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孔老师是亲切的,那些过百万点数的名人们谁会那么勤奋的回复;孔老师是聪明的,不会让粉丝们养尊处优,每发一个帖子还要附加几个问题;孔老师是洒脱的,被人批评、被人职责、被人误解,甚至被人辱骂,不会仅仅的计较。孔老师是刚毅的,犯前人犯过的错误还不算可气,那是因为他不知道孔丘爷是谁。怕就怕的是他总犯自己的错误到头来还乐此不疲地不知悔改,他认为是错误的观点,会不留情面的批评。
在《百家讲坛》还流行之前,我在01年《读书》杂志上读多孔老师一片文章,那想只听喀嚓一声《47楼207》、《黑色的孤独》、《空山疯语》罗列在面前。这嘶如此指点金庸激扬古龙,剑拔弩张到了胆敢《语不坑人死不休》的程度,想必有鲁迅那倔强的胡子,金庸的诱人小眼,古龙的浪子酒量。后来在百家讲坛的一亮相,真让我不得开心颜,这便是北大的那个孔庆东吗?那个47楼的孔庆东吗?那个阿忆的寝室战友吗?我自认为他想必是武当山修道的道人,怎奈成了天山下的一个胡人呢?
孔老师有一副军白虎堂前大将手中令牌形状的脸,五官端正,一只高高的鼻子,下面及似桃谷六仙老大的嘴巴。笑起来,真是很迷人,未必不足之处就是右眼睛总是张不大。
那时候读孔老师的文章,读的是趣味与幽默,一笑了之,没有想文章深层的含义。如今想来,一篇序言叫《我不幽默》,别看他成天嘻嘻哈哈的,没准是最寂寞的人。充满着智慧知识才气的语言和狡猾的幽默,不过是一个载体而以,痛苦总在幽默后,乌云上有睛空。
二
阿忆先生曾回忆到:“孔博士与我同屋。我的记性就算是够好的了,听一遍京戏,总能唱出几段,但这家伙,听一遍几乎就会唱出全部。”根据这段蛛丝马迹,放知也非天山派人士,原来是桃花岛的药师门人。必定是黄容母亲传了几招古代的好记星拳术,这一法门到了考场的杀的八方人士人仰马翻,闯过北大的龙门。
04年听孔老师讲金庸的时候,我还是一个爱写作的师范生,周围的人似乎没有把百家讲坛当回事,可见当时我多么独具慧眼。
05年流行博客,孔老师应该是《百家讲坛》第一个在新浪开博客的人,在东博高三九班成立是时候,可以博客为一单位利用网络老师对话,可以学到好多的文学知识,也可以学到好多的做人的道理。
记得有一次给孔老师留言,写的是《没有文凭的简历》,只是存在侥幸的心理,不打算他能真的到的博客上留言。不想他真跟到了我的帖子里留言,“你的简历写得真实而有个性。但如果用来找工作,人家是否理解你,这倒是个问题。”
对于感性的理解而言,我更喜欢他的留言版上的回复,列如:
有人问,“怎样看待没有没有学历的大师,像启功和梁漱溟。现在的体制唯文凭论,淹没好多人才。” 孔老师回复到: 还用说吗?孔子老子都没有啥正经学历;
有人感情发生了危机,孔老师回复到: “那是你俗啊,谁让你一恋爱就想到婚姻的?你这叫动机不纯啊!恋爱就是恋爱,求学不是为了拿文凭!”;
对韩国历史书在胡邹,他回复到,“他们当了半个世纪的亡国奴,现在还是半亡国奴,心态还没有调整过来,咱们要耐心。”;
在对邮局的态度上,我回复到,“我每年收到成堆的有奖明信片,可是天地良心:一回奖也没中过!俺将来要是领导农民起义啊——先把邮局砸了”
四
走出博客,孔老师热情的态度,不厌其烦的回复和那温暖的炉火热情一起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生活中听人说起孔老师,从北大走出来的教授,一直骑自行车,他调遣油盐酱醋的本事未必就比遣词造句差。
孔老师说,“宇航不是粉丝。他是个独立思考的人。独立的人不是那种谁都看不起,什么都不尊敬的人,那样的人恰恰是混帐。正独立的人,恰恰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人。”有了这句话鼓励,我更得愤然前行。
2008年3月10日
-全文完-
▷ 进入宇の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