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看相”
魏清
“看相”是人们对“相面”的俗称,精通相术的人,通过观察人的相貌,便可知晓其过去,而且还能预测其未来。
至今,在不少城市的街头巷尾仍然有看相的。但这些人之中,大多只懂点皮气,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完全是靠三寸不烂之舌混饭吃,并不是正宗的相面。因此,世人大都不屑一顾。
几年前,我回湖南探亲,返程的那天,在株州火车站里候车。因为离上车的时间还早,我便走出车站,在附近的街道上瞎逛。
溜达至一个巷口,见一戴眼镜的中年男子坐在小板凳上,穿着还可以,只是显得有些脏,两眼目光呆滞,望着前面,身旁摆放着的一张白布,上面勾画着一幅标有人的面额十三部位的称呼和定位图,下面写着“麻衣相法”几个大字,——一望便知是摆摊看相的。
我站在旁边观看起来。稍久,“眼镜”忽然感到有人,抬头朝我看了看,忙着招呼:
“我看先生的相,三停均称,神清气爽,相貌不俗,看看吧!”
我打量他,问:“看一次相要多少钱?”
“不多,十元,一包烟的钱。”
“你一天赚得到好多钱?”
“平时冒得什么生意,顶多赚三、四十元。”
我又认真地端详他的面容,黑中带黄,额头狹窄,皮肤紧绷,前额上端还有一明显的疤痕,眼晴无神,两颊无肉,下巴尖而后缩,手里不停地摆弄着一把新的玩具手枪。
我对他说:“我看你还算本分,不是那种奸诈、狡猾之人。——但你的命不大好啊!幼年生活很苦,父母早亡,十五、六岁那年遭了一次大难,现在你老婆又离开了,一个大男人,回家还得带崽伢子,也难为你了。”
他一听,惊诧地一下子站了起来,以为遇到了高人,赶忙道歉:
“我眼神不好,不知高低,班门弄斧,多有得罪,请先生指教。”
“不要这样客气,相面只是我的业余爱好。”我微微一笑。
“哪里,哪里,先生过谦了,佩服佩服!”
“眼镜”似乎遇到知音,找到了说话的机会,还沒等我继续问,他便老实巴交地主动向我讲起他的身世:他家住农村,家境贫寒,六岁丧母,父亲种田,得了大肚子病,无钱治病,死了。十五岁时,有次贪玩,爬到树上去掏鸟窝,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额头跌破了,眼睛也受了伤。他读完初中就辍学了……后来拜师学艺,学会了看相,于是,常在此地摆摊,勉勉强强混口饭吃。去年,他老婆与别人好上了,嫌他穷,说他冒得出息,攀了高枝,跟着别人跑了,留下个细伢子,五岁了……说得黯然神伤。
当时,我本无心在他面前显露自己的相面术,也并非有意逞强好胜,只是无聊之中想打发这候车的时光,顺便试试自己的业余爱好,检验一下这门功夫究竟学到家了没有。
临走,我劝他几句:这碗开口饭不好吃,现在也不时兴了,还是做点小本生意比这强。他点头称是。
要说我国的相面,由来已久,渊远流长,大概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早在《史记》一书中,就有关于相面的故事。在该书的<高祖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吕公曰:臣少好相,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
高祖姓刘,名邦,字季,为人豁达,性恪豪放,此时尚未发迹,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吕公在沛县县令家作客,偶然见到刘季,不由大吃一惊,观其貌贵不可言,有帝王之相,遂将女儿许配给他。吕公的老婆大为恼火,很不满意,对吕公发脾气:“起初你常想让女儿出人头地,要把她嫁给贵人。沛县县令与你交往甚深,他来求婚,你都回绝了。今天怎么倒随随便便将女儿许配给这样一个刘季呢?”吕公说:“你们女人家懂什么!”后来,刘季果然当了皇帝,吕公的女儿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吕后。
由此看来,相法真是利害,竟有这样大的能耐,实在令人惊叹!
可是,如今只要一谈起看相,很多人都嗤之以鼻,认为是封建残余,是迷信,荒谬得很;有的甚至持鄙视的观点,说它是骗人的,扰乱民心,是糟粕,应予摒弃。
果真如此吗?非也!此种说法未免太偏颇,太武断,也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真正潜心钻研相学知识的人,决不是那种打着看相的幌子、到处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而是专门研究社会科学中民俗、民风课题的学者。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存在就是合理的。”也有人将这句话翻译成“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现实中所存在的,既然留存下来,就是合符逻辑、合符规律的,总是有道理的。这里的合理当然并非是一定合法,
“面相学”也是一门古老而悠久的学科,它综合了人类统计学、进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诸多理论,通过分析、研究、判断,产生出客观结果来,用以指点人、劝告人。
自古至今,一直有人相信看相,问问吉凶祸福,测测个人前程;有的企业公司也信这个,在招聘、用人、找投资者,预测员工的能力时,他们便会借助相法来作为参考。不论个人和单位,都很想从面相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和结果,去知道过去曾发生的事情,推测出未来……
看相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自然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也说明,相面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我们老祖宗在研究人的面部特征过程中,长期积累留下的经验和学问。这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华夏文明,本应该首先继承,然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再发扬光大才是,岂可将其视为垃圾,轻言丢弃呢!
只不过是,现在真正以探讨学问的态度来从事相法研究的人,实在太少了!
相面决不是迷信,它是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也是一门自古传承下来的科学和艺术。
从我国出土的西周以前的甲骨文上,从古老的《易经》上,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了相面术,并以此来了解自己或别人的过去和将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在文化、经济发达的港、澳、台地区,甚至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流行看相术,连以前美国总统里根执政时,也有专门的看相术士。
应该说,从平头百姓、山野村夫,直至政界要人、达官显贵,不少人都承认“相面”这一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常常会听到人们说,“他看起来很忠厚。”“我不喜欢他的眼神。”“这个人一脸的凶相。”这些说法也属于看相,当然,只不过是第六官感,算不上专业而己。
生活中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当人们走进超市挑选苹果时,总会先看看苹果的品种怎么样,个头大不大,颜色好不好,长得匀不匀称,有无破损腐烂的地方,——这就是给苹果“看相”。一般选上来的,总会比未经挑选的好。
众所周知,森林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世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面孔。
人的长相不同,它们所代表的性格、气质、行为、作风、结果便会绝然不同。例如:两个人,他们都长着一双大眼睛,结果却不一样。一个是水灵灵的,聪明机敏;另一个木瞪瞪的,愚笨迟钝。心地善良的人,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心性险恶的人,一脸横肉,目露凶光……
这些都是大家公认的,也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得到的,而且凭直觉往往也判断得八、九不离十。自然,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虽然,相面并非百分之百地准确,也有形相与心相不一的时候,但大体还是可以了解一个人的。
倘若给人看相,要看一个人是否富贵,何以看得出来呢?
相法上有说法:“天庭欲起司空平,中正广阔印堂清;山根不断处年寿,准头齐圆人中正;口如四字承浆阔,地阁朝归全库应。”这就是富贵相,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相法上将人的脸分为上停、中停、下停,即天、人、地。“额为天,故欲高而阔,主贵;颏为地,故欲方而厚,主富;鼻、眼、颧为人,故欲秀而灵,主寿。”
自然,看相还要注意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到一起来考虑,如:是否相互均称,精神和气色怎么样等等,整合到一块来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看相,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比如,当大官的面相,我们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不难发现,他们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国”字形脸。因此,民间有种说法:“头象橄榄,当官万难。”
这并非故弄玄虚的无稽之谈。因为根据人类统计学的规律,具有这种脸形的人,聪明而有行动力,意志坚定,心胸宽阔,充满精力,遇事不慌张,既具有外交本领,同时又富有幽默感,很有人缘。当然,这只是先天的优势,还不能缺少后天的各种因素:天时、地利、人和,以及本人的努力奋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才可有以后的辉煌。
相书上还说:“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这就是说,有颗善良的心,即使相生得不怎么好,也会随着这美好的内心而变好;反之,虽然有副好相貌,心术不正,好相也会随之变沒有了。这种变化的因果关係,是完全符合唯物主义辩证法的。
中国古代相学还认为,一个人后天的选择和活动,可以改变命运,影响命运,从而达到主、客观的统一,使人们从旧命运观的束缚之中解放出来。这一点也是值得肯定的。它不是那种一成不变的唯心主义的宿命论,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命中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相与命运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相,就有什么样的命运;有什么样的命运,就有什么样的相;相改变了,命运也就改变了。
例如,犯罪份子原来是一副歹毒之相,作奸犯科后,其命运是进监嶽;后经过洗心革面的改造,他的相就渐渐地变好,眼神变得温和起来,人也变得沉稳了,精神和气色也和以前大不相同,因此,命运也会好起来,重新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面相学也有益于社会的安定和人性的净化。
那些不是以谋利为目的、而是以行善为宗旨的真正看相,不仅可以告诫人们修身养性,从善去恶,多作好事,利国利民,从而改变自身不佳的命运;而且,对命运很好的人,劝告其不要得意忘形,胡作非为,否则将会引起“相随心灭”,使命运急转直下,等到那时,身败名裂,则悔之晚矣!
这样看来,相学应该是一门人生哲学,也是人生的指南。相法的奥妙就在于此。
-全文完-
▷ 进入wei0201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