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最近就房价问题发表了看法:总的原则是既要防止房价过高过快上涨,也要防止过快过猛下降。不希望大涨就是小涨,不希望大跌就是小跌,涨涨跌跌维持在一个高位上,此乃真是一个不偏不倚的房价中庸之道。
看不懂,也听不懂此话是何意思?谁都知道中国的房价早就涨昏了头,已经到了失去理性的地步了。就连万科的掌门人王石都在惊呼:“过去的2007年,市场拿地的这种预期的疯狂,这种价格的疯涨,这种消费者的这种焦虑的心态啊,我觉得没有比用心惊肉跳更好的词来形容了。”造房人都这样想,而购房人却还是乐此不疲地推动着房价节节攀升。
房价与收入比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房地产泡沫的指标之一。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发达国家的房价收入比一般在1·8-5·5倍之间,发展中国家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在3-6倍之间。根据万科的计算,目前中国的城镇居民的房价收入比达到了8·3。这是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收入的60%是用在归还贷款上。如果一个人要用人生的一半时间去归还贷款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这一切的保证前提是几十年里不要有大灾大难。
房价高涨已经到了非理性的地步,投资的,自住的,有钱的,没钱的都涌进了房子的大潮中。房价离人民越来越远,怨声离人民越来越近。
各项调控的出台就是为了能进一步抑制高昂的房价,让老百姓能买上属于自己的房子。建设部的一席话的弦外之音似乎是在维护一个高房价的现实,这样的高房价是合理的!也许中国的房价并不需要降下来,这样就能维护诸多的利益集团了。房价高,有地价高的因素,而批地的权利又在各级地方政府手里,有地就有钱了。房价高,有开发商的暴利,到现在为止谁也没有看到过正式的成本是多少,倒看到一批批开发商走进了福布斯名人富豪排行榜了。
这样的房价中庸之道其实并不中庸,也正中了有一些利益集团的下怀。不要大涨不要大跌的经济,世界上有吗?大涨早就大涨过了,却来个请不要大跌,是何道理呢?老百姓能买到便宜的住房,并不是老百姓占了便宜,这是人的权利之一。我们的政策从一开始就步入了不公平的状态,把所有的人一咕噜推进到了市场经济,而政府的责任一推了之才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
王石先生说的这句话却是中肯的,他说:“现在的很多城市的房价,已经超出了购买者的购买力。”请建设部的大人注意这句话的分量,也许现在就有70%的人买不起房子了。还要采取如此不偏不倚的房价政策吗?高了就是高了,回归应该是属于正常的,没有什么吃亏占便宜的事情。投机本身就是一桩有风险的买卖,并不需要刻意加以庇护。
高房价降下来,绝对对中国的经济带来好处。让更多的人从高房价中解脱出来,来增加消费。从以下的数据就可以明了:中国居民的消费率是38·2%,而世界平均消费率是78—79%。中国居民平均房价收入比是一比十,世界平均房价收入比是一比五。两项一对照,中国经济问题的症结就暴露出来,是高得离谱的房价将中国居民的财富搜刮一空,还拿什么去消费呢?所以中国人的消费率创下了历史新低。有专家预测中国房价每下降一个点,将为市场一年增加100亿以上的消费,而中国房价从2007年综合平均价位上,至少有30%以上的下降空间,也就是说,只要中国房价下降30%,中国市场一年将增加3000亿的消费总额,中国经济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中国民众也从此能过上好日子。
老百姓正在被高房价忽悠着不知所措,此番的“中庸”之道又在继续忽悠着老百姓,让人深感迷糊。跌多少不是大跌呢?涨多少不是大涨呢?我看只有一个标准:让大多数人都能买的起房子时,当一部分真正买不起却都有房子时,那才是最合理标准,才是最合理之道!
2008年2月14日上海
-全文完-
▷ 进入咖啡茶1234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