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有一个当大官的,平日里依仗权势,作威作福,儿子又新中进士,被皇帝拜官授爵,更加不可一世。
这老爷子一想自己好歹也混了个进士,儿子又考了个进士,现在堪称书香门第了,于是乘兴挥毫,写下一副对联,命人张挂于大门外。上联是: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下联:老加官,少加官,老少皆加官。没想到有人痛恨其做派,在当天夜里在对联上各改动了几个字,变成了: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下联:老加棺,少加棺,老少皆加棺。气得老爷子当场吐血身亡。
中国文字的魅力就在于此,仔细专研起来,奥妙无穷。其实人活百岁还不是一死,加官与加棺有什么大的差别呢?
古人造字很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外和阴阳,内顺事理。“官,事君也(《说文解字》)!”你看这个字,“官”——头顶乌纱,大腹便便,面向朝堂,俯首而立——这不活脱脱是古代官吏面君的样子么∮?
然而当官是有责任的。这就有了“倌”。“倌”,本意指放牛放羊的人,与牲畜为伍,后引申为小吏,升级为管人之官。放牧牲畜,自然希望牛羊肥壮,多多产仔。为人官,当代君牧守,教化万民,让老百姓丰衣足食,繁衍生息,共享康乐太平,远离灾祸痛苦。若谁治下老百姓像老鹰带鸡仔一样——越带越少,这样的官保不住是要被杀头的。
再看管——本指乐器,后引申为管理,负责。要想家畜兴旺,必须让它们吃饱睡好。要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先得让他们心情愉悦。管理老百姓,当以文化训导,礼乐教化为先。比如小孩哭闹,威胁恐吓,掴两巴掌,都不如一颗糖来得有效。看来古人早已明白这个道理,要管理好老百姓,当好这个官——怀柔胜过武力。
再说官员的待遇问题——“馆”。馆舍也。是古代专门开辟出来给一些有身份的人住的。比如为本国的贤达人士准备的——招贤馆,为外国使臣准备的——国使馆。这里环境舒适,包吃包住,还有人侍候着——当然那是侯没有三陪,也没有桑拿、按摩一类名堂……
当官自然不可避免地会有差别,这就有了——“棺”。棺,敛尸之具也。普通老百姓死后,衣衫几领,芦席一张。只有官宦人家,才能讲究一些,厚葬其尸体。棺,盛官之木也,外为椁,内为棺。虽是装死人,也各有等次。木棺、石棺、水晶棺,这要因人而用。看来当官是有许多好处的,怪不得人人想当官,相当大官。
然而造字者本意是——当官应权利和义务并重。谁知,后世有些不肖子孙却只见其权利,而忽视了义务。一朝权力在手为所欲为,纵私欲而损公益,忘先贤而昧良心……
当官的人人都以为自己是放羊倌,见老百姓如见肥羊,手执皮鞭而忘乎所以。以恶语恫吓之,棍棒以驱赶之,刀斧以屠戮之,烈火以烧烤之。
有官有权就好,官大一级压死人。不怕县官,就怕现“管”。权力不用,到期作废。官上有一“”,这多像两只张开的大手呀。当官就要两手抓,一手要权,一手要钱——否则,岂不是白白来世上走一朝?
当官就要图快活。古代官员都知道下“馆”子,喝花酒。现代官员虽为公仆,身份降了,待遇却不能降。坐骑最坏也得奔驰的,吃饭起码得五星级的,住宿要和外国总统平齐的。吃紧满汉全席,住逍遥别墅,养娇媚情人,享古代帝王之艳福。洗浴按摩,喝酒唱歌,旅游观光,欧洲南洋,一切花销有人偿。君看日子多么爽,让人能不感谢党?
古人云:人固有一死,有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即使这官死了,他也可以骄傲的说,该得到的都得到了,该享受的也享受了,此生无憾矣。身为革命军人,都免不了要火葬,一个骨灰盒而已。但最终还是要讲待遇的。丧礼的规格,追悼会的隆重,以及墓地之好坏。自然不能与平头百姓等同。这叫此时无“棺”胜有“官”!
棺有二怕,怕水怕火,官有二忌,忌贪婪,忌弄权。好官人人敬仰,劣官遗臭千古。不管好官坏官,贪官清官,盖棺论定之后,后人自有公论。古代有史官书史,由皇帝赐谥号,百年之后,多少人难逃骂名?没有了棺——今天的官们还忌惮个鸟!
只是老百姓们不知道——当代是否有一个真正有效的官员评价机制?
-全文完-
▷ 进入饥渴的骆驼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