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会说话的人舌灿莲花、妙语连珠,简直将说话变成一门艺术。不会说话的人俗语云“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来”。这世上“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的人甚为罕见,伶牙利齿、巧舌如簧的倒滔滔皆是。
我家隔壁的张大姐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说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从三楼李老头喜欢穿花裤衩到八楼王教授的胃下垂,从二单元小马新换的女朋友整过容到四单元陈师傅打麻将摸了十三幺兴奋得一夜没睡,从嫦娥一号的发射内幕到美国总统竞选的花边新闻……她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她会一直说到你被一泡尿活活憋死。当然,她是不肯被尿憋死的。所以,听众往往趁其方便之机落荒而逃。《封神演义》中土行孙有“土遁”之术,这些听众的“尿遁”之法亦不逊之。
张大姐这样的废话篓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我也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往往都是从这些废话、屁话、胡话、应酬话、客套话、扯淡话开始的。但是,我难以忍受整天无休止地听这些话、说这些话。而且我还相信,很多人都会因此而累得慌。
我老婆现在经常骂我变哑巴了。从这句话你应该可以判断出我绝对不是个笨嘴拙舌的人。老实说,我应当算作会说话的那一类人。上学的时候还因为口齿伶俐参加演讲比赛得过奖。和老婆谈恋爱那阵子也没少油嘴滑舌说些甜言蜜语。但人过三十,突然觉得没话找话、说些废话、屁话是一件十分无聊的事。当有人和我说起这些话的时候,我就会魂不守舍、呵欠连天。据说,古人用伸懒腰、打呵欠表示逐客之意。宾主清谈,主人忽然起身伸个懒腰或是打个呵欠,客人立即起身告辞。谦谦君子之风,让人好生向往。我打呵欠就没有这样的作用:在领导面前不敢打,领导说话你不给面子打呵欠那还不是不想混了!熟人之前打了,他不仅不告辞还多半要问“精神这么差,昨晚做坏事了吧”!在不熟的人面前打呵欠,人家倒是会起身告辞,不失谦谦君子之风。但出门转过身,人家心里那一句“什么xx玩意儿”肯定是可以预期的。唯一方便的是在家中老婆面前打呵欠,可是,她又会因此而骂你变哑巴了,造成夫妻矛盾,影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家庭。
魏晋之人尚清谈。“正欲清谈闻客至”、“风雨故人来”,据说还是一种颇让人欢喜的境界。依我看来,“清谈”就是“空谈”,说白了就是扯淡。在我的想象中,一个峨冠博带的长髯老头在一幢大房子里无聊地踱来踱去,满肚子的屁话找不到倾诉的对象。此时,仆人忽报客来,“正欲扯淡闻客至”,老头狂喜之中倒履相迎跨出门槛的时候摔了一跤,磕掉了门牙两颗。非是我不敬古人,读读魏晋那段历史,就能够真正理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口号了。
许多人表达自己意思的时候说话总喜欢拐弯抹角,绕一个大圈子才兜到正题上去。据说,这是说话的艺术。比如找人借钱,先从天气说起,说个十分钟八分钟作铺垫。再扯到两人当年的旧事,如同穿过一条裤子分吃过一个馒头之类,使其在温馨回忆中度过一个小时。然后谈到两人近况,恭维对方混的好半个小时,描述自己落魄潦倒半小时,以搏取同情分。最后羞羞答答说出借点钱。照我看来,这种人千万别借钱给他。说个话都拖拖拉拉,怎能指望他还钱的时候干脆利索?少说屁话,开门见山,既不耽误别人的时间,也不耽误自己的时间,爱借不借,爽爽快快,多好!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我这篇东西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屁话。绕了这么大个弯无非是想说——少说屁话,多干实事!听别人说屁话累,自己说屁话也累。因此,就此打住。
-全文完-
▷ 进入失眠的桔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