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管“门诊医疗手册”叫病历本。病历本是干什么用的?提这个问题,好像是一个小人科儿,见笑了吧!有人会说,连小孩子都会知道病历本是做看病用的。可是,如今我对病历本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产生了疑问!
前几天因为身体不适,心口疼,小腹疼,后背疼,被逼无奈,在亲友的动员下,我去了医院。根据病情选择门诊科,见医生得先花钱挂号,挂号处给一个小本本“门诊医疗手册”,这就是老百姓所说的病历本。然后是排号就诊,见了医生,开出一大堆的单子,抽血化验,做b超,尿化验等,待一切病理检查结束,医生开始看单子,发现有了不是他所管的病,他就要建议你,到别的科再诊。拿着初诊的这个病历本到另一个门诊科看病不行,还得重新再到挂号处交钱再挂号,挂号处又给你一个病历本。看一次病,看了四个门诊科室就得挂四次号给四个本子。在我痛苦呻吟的情况下,我并没有发现医生在意这个小本子,多数医生连动都没动,有的即使写了也只是轻描谈写寥寥数笔。我看着手中的四个本子,我产生了想法,这病历本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
我好信儿,回到家,翻箱倒柜,收集出了爱人孩子老人的病历本竟有二十多本,病历本都崭崭新新的,多数上面一个字都没有。
我翻开门诊医疗手册,扉页的“就诊指南”上,其中就有一条,说:“请注意保管您的诊疗手册,复诊携回,各科通用,长期有效。”这个指南上写的再明白不过了,可为什么每挂一次号患者就得再买一本子呢?难道是医疗部门亲民政策体恤民众?还是人性化服务方便群众?依我看,倒不如说是借挂号之名销售病历本收刮民财。
病历本的用途显而易见,就是医生记录患者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查体、辅助检查、诊断和处置等,历次的病史记录都为医生就诊和科学诊断提供翔实的资料。一个好的,记录连续和完整的病历本是反映一个患者病情状况的晴雨表,为医生对患者历史的和现实的进行诊治提供客观依据。可我们看到的却是另外的一种情况,病历本形如虚设。我们说,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影响了医生准确处置患者,还造成资源的浪费更有甚者增加了百姓的经济负担。
有人会说,一个几毛钱最多也不过一块钱的小本子,至于你大惊小怪的吗?我们说,假如花在一个人身上,可能看不出什么,如果算一笔总帐,一个城市的人口一天得有多少门诊次数,一年光消耗病历本得多少,不用说那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病历本虽小,花钱也不多,但更重要的不只是这些,而是医生对患者不能准确诊断的损失你说该如何估算?!不仅影响了医患的关系,而且也背离了人道救死扶伤的轨道。
病历本事儿虽小,用老百姓的话讲“不起眼儿”的事儿,却反映出了一个大主题,那就是民生民意。连总理都说过,老百姓的事儿,无小事儿。
在我看来,要真正发挥病历本的效能,应该在同院内跨科使用,也应该在全市跨院使用。培养患者携病历本就医的习惯,初诊挂号买本后,下次可不再买本,做到“一票到底”看病,病历本一本使用完后再买下一本。医生履行行医流程,认真完整填写病历本,就诊时使用好研究好病历本,以此提高医生的就医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医生的诊断水平,从而让百姓不仅减轻了医疗负担,并且让民众从中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有人说,医生注重观闻问切强调写一个病历本真是见怪不怪。一个精湛的医生无不是从患者的细微之处发现病兆,把患者的病情详尽记载,保持病情记录的连续性,为今后科学诊断提供依据。患者花钱挂号买了本,医生不按行医流程认真填写和利用,是对患者极度不负责的态度。规范医生认真填写和使用病历本是体现人道精神,提高医术医德,提升服务质量的主要措施。卫生部门要从细微之处入手抓好行业的管理。
有人说,讲民生我要为民众办大事儿。要我说小事儿都做不来,何谈办大事儿?忽略了小事儿就要误了大事儿。党的民生理念要渗透在我们工作的各个细节,我们要关注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解决好病历本这件事儿,我说就是办大事儿。任何事物都是以小见大,办好这件事情体现着党和政府的温暖,体现着执政党的宗旨,涓涓溪流归河,条条江河如海啊!
共[chan*]党把老百姓当作天做地,因此,牵扯到老百姓的事儿,我们都要关注细节不忽略小事儿。朋友,你说,我说的对吗?
本文已被编辑[褦襶子]于2008-3-11 11:36:28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生命之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