繁荣我国的文化艺术建言献策呢?在举世瞩目的“两会”上出馊主意,是不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呢?如一个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在网上指出:没有创意的提案!为什么不深入基层搞点实在的东西。中国汉字本来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语言,简化汉字是为了方便学习掌握汉字,为了更多人学习汉字,而不是当妆饰品,现在小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还少吗?
从这个提案里,笔者又一次感受到了“从娃娃抓起”的金科玉律。现在什么都要从娃娃抓起。连反腐倡廉也要从娃娃抓起。如果娃娃耳濡目染的都是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现实,那还用我们费尽心思、费尽口舌去说教吗?笔者认为,有些方面不是要从娃娃抓起,而是要从大人抓起,要从领导者抓起!
-全文完-
▷ 进入楼兰故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