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杨宓的新作《爱的天空》
每一部小说都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智慧,每一部作品都蕴涵着一定的思维与思索,那些文字要表达的是什么,想要告诉人们什么,又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这,也许就是现实题材小说应该回答的首要问题。
杨宓的新作《爱的天空》就是一部取材于生活,反映当代社会人们之间的友情、亲情和爱情的长篇都市情感小说,会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
“给小说取名《爱的天空》就是想表示我的小说中所有的人都是心怀博爱、善良,小说中没有恶,只有偶然的错,而且每一个人物都尽量塑造成完美的。”
作家对笔者说的一番话已经道出了自己创作《爱的天空》的真正意图:“要表现人性的美,表现现代中国人仍旧保持的中华民族理性的美德,人物要从形象到思想都要力求致美致善的。”
把杨宓的《爱的天空》称作是都市情感小说,主要是基于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和故事都发生在成都——这个中国西南最大的城市。由于成都是《爱的天空》故事的发生之地,笔者要解读的小说的精神气质与这个故事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关于这个城市笔者也就想多留几行文字了。
成都自古为西南重镇,三国时为蜀汉国都,五代十国时为前蜀、后蜀都城,文化遗存丰富,2300多年建城史。秦汉以来,成都就以农业、手工业兴盛和文化发达著称,历代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汉代成都与洛阳等并列为五大都会之一。唐代商贸繁荣,与扬州齐名,称为"扬一益(成都)二"。宋代成都印刷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就是成都。杜甫的著名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生动地描绘了成都当时作为长江上游重镇和西南经济文化中心商贾如云、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
现代成都秉承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开放的胸怀,它是亲切的,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那种味道的城市。在这个市民的、平和的城市,提供、创造、产出了这样一种平民化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一个城市所独有的魅力:平和、浪漫、宽容,“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进得来、住得下、不想走”的温润感,正适合一群都市男女演绎他们的爱情故事。因此,作家选择了这样一个地方开展故事,承载作家欲宣扬的中国文化精神是再恰当不过了。
小说围绕李玫和丁伦夫妻与洛波、海伦、洛薇之间的纷繁复杂的友情和爱情展开,并不惜笔墨向人们描述了李玫与洛波、李岚与洛波、李岚与郭钏、洛薇和洛波这些都市男女之间的情感纠缠,对丁伦和海伦、丁伦和王艺之间情感与友谊的讲述,从而揭示了现代生活中存在的几种典型纷杂的人际关系。
既然是情感小说,当然离不开“情”这个主题,就像大多关于情感的小说一般都以爱情为主题,而《爱的天空》却把这个“情”进一步延伸,它所表述的不仅仅局限于爱情,同时还在向人们述说亲情和友情,而在我们周围,爱情、亲情和友情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男女之间的友情可以升华为爱情,婚姻中的爱情所包含的亲情,人们之间的友情当然也可能成为亲情。几对男女之间以错综复杂爱情、亲情和友情互相交织为内容的《爱的天空》就比单纯描述爱情的言情小说当然增加了难度,搞不好就会黑豆搅麻豆,乱成一锅粥了。
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叙事格局下,作家杨宓如何处理小说的结构呢?看过《爱的天空》后,读者不难发现,这篇小说是用平实而淳朴的语言把各种情感放在了一个浓缩了的生活圈去写的。小说以三个女人:美丽智慧的李玫、活泼可爱的藏族姑娘洛薇、青春靓丽的时尚姑娘李岚,搭起一个戏台,加上归国投资的商界精英丁伦、豪爽英俊的洛波为主线,以美丽的青藏高原、时尚的都市为背景,把代表友谊的杜小枫和沈达夫妻,以及郭钏、王艺、海伦、俐俐等性格鲜明的人物一一请上了这个舞台,展示出一出出都市情感的戏中戏。
当然,《爱的天空》重点是要突出爱情,现实中已经很少有人们所期望的那种爱情了,爱情的情感里面搀杂了很多世俗的东西,让人无奈!那么这部作品要告诉人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呢?我们不妨先看看作者对于现实爱情的看法。
正如作家在后记中写道:“现实社会中,由于拜金主义盛行,人们变得浮躁和势力,金钱和地位左右着人们的婚姻,爱情似乎离我们远去。以爱情为基础跨越金钱门第的婚姻成为异类,也多成为人们精神层面上的追求。”作家要通过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揭示爱情故事背后的关于道德,关于伦理,关于人性的一些东西。”杨宓要通过他的小说“折射出的宽容和博爱。”这就是要读者通过阅读,领会作家所要表达的是中国儒家学说所倡导的要义了。
确实如此,现代中国人的婚姻已经由于世俗的物质利益异化,纯粹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成为人们可望不可及的空中楼阁的感叹。社会上爱情和婚姻状态的混沌,使具有社会责任心的作家,意识到已经到了必须用作品来对社会的爱情异象进行思索和引导的时候。杨宓自觉的担当起这份责任,叙述着现代的爱情故事,向读者传递着纯中国的爱情和婚姻观,召唤人们灵魂中的善良、友爱、宽容、美好的品质,展现了中国式情感中克制自我的理性光辉。因此,《爱的天空》是一部中国式爱情的情感小说。
《爱的天空》从标题就可以看出一种中国式的爱情故事,其蕴涵了弘道传义的中国文化特色。
现代人情感的苍白和脆弱实在承受不住真正的爱情,人性的放荡和贪欲是让人不会拥有真爱的,那么,还有爱情吗?小说的回答是肯定的!真正的爱情是不需要形式,更无须讨价还价的,它是一种无言的爱,一种宽容,一种内心的自律,一种对原始的动物的欲望的克制,一种对诱惑的抵御,虽然这些可能预示着悲壮的凄美。小说中李玫、丁伦、洛波、李岚几个主人公的爱情,通过他们感情的纠葛来反映社会现实中平凡的中国人骨髓里仍旧深埋的中国文化的遗传基因!
谈到中国文化,我们必然谈到儒学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的重要影响。孔孟儒家重视对家庭、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和义务,把个人价值置于社会价值之中,提倡“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以“立德”作为理想人格的第一标准,所形成的讲究克除私欲的自律精神,见利思义的义利观,敬老尊贤、抚幼长善、孝亲敬友的人伦道德观念,两千多年以来儒家的这种人生价值观,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和社会实践,已深深的溶入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心里素质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爱的天空》里我们可以反反复复的从不同人物面对爱情、面对欲望、面对利益时,体味这种在现代中国人潜在民族共同的特质是怎样战胜外来的欲望放纵的。这对于现今某些一味的自我感观的刺激的描写的激情小说不能不说是一种警视。
笔者在阅读中总是想到一个词:战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战争;诱惑与克制的战争。
读杨宓的《爱的天空》不断的唤醒着我们内心深处那些民族的、中国的,被现代工业文明所掩饰了的文化心里特质,那就是,作家创作小说的根源和动机来自这种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儒家文化的原型。
一欲无度者,其心无度
《爱的天空》言爱、言欲,却贯穿了中国人对于二者的富余辨证的思想智慧。这样的智慧来源于儒家的正情节欲的学说。
人不仅是一个有理性的个体,更是情感动物的精灵。林语堂先生在其《生活的艺术》中说:“如果我们没有‘情’,我们便没有人生的出发点。情是生命的灵魂。”“没有情的灵魂是不可能的。”
儒家认为人情其中包含了爱和欲,爱和欲是不学而能的。人的情感与本性与生俱来,情感为个人的欲望所指使,往往随情而生,随意而动。在人生的整个过程中,个人情感的是一种感知的体验,具有更多的个人因素,容易与整个他人世界相冲突。因此,儒学总是崇尚于致善这一生命意义的高度,对人生情感“正情节欲”。即是,将人的情感规正到合乎“仁德”的德善道之上,尽力克制仁德欲望,使其制约在一定德的道德规范之中,合乎性善本能的要求。
爱和欲,是出自于某种生活境遇所感而产生的生命情感,归根到底是产生于一种生命的欲望。对于有着中国文化的人来说,一个具有道德品性的人是不可能把追求感官的满足当成人性的必然趋使的,在中国人眼里,君子所追求的一定是仁、义、礼、智。正是如此,杨宓不但在小说中为我们塑造了传统的中国君子群像,也融入了自己对待这二者的思考。
洛波,一个来自雪域高原,英俊豪情的援藏人后代,秉承了父母乐于助人,不畏牺牲的精神的血性汉子,他勇于牺牲自我,面对来自异性的诱惑,不断的克制自己欲望的冲动,使自我的生命情感得到升华。
在小说中,洛波之于李玫,马背上李玫的身躯的贴近所引起的躁动,露天温泉边李玫引起的晕眩,洛波动心动情,但没有逾越,只是作为男人的本能的心里感受,隐然义心他爱上李玫,但,到成都得知李玫已经是他人之妇,洛波痛苦的停止了对爱情的追逐;
洛波之于李岚,他抗拒着来自李岚火热的表达,面对李岚浴后的身躯,洛波原始的欲望也曾冲动而相吻,但是,他想到对于李玫的爱,如果接受李岚将是不负责任的举动,理智和中国男人的仁义思想战胜了欲望。
洛波遭遇了都市白领俐俐、富婆戴菲,这些情感放纵的女子性的诱惑,最后,本能欲望虽然一次次被外部的诱惑激发,思想深处的德善却是抵御动物性欲望的防火墙,使洛波的人格渐得完善。
尽管洛波不止一次受到李玫的冷语,受到丁伦的白眼,然而,在被误认为拐卖李玫的孩子而被拘留时,不顾自己的冤情,而是宁可遭受牢狱之灾,也不愿意暴露孩子是自己与李玫所生,说出李玫和丁伦夫妻的难言之隐,致他们于难堪的境地。洛波的这种爱已经超越了男女之间的肉体的性爱之欢,是舍我其谁的纯粹之爱,无私的大爱,奉献的是人世间珍贵的情。
作家运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洛波在城市欲望中的行走,刻意的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中国式男人的情与欲的战争,讲述了儒家看待生命的辩证法,人的欲望作为人生命属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部去尽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欲无度者,其心无度,中国文化把握了人的欲望本质,作家也从这一理念出发,把握了洛波作为现实人的本质。从而让人物既维护了致善的人生目的,又倡导人们知其欲无度,而尽力节欲,知其心无度,而全力正情的目的。正如王充在《论衡》中所说:“君子则以礼防情,以义割欲,故得循道。”杨宓巧妙的通过跌宕起伏的爱情和欲望的故事把一个典型的中国君子——洛波,呈献给了读者。
洛波和李玫在生死之际,思维迷顿中交合,并且李玫由此生下一子是整部小说的矛盾冲突的焦点,如果作家借用沈达之口,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向丁伦解释,还不足以说服读者相信其君子行为,那么,作家借一个具有藏族神秘意象的老阿妈之口:“他们是无辜的,罪不在他们。”更具有一种中国文化的神话原型:那就是,一切皆是天命。这使得读者更能从中国的视角对于作家竭力塑造的完美的洛波,理解那来自冥冥之中的命运之手的安排,引发读者内心深处的某种同感而忽略这个焦点,却为洛波无言之爱,为其节欲真情而感动。
二爱人不独利,善莫大于恕
对于《爱的天空》中的另一个男主角丁伦的定位,笔者想到了两句儒学的经典言句:“爱人不独利,”“善莫大于恕”。丁伦对于李玫的爱是勿庸置疑的,作为男人,妻子与他人生下孩子,并一直着意隐瞒,不管出自于任何原因,对于丁伦这样从学于西方教育,而在血液骨髓中沉淀了中国文化思想的成功男人而言,其内心所受到的伤害都是可以想象的。
作家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爱恨分明的丁伦,小说描写浓墨重彩的描写了丁伦由怨恨到宽恕的情感历程,目的就是在于引领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伦理道德,大爱大善的思考。因为,博爱和向善的儒家文化“仁爱”思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医治当代社会由于工业化和技术至上而带来的人们关于婚姻、家庭、爱情和事业多方面的思想迷失,作家想要激发人们保持善心,自然无为,去掉人为的争斗和私欲,整个社会能够和谐健康的发展。
所以,丁伦对于李玫、洛波走过了一个怨恨走向宽恕的情感历程。为了证明洛波不是人贩子,丁伦把一个男人难以启齿的隐私决然地公之于众;所以,当丁伦遭遇了拥有作为男人尊严的痛苦,而且必须要隐忍于心的这种际遇,他才会对一直默爱自己曾经主动示爱而自己又将之拒绝的海伦脱口说出:“海伦,我需要你!”做出意欲放纵自我欲望的举动,这是人在痛苦、迷茫中的自然反应。但是,海伦的一记耳光和诚恳的劝慰:“丁伦,如果这样你就再也找不会李玫的爱。”使丁伦可以及时终止疯狂,并为自己的失控感到惭愧;所以,在商场上,丁伦和王艺既是竞争对手,又是知心好友,他们从残酷的商战对手走向真诚的合作伙伴。
爱和恨是人生命过程中不断生成、发生着的最大迷惑,是人生情感世界中最主要的、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人的生命从始到终都是在爱恨的情感交织中度过的,爱什么?恨什么?怎样爱?怎样恨?不仅困扰着每个人的一生,甚至于在人一世也说不清道不明。现实生活中,人们凭什么去爱,凭什么去恨,往往由自己的生活境遇的感受不同而决定,这是依据个人心理体验而存在的,是一种个性特征突出的生命情感。
因此,可以看出儒家学说在人生的观念中,从来就没有回避爱和恨的情感问题。从整体上看,儒学力求于将个人的爱与恨,通过至仁至善的生命内涵的展示而上升为一切仁的生命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讲,爱和恨不仅是情感问题了,而是一个人的行为表现。通过《爱的天空》中的丁伦,作家不仅自己作出了思考,而且向读者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希望通过爱,构建让人身心完善发展的美好世界;通过恨,希望清楚一切使人身心受到可能性伤害的行为事件。
恨的终极是唤醒人的爱,通过爱去实现人生的最高的至善境界。爱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仁的中心,有爱则仁,具爱则具仁。丁伦做到了,所以他感动着周边的人们,感动着读者。作家的娓娓讲述,春风化雨般的对我们进行了一场国学的关于“仁爱”教育。
如果说丁伦和妻子李玫的和好是爱,那么,对洛波的谅解,则是善。清代曾国藩在其家书中曾经有一句名言:“善莫大于恕。”儒学认为,一个人品性中最完美、最善良的本性都不可长超越于这一至高的境界。
因此,我们看到丁伦的宽容、看到李岚对于洛波是爱遭拒绝后还在竭力帮助洛波、看到海伦虽然爱情失意,仍然帮助自己的“情敌”李玫;看到王艺在土地拍卖中败于丁伦,却最终与丁伦握手言欢,同意进行的商业合作,成为商业合作的伙伴;看到洛薇得知洛波和李玫的关系后,仍旧把象征爱情的腰带送给洛波••••••。
《爱的天空》演绎出人生品质的至高境界:宽容,至善。而读者,也让读者其中领悟到中国式的大爱、大善,并做出自己精神的选择:从物欲中回归,让仁爱的光辉照亮我们的心灵之旅。
正因为如此,尽管小说中不乏多处涉及男女性爱的描写,情欲的诱惑,但是,这些文字只是文学艺术表现显示生活的一种手段,是有别于那些用描写感官刺激,身体写作以博取发行畅销的“很黄,很暴力”的激情小说的;由此,我们不会感到是泛情和烂情。相反,读者可以人物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中受到人生的启示和理性的召唤。
可以肯定,杨宓在创作《爱的天空》中深谙一个道理:宽容,是儒学至善品质的表现;懂得仁爱才懂得宽容;深知道义,明白礼节就可以去除人的妒忌之心。只要懂得了在生命进程中用宽容之心来调理人自己的情感自流,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由嫉妒产生的对他人、对社会、以及对自己生命的伤害。作家在思考、弘扬这博大的中国人生观。
必须承认,当代现实社会的商业色彩正在与对文学发生着深刻的影响,小说《爱的天空》故事取材于林林总总的现实生活,反映不同性格的中国人对爱情、婚姻、家庭和友情的态度以及其中的情感纠葛,是比较生活化的小说吧。当然,这并不是说这篇小说就是真人真事,它是社会现实生活中一些社会现象的组合、浓缩和反映。作家作为现实的人,面对商业化进程的加速不可能与之绝缘,而且没有哪一个作家不希望自己的作品不得到读者的喜爱,都希望作品畅销,但是,作家的社会责任就是要通过自己的文字反映现实,并给予读者人生的启示,将阅读者的精神世界推向人类文明更高的境界。我们欣喜的看到,杨宓作为作家在文学商业化的今天,没有迷失自我的精神追求,自觉担当了作家的这一责任。《爱的天空》在思想、艺术和畅销所寻求的契合点,是当前文学创作可以借鉴的。
笔者在这部小说中所显现的儒家的思想仅是对《爱的天空》的其中一个视角,也许不同的读者还可以从中解读出不同的含义。“文学是人学”,只要我们从《爱的天空》中,得到对于现实生活的积极做人的启示,那么,作家在创作中所耗费的心血就值得了。
其实,无论是对于正情节欲,还是大爱至善的思想的传递,作家不仅仅是在《爱的天空》中,而是从作家已经出版的散文集《且歌且行》、小说《蓝色子午线》中我们都能不难发现儒家思想对作家创作的影响,不难找到作家的思考的痕迹。但是,作家的新作《爱的天空》更加全面的阐释杨宓的思考,更加表现出作家所追求的思想和艺术的统一。由此,我们也不得不佩服杨宓对中国传统文化那种执着的守望,敬重作家那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就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良心!
2008-2-13于雨城
杨宓小介:四川作协会员,著有散文集《且歌且行》、反映企业改制的长篇小说《蓝色子午
线》,新作《爱的天空》即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全文完-
▷ 进入梅香如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