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日出
或多或少的时候,我们都会不经意的看到日出景观,也许你没有闲暇的时光去欣赏,总是用那匆匆的脚步前行。
有些人为了看日出,经常要早起。譬如像巴金一样的文学大家,为了看日出不惜连着几个清晨早起,静静地等待着太阳之神的降临。如果没有这样的耐心,恐怕像《海上日出》的好文章就无缘和现在的小学生见面了。
因为教学的缘故,老早就接触过有关日出的课文,印象最深的是两篇描写日出的美文《海上日出》和《泰山日出》。
同是日出之景,却在作家的妙笔之下,开出姿态各异却都令文人拍手叫绝的太阳之花。
一个是在海上,一个是在山顶,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视角,却透过作家独特的体验,把灿烂夺目的日出景象跃然纸上。不论现在的文人如何去盲从描写,都无法超越前人的笔墨。
更何况我,一个极其普通的教书匠,更是倾其所有的华丽词藻也不能抵达名家著作的境界。只是,一次偶然的遇见,不早也不晚,却目睹了城市日出的平凡景象。
说它平凡,一点也不假,因为它每天都在东方悠然地升起,在西方又黯然地落下,一日不曾间断过。也许你会说,此时的日出和海上的、泰山顶上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是啊,本应该没有不同的,但是在不同的环境看日出往往给人不同的感受,于是,赞美的心声又是多么的不同!
那个偶然的清晨,大约五点多,我坐在楼下的石板上,独自享受这份安宁。四周静悄悄的,只有新栽的却叫不上名字的小树,在晨风的吹拂下,发出簌簌的声响,如同给静寂的大地播放一支晨曲,轻轻的唤着花红柳绿,醒来……
很随意地遥望着远处,那阳台上早开的小花跳入我的视线,嫩红嫩红的,格外亮眼,即使看不到花瓣儿上的露珠。看着探出防护窗栏的小花儿,不由得想到了季羡林老先生所讲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这句话,感觉很亲切。
夏日的太阳果然是勤劳的,它早早的升到了地平线上。当我举目,把视线转移到眼前的六层高楼,我清清楚楚地看到,在楼与楼的夹缝间,那深红的圆东西如释重负似的悬在高空,一如洒脱的千里驹,高傲中带着不可逾越的魔力。
旁边没有云,只有淡蓝的天空衬托着太阳的容颜,而那容颜越发红得耀眼。
只一低头的空隙,再看时,那深红的圆东西同样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向周围放射出去,整个太阳被罩上了一层橘红的光晕,而那耀眼的容颜,却刺着我的眼,再也无法看得清。
清晨的风很凉,拂过我的全身,但我却不觉得冷,因为眼前的太阳把心底的所有寒意都驱赶得无影无踪了。
这只是一次偶然,让我欣赏到了城市的日出,虽然没有海上日出的磅礴的气势,也没有泰山日出迸发的热情。它就是自然而然的升起,同样经历那每一次的挣扎与跳跃,直到最后高高地悬在天空中,带给人们所需要的温暖与关怀。
或者说,正是这样的平凡才赋予了生活的真实,城市的日出到处可见,不知每一个匆忙的过客有没有留心注意过它?一如我们的人生,往往在不经意之中,一切的风华都被消磨殆尽了。
-全文完-
▷ 进入兰心若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