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见义不为,无勇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1];谄也[2]。见义不为,无勇也。”
——《为政第二》
【简 注】
[1]鬼:一般指已死的祖先,后来多泛指死了的人。
[2]谄(chǎn):谄媚,阿谀。
【意 译】
孔子说:“不是自己应该祭祀的鬼,却去祭祀他,那是谄媚。见到合乎道义的事却不做,那是没有勇气。”
【理 释】
大勇,必定行义。义为道义、仁义,是天道贯穿到人道的准则之一。行义,即是维护天地人道,维护上天界定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权利与尊严。
见义不为,或出于漠视,或出于恐惧,都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当崇高的教化被亵渎,神圣的信念被压迫,无辜的生灵被残害,起码的尊严被践踏,正当的权利被剥夺,惊天的罪恶被遮掩,如此等等,即是行义的条件与时机。尘世有此,在于一些生命完全变异,穷凶极恶,非得逆天叛道、为非作歹不可;在于上天假借人事,暴露人心并考验人心,进而拯救生命或淘汰生命。过程前后,诸恶不作者与见义不为者,均将被淘汰;受苦受难者与见义勇为者,均将获拯救。漠视正义被打压,即是漠视天道,蒙蔽良知;恐惧邪恶之嚣张,即是放弃正念,轻忽天威。而且,你之所以遭遇,即是上天有意的安排,给你一个接受考验与成就自我的机会。
所以,见义不为,不仅是无勇的表现,而且必招天谴。
【例 述】
公元前258年,秦国攻打赵国,包围赵都邯郸,形势非常危急。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救,平原君要在门客中选20人同去,可是选来选去,只选出19人,还差1人。这时,毛遂就向平原君自荐,要求跟他前往。平原君婉言杜绝,但毛遂说:“我直到今天才请求进入袋子。假如早点放进袋子,早就脱颖而出。”
到了楚国,平原君跟楚王谈合纵之事,从日出谈到日中,还定不下来。随员们等得不耐烦,却也无可奈何。毛遂便按剑登阶,对平原君说:“本来几句话就可解决的事,怎么一个上午还没谈妥?”楚王听了很不高兴,向毛遂呵斥道:“你是什么人?这样无礼,还不退下!”毛遂按剑上前,果然只聊聊数语,便使楚王和赵国立盟,答应出兵10万救赵。
身为门客,不能在紧要关头为主分忧,即为不义。身为国民,不能在危亡时刻为国出力,即为不义。身为使臣,不能在关键环节完成使命,即为不义。所以,毛遂之勇,静如处子,动如蛟龙:寻常时分,谁都不能察觉;紧切时分,义不容辞之际,一鸣即惊天下。
-全文完-
▷ 进入无的散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