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商家开业庆典、节日宣传促销,都喜欢请上乐队来助兴,不求艺术欣赏,只图场面热闹,在小县城,这种活动尤其常见。这些乐队往往没有什么名气,也没有多少专业水准,但因为收费低廉,很受商家欢迎。
乐队一般由七八个人组成,主持人(同时也兼唱歌)、音响师、吉它手、鼓手各一人,舞蹈演员两到三人,阵容虽小,但也算五脏俱全,一个人往往要表演好几个节目,一场演出下来也累得声嘶力竭,每人的收入却只有三四十元,也许是为了生存,也许那是他们的一种兴趣爱好,艺术的追求,收入虽少,在台上却丝毫不敢懈怠,舞,得卖力地跳,歌,得用力地喊。
但让一个艺人感到可悲的,不是出场费低,而是没能得到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声。元旦那天,我闲着没事,到街上溜达,就看到这样一幕。
那是一个手机专卖店进行宣传搞促销,临时搭起的简易舞台,陈旧的音响设备,音质很粗,音量却调到最高点,震耳欲聋的音乐声很快就吸引了一群小孩和一大帮观众来看热闹,小孩子挤在最前面,有些干脆就坐在舞台边缘上。艺人们每表演完一个节目,都开口向观众讨掌声,但麻木的人群里有的把手插在裤兜里,有的双手抱胸,就是不肯腾出手来鼓掌,小孩子们在一边打闹着,也顾不上要鼓掌。看到此情此景,我觉得就算节目不好,出于礼貌,也应该给予鼓励性的掌声致谢,就鼓起掌来,原以为在我的带动下其它人也会跟着鼓的,谁知我的掌声居然引来其它观众齐刷刷的注视,鼓掌的我倒成了另类了。我生性害羞,不敢接受众人的行注目礼,只好随大流,也把手放进了口袋里。为了调节现场气氛,艺人们拿出最后的杀手涧:向观众派送礼物。其实只是些不值钱的圆珠笔、餐纸、牙刷之类的东西,但这些礼物已足以刺激观众的神经。台上大喊一声着:“想要礼物的请鼓掌!”台下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当天的礼物是一瓶玻璃瓶装的润肤霜,观众们以为这下有大便宜可捡了,一下子全部人挤到台前,鼓掌鼓得更加来劲,嘴里还大喊大叫着,小孩子干脆跳上舞台,伸手向艺人讨,有的甚至想从艺人手中把礼物硬抢过来,面对来势汹汹的“热情”观众,艺人只好迅速把礼物抛到台下,台下立即乱作一团,蜂涌着扑向礼物。由于玻璃瓶太滑,一个高个子用手接了接不住,就砸在了一个小孩子头上,然后落到地上,一大群民工又挤过去,小孩子们被挤得哇哇直叫,我正想看看谁是幸运者,透过缝隙却看到,玻璃瓶已经碎在地上。民工们遗憾地散去,期待着下一个礼物。被砸到头的小孩子摸着头哭了起来。台上的人忘情地唱着舞着,刺耳的音乐声淹没了小孩的哭叫,没人理会。我担心这样下去会造成更多的人受伤,就跑到后台制止他们,他们最终只接受了我的部分意见,不再派送玻璃瓶装的润肤霜,改送了其它的东西。但始终还是要靠礼物来吸引观众,来赢得观众的掌声。
街头艺人的做法固然可悲,但更可悲的还是观众的冷漠,如果现场观众能自觉报以掌声,还用得着演员们开口去讨吗?还用得着扔玻璃瓶来索要喝彩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掌声变得这么吝啬,中央电视台一直在播关于掌声的公益广告,我想这则广告的意思已经在提醒人民,作为观众,该鼓掌时还是要适时地鼓起掌来,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但愿这则公益广告能让文明的掌声响起来。
-全文完-
▷ 进入盈君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