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快30了才喜欢上京剧宇の航

发表于-2008年03月11日 上午11:56评论-1条

奶奶的父亲是20世纪初关中闯东的一个戏子,奶奶爱听京剧,是60年代我们那乡镇里是比较有名气的角了,父亲京剧更是痴迷,我想我怎么不能到我这对“京剧”的理解是一穷二白。

我是一个比较有独立个性的,大学之前半点都不喜欢“京剧”,对“京剧”的开始喜欢是因为几句唱词,缘于我对写作喜欢,开始没有体会京剧腔调是怎么圆润老道。第一次听记不得了,听的肯定是流水,慢慢就喜欢了 。

《三家店》里“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这段,说的是秦琼发配的故事,“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尊一声列位宾朋听从头:一不是响马并贼寇,二不是歹人把城偷。杨林与我来争斗,因此上发配到登州。:真是英雄落难,唱的更是豪迈悲壮。至于听到“娘生儿,连心肉,儿行千里母担忧。儿想娘亲难叩首,娘想儿来泪双流。”真是听一次哭一次,遥身呼应了孟郊那流传千古的名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龙应台谈一件小事说:文化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从一场戏说起。她这样写道:

“有一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别带了85岁的父亲去听。当戏中演到杨四郎深夜潜回宋营探望老母,跪在地上对母亲痛哭失声:“千拜万拜,赎不回儿的罪来……”

我突然觉得身边的父亲有点儿异样,侧头看他,发现他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父亲16岁那年,在湖南衡山乡下,挑了两个空竹篓到市场去,准备帮母亲买菜,路上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此后,在战争的炮火声中辗转游离,在两岸的斗争对峙中仓皇度日,70度岁月如江水漂月,一生不曾再见到那来不及道别的母亲。

谢幕以后,人们纷纷站起来,我才发现,啊,四周多是中年儿女陪伴而来的老人,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他们不说话,因为眼中还有泪光。”

听过评书的人都会知道杨家将的故事,但情节却与《杨家将演义》有所不同。与英雄末路的秦琼相比,杨四郎身处荣华富贵之中,自古忠孝难两全,可是实现到了杨四郎的身上。熟悉这段唱段的人,真是未等杨四郎开言不由让听的人泪流满面,“非是我终日里愁眉难展,有一桩心腹事不敢明言,萧天佐摆天门两国交战,老娘亲押粮草来到北番。贤公主若得我母子相见,待来生做牛马结草衔环……” 真是苍凉凄楚,哀婉动人,好的唱词加上好的演员,集合在一起,真是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种种人伦之情,让人曲意绵长、回味无穷。

“两国不和常交战,各为其主锦江山。金沙滩设下了双龙会宴,只杀得杨家格尸骨堆山。”小而言之,是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冲突,国家利益似乎更像一种超越利益的绝对的道德律令;大而言之,在考问人性对战争的思考。

“一见校儿泪满腮!点点珠泪洒下来。沙滩会一场败,只杀得杨家好不悲哀:儿大哥长枪来刺坏;儿二哥短剑下他命赴泉台;儿三哥马踏如泥块;我的儿失落番邦一十五载未曾回来;惟有儿五弟把性情改,削发为僧出家在五台;儿六弟镇守三关为元帅,最可叹儿七弟被播洪就绑在芭蕉树上乱箭攒身死无葬埋。娘只说我的儿难得见!延辉我的儿啊!”真是生离死别之际的骨肉亲情,一时迸发出来。

金沙滩一战杨老令公撞死在李凌碑前,写的什么?有不同的版本。苏有鹏演的《杨门虎将》是“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真是坚强的报国意志,气势豪迈,语言率直。

那些不怎么喜欢京剧的人,如果你打算听一听,那么希望你从《三家店》《四郎探母》入手。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宇の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首号狼柔情点评:

喜欢并不是和年纪搭轨
其实只是遇到了,才会去喜欢
对京剧我也不是太了解
只是在台后看过那激昂的腔
浑圆透着力度
历史在京剧中重演,的确值得听听

文章评论共[1]个
首号狼柔情-评论

问好作者at:2008年03月11日 中午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