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一封罕见的信引发的感慨wei0201

发表于-2008年02月25日 下午4:00评论-1条

一封罕见的信引发的感慨

魏清

“爸爸、妈妈:

你们好!我最近身体好()一般()不好();学习累()一般()不累();有钱()缺钱()……

亲爱的读者,你们千万不要以为上面的这段文字是什么恶搞笑话,也不是什么智力测验的选择题,这是一封真实的信。

前些日子,我在平面媒体上看到的一位的母亲写给自己孩子的信。信的下面还写了几行附注:孩子,好长时间没有收到你的信。你每天都忙,可能顾不上给家里写信,妈替你写好这封信,你只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括号里画钩寄过来就可以,我和你爸也就放心了。”

读后,我感到震惊,我的心在颤抖、感叹、叹惜,却也深深地被感动。

这封旷古未闻、带有黑色幽默式的母子家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在稀奇得不得了!

我的面前,仿佛出现一位两鬓已经斑白的慈祥母亲,眼睛里噙着泪水,正坐在写字桌旁,戴上老花镜,一笔一划地给自己心爱的孩子写信。这个孩子可能是儿子,也可能是女儿。孩子好长时间没有来信了,甚至连电话也没有往家里打来过。

母亲盼星星,盼月亮地一次又一次地走到家门口的信箱旁,打开信箱,用手在里面仔细地摸索着,一次又一次地失望。终于,柔弱的母亲没有孩子的爸那样顽强,那样深藏着对孩子的爱却又摆出一副冷冰冰的脸,那种不显山,不露水的男子汉常有的气概。母亲实在忍不住,沉不住气,就开始写这封连自己都觉得有些为难的家信了。

如果不是这样一位宅心仁厚的母亲,换成旁人来写这样的信,给人的印象必定是虚假而挖苦的。但是,这是一封浸透着母爱,发自母亲心底默默地呼唤的信,它是那样的真挚,那样地沉重,那样的感人,字里行间渗透出操劳了大半辈子的母亲对孩子长久的思念和牵挂,对孩子的呵护、关心和疼爱,这也是母亲在百般无奈之下迫不得已而做出的举措。

我不知信中呼唤的那个孩子会作何种感想,他(她)也许会感动得泪流满面,惭愧而内疚,立即拿起笔来给母亲写回信,向父母亲问好,道歉,并保证从此以后要经常写信回家;也许,他(她)拆开这封信,一目十行地草草一看,完全无动于衷,甚至怒容满面,很心烦这种罗里八嗦,而又讨厌的话语,认为太伤自已的自尊了,气愤地将信纸撕得粉碎,扔入字纸篓里,照样心安理得地去电脑前聊天或打游戏……

我衷心地希望这孩子是前者,而决不是后者!

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千字文》中有一句话,“夙兴温凊”,讲的是东汉永平年间,有一个叫黄香的人,他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孝顺父母。后来母亲不幸病故,从此黄香对父亲更加孝顺。九岁时,他每天细心地侍奉父亲,尽力让父亲生活得安逸、舒适。夏天,因为天气炎热,黄香就用扇子把父亲的枕席扇凉,然后再让父亲安歇。冬天,天气寒冷,黄香就用自己的体温先把父亲的被窝焐热,然后再请父亲入睡。这也就是《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

现在,作父母亲的早已不会象封建社会那样苛求自己的孩子,他们并不要求自己的孩子象黄香那样尽心尽孝,哪怕孩子只有黄香那样十分之一的孝心,能并不费事地经常写封信或打个电话,父母亲也就心满意足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孩子在外,父母亲哪个不担心,怕他(她)冷着、饿着、累着、病着,衣食住行处处操心,老是惦念着孩子的学习和健康。可是,作孩子的是否经常想到过自己的父母亲吗?为他们担忧过吗?难!有也不很多,尤其是在三、四十岁以前。

每当孩子快过生日时,母亲早早地就想到了,叨念着;可孩子呢,恐怕连父母亲的生日也不曾有意识地去记着过。

最近看到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辈子在土里刨食的农民,有个以优异成绩从医学院外科专业毕业的儿子,几年的上学,上沒了家里所有稍微值钱的所有东西。而儿子混了几年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乡卫生员。父亲为儿子的前途担心、操心,总想为他儿子做点什么。一天,他打听到省城一所医院需要外科医生,便从百里外的农村老家,领着儿子,怀里揣着一壶他认为最金贵的小磨麻油,去给医院领导送礼。只是礼太轻了,轻得微不足道。医院领导说,如果他儿子能做断指再植手术,就可以调进医院里来。老实巴交的父亲顾不得多想,情急之下,一刀剁掉自己的一根手指头,让儿子做手术给医院领导看看……

贫穷的父亲,没有权,没有钱,没有任何能力和资本,只能以这种摧残身体的方式来关爱自己的儿子,为儿子的前途献出自己的手指头……可怜天下父母心哪!

我也是一位父亲,也不乏对自己孩子的关爱,为了孩子的升学、就业的大事,我这样-个自尊心很强,从不愿求人的人,还不是迫不得已扔下面子不顾,低三下四地去求人家。我想,天底下的父母大都有过此种经历的吧!

当我女儿长到谈婚论嫁,该解决终身大事的时候,虽然我这旧脑筋有着过去的旧思想观念,但在女儿找对象的问题上,应该说,我还是够开放的。即便是当今的一代年轻人为自己的婚姻自由自在,从来不把父母的忠告当作一回事,理直气壮、振振有词地喊出“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距离”之类的口号,唱着“因为爱,所以爱”之类的歌曲的时候,面对我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新鲜事物,我也能胸怀大度地去理解、去接受这些年轻人的新思维、新理念。对于准女婿的问题,我要求的标准并不高,诸如事业心、责任心、工资多少、有房沒房、有车无车,家在农村还是城市等等,我均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难得糊涂。但是,有一点,我绝对要坚持到底的——那就是准女婿是否尊敬父母,这是我对乘龙快婿的唯一要求标准。因为在我的潜意识中,一个人千好万好,无论你把他说得怎样地天花乱坠,只要是对父母不孝的人,我就反感,我会大声地说:“这种人,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连自己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还很尊重谁呢?这样的人很难说他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善良的人。我不能对别人提出这一要求,但至少可以对自己女儿定下这个规矩!

当我女儿红着脸,小心谨慎,甚至怀着怕我不答应,而忧心忡忡地向我汇报她的那个他的情况时,我只问了两个问题:“你真心喜欢他吗?”“他平时对他自己的父母亲态度如何?”女儿害羞得难为情地承认了第一个问题;关于第二个问题她说还可以,并举例说明:那次,在火车站,她和他一同去送他的母亲回老家,火车开动之际,他流眼泪了。听完此话,我心中便有了几分把握,当即拍板:准予通过!——女儿笑了。

现在,我的女儿结婚了,也有了一个三岁的儿子。她如今在一所警官学院当讲师。我也希望她将尊敬父母这一悠久的中华美德传授给她的警察学生;并且传给她幼小的儿子。

早些年,我女儿在外地读大学时,让我感到意外的一件事,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当从洋人那里传过来的“父亲节”来临之际,女儿学新潮,曾给我寄过一张简单的明信片,上面写着,祝爸爸身体健康!就是这寥寥可数的几个字,禁不住让我高兴了好几天。因为,看到女儿写的字,仿佛女儿就来到了我的身边,向我问好,对我的孝敬,自然让我满心欢喜,兴奋不已;我也庆幸自己对子女的品德教育是成功的:因为女儿长大了,懂事了,不是那种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的人。他懂得关心人,体贴人,知道挂念父母亲。

我在想,我的感受,对每个当父母亲的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wei0201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心灵苦渡点评:

看来我们这个社会现在该到反思教育的时候了.

文章评论共[1]个
wei0201-评论

谢谢心灵苦渡的点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at:2008年04月04日 清晨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