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每临近春节,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古老的传统节日便成为人们颇有争议的话题,不少人在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过年没啥意思!”甚至有人提议“取消春节别过年”。但也有人为了保卫春节在奔走呼号,去年就有一位大学教授写了《保卫春节宣言》一文,引发网络大争论。
同时,每到春节,就会看到十分矛盾的场景,很多人尽管嘴里抱怨“过春节没意思”,在行动上满不是“没意思”,而是兴奋地积极地购买回家的年货。
传统的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其文化内涵深厚而丰富多彩。近年来,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国很多传统节日的边缘化,“中国式圣诞夜”的狂欢,韩国“端午祭”申遗的成功,的确引起中国有识之士的忧患意识。
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节日在国人心目中真的就坚冰一块无动于衷了吗?甚至于要把它取消!
(一)春节情结
看看每年的春运吧,数千万民工、学生、游子,这浩浩荡荡庞大的人流涌向汽车站、火车站和机场,不怕长途跋涉,不怕旅途劳顿,不怕票价昂贵,这些归心似箭的异乡客,他(她)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快快回家,与家人团聚过年!
家,是个什么概念?家里有什么等着你?亲情。永远不能忘怀、永远不能割舍的父子、母女、兄弟姐妹的亲情。
这是无声的召唤,看不见的召唤——春节,在召唤着远在千里万里之外的游子归来!这是何等暖人心肺的召唤!是何等融融亲情的召唤!是银发苍苍的爷爷奶奶在召唤,是两鬓斑白的痴心父母在召唤,是望眼欲穿的子女在召唤,是青春年少的娇妻在召唤,是中国所有待在老家的亲人在召唤!
这就是中国数千年传承下来的春节情结,是华夏文明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有这样一个凝聚亲情、凝聚人心的节日吗?有这样一个远隔千山万水也要赶回家来吃一顿“饭”的节日吗?大年三十这顿饭意义非比寻常,全国13亿人民赋于这顿饭同一的意义——团年饭。
笔者有个朋友在南国花城,他有令人羡慕的事业,有舒适的高层住宅,他在那里想什么就有什么。一到过年,总是携妻将子乘飞机,转火车,冒着凛冽寒风改坐冒黑烟的农用拖拉机,然后再走二三里山路,才回到朝思暮想的老家,而且一定要赶在年夜饭之前到家。那个家没有电视,没有空调,没有席梦思,也没有淋浴的卫生间;可那个家充满着快乐充满着温暖,充满着笑声欢语。爱情面对诱惑能背叛,友情面对利益会破裂,只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亲情比铁硬比钢坚。
鼠年的春节前夕遭遇到半个多世纪所没有的暴风雪袭击,断电断水,交通瘫痪,滞留在各地车站、机场的旅客数十万,政府号召返乡旅客就地过年,很多人退了票回到原单位。就在除夕前两天,天气好转,交通恢复正常,那些退了票的民工、学生、白领有不少重新买票赶赴家乡。
千里万里,有钱冇钱,回家过年。就是这些每年春运时在车站、在机场汹涌着的回乡流承载着这个民族最为质朴的对“年”的温情表达。
(二)怎样看待春节
有人说:“过年不就是吃喝玩乐吗?现在有钱了,哪天都可以吃喝玩乐,何必要等到过年!”有人说:“等过年不就等那几天假期,好痛痛快快玩一下。”有人说:“过年开销太大,要花费两个月的工资,不堪负担!”有人说:“开心就成,过不过年无所谓!”……总之,年味淡了,没有意思。如果是抱着这种心态来过年,过年当然就没有什么意思。换句话说,丧失了过年的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够通过漫长的时空隧道而流传下来,肯定是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的,对我们这个农耕民族来说,春节是一年复始的标志,春节中很多仪式、禁忌,都有它固有的内涵。时至今日,有些带有封建性的如祭天地祭神等活动都被取消,连祭租都省略了,晚辈向长辈拜年也只剩下个形式,而它的重要内涵,是对长幼关系的一种重新确证,社会伦理关系的重新确证。只有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保持至今,但意义已完全变质,成为人际交往的世俗化、功利化的工具。春节那些仪式也被人们渐渐摈弃,剩下来的就只有吃喝打牌玩乐,在春晚荧屏前边看边骂了。
中国传统节日被冷落,实质是中国传统文化被冷落,一个对自己固有的文明和传统缺乏自信以致于鄙视的人,是不可能领悟到传统节日的意义?也找不到其中的情趣的。对数千年民族心理积淀的传统和习俗不抱敬畏之心,以移风易俗和革新之名任意荡涤,不啻是自断租先的血脉。从这个意义上讲,保卫、尊重、敬畏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就是保卫、尊重、敬畏作为中国人的我们自己。
(三)尊重文化选择
这几年,“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洋节在中国大行其道,异常火爆。反观中国节日的倍受冷落,文化界人士首先打出“保卫春节”的口号,接着又有人喊出“反对情人节”的声音。洋节东渐,势不可挡,大有“西风压倒东风”之势。一些“文化卫道士”感到痛心疾首也能理解。其实,对洋节的红火,大可不必如此担忧,中国传统节日绝不会被洋节所吞没。
国人(绝大多数是青少年)对洋节的热捧,并非如有些人说的崇洋,过洋节也是经过理性的选择,为何“万圣节”遭到排斥?“愚人节”也不受欢迎。因前者是个鬼节,后者愚弄人,有悖国人的信仰与自尊。
节日是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非教徒的国人对圣诞节如此狂热,很大原因是认可了这个洋节里的文化理念,如耶酥基督的悲悯、牺牲和慈善的爱;又如情人节,年青恋人互送玫瑰,非常张扬地表达热烈的爱情;而母亲节更切合中国的“百善孝为先”的理念,子女们通过节日送点礼物来表达对母亲的孝心。当然,也不排除西方的文化艺术产品大量输入,对洋节起到了普及和示范作用。
相比之下,洋节无不突出个人的作用,是个性文化的体现,每个节日的主题表达得非常明确,爱就是爱,孝就是孝,公开透明。中国传统节日不论是春节,还是中秋节、元宵节,主题就是一个:团圆。只体现出家族的集体意味,模糊了个体的情愫。中国传统节日是集体文化意识,这正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中国文化的特征是平衡性、整一性、封闭性和守常性;西方文化的特征是激进性、个体性、开放性和吸收性,两者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洋节的兴起也和商业利益相伴,媒体也对洋节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洋节的勃兴,并不能说明它能持久立足,生活在非基督教文化氛围中的中国人,尽可以仿效洋人过洋节,但无论如何也不会浸染上虔诚的宗教意识,正象那首歌所唱的:“洋装虽然穿在身,但心依然是中国心”。
如何来保卫中国的传统节日,笔者认为,只有国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恢复自信的时候,中国的传统节日才能发挥出强劲旺盛的生命力。(2008·2·14·)
-全文完-
▷ 进入康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