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的十月天,中午热,早晚凉。
这种大的温差气候,正是滑子菇“疯”长的季节。
红十字会与林管局经贸处合作,在农村开展的救助贫困农民栽培滑子菇的项目,已是第三个年头了。
去年有五个村五十户贫困农户栽培,户均净收了3700元,今年会是啥样子呢?
“十一”的假期,我专程来到了长发镇东四河村,要实地考察一下这个村滑子菇救助项目的发展情况。
今年由前年的一村九户发展到今年的六村百户,基本实现了“十村百户”的项目目标。红十字会给贫困农户引来发展生产的脱贫项目,免息借款给农户垫支部分生产费用,经贸处给贫困农户提供栽培技术的服务和包销产品,这种红十字会加农户加公司的三家捆绑造血的救助方式受到了农户的欢迎。
栽培户周亚芳听说我来了,乐和地把我迎进了院子。
一栋东西走向,约莫宽有九米,长有四五十米,一人多高的塑料大棚几乎占满了院子。大棚的入口处立着一个牌匾,上面写着“红十字会滑子菇救助项目”。
我随她进了大棚。一股暖暖的气流扑面而来,抬头看去宽敞硕大的棚内满眼的金黄。金黄色的菌块整齐地码着横垛,一排排星罗棋布,菌块垛成的矮墙上长满了黄橙橙一团团一簇簇的滑子菇,油光闪亮,像是一个个装满金子的匣子。
周亚芳的老公申德仁和儿子,头不抬眼不眨,一脸的兴奋,弯着腰只顾不停地采摘,过道里的十几个大筐满得已上了尖。
我低声问她,一个早晨能采多少?她告诉我,如果在产菇的高峰期,能采2000斤左右。她高兴地和我说,这东西,你得看住了,够大了就得赶紧采。过劲了的话,消耗菌块上的能量不说,还延长了菇的生长期,那样少采一茬菇,还降低了菇的品级。
她指着眼睛叫我看,你看看,我的眼睛都熬红了。这几天菇长得很凶,为了都能采成一级品,半夜有了,半夜采,一个晚上得采两三次呢!
我说,太辛苦了,能挺得住吗?她急忙说,苦和累都值啊,看到菇长得一撮撮的,黄啦啦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那是捡钱哪,累死也值啊!她说到激动处,还拉过我的手说,我家翻身了,都是咱红十字会的功劳呀!我们一家不知咋谢你们呐。
拿来菇筐,我站在过道里,大大小小的菇头糊满了菌块墙,黄橙橙的滑子菇的菇香沁人心脾,诱发着我采摘的陶醉,触动着我的兴奋和激动。
我动手了,采下一大撮儿,捧在手里,金色的菇头,娇嫩的菇柄,像是刚从娘胎里出来的宝宝。周亚芳过来一边指点一边叮嘱我:一手轻轻摁住菌块,一手轻轻扣下菇朵,在采大时注意别伤了小的。
不知采了多久,我和申德仁来了个迎头碰。他一米八的大个儿,黑红的脸庞。见到了我,一脸的惊喜。
我和他端着菇筐走出大棚,不远处一个临时搭建的凉棚下,六七个女人正围着一大堆滑子菇在剪根。
我有些疑惑,去年闹着剪根剪不过来,为这,今年区特意建了加工厂,他咋不把鲜品送去呢?栽的量这么大,自己加工,不怕影响产菇的管理吗?
菇的生长期有三个高峰,高峰来时采摘量很大。采摘、剪根又要焯熟和盐浸。采菇时正好赶上秋忙人手紧,许多栽培户嫌麻烦。还要买盐买煤,秋后手头正紧掏现钱各家又不情愿。由于工序多工作量大,每户只能栽五千菌块左右,收入也就几千块钱上下。因此,栽培户积极性不高,一度影响了项目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今年区成立了菇加工厂,栽培户直接向区交鲜菇。这样少了栽培户的麻烦,许多栽培户今年都扩大了栽培规模,有望能挣个大钱。
我有些担心,对他说,鲜品怎么不送走?别以小失大呀。
他说,会长,去年我也闹着闲剪根盐浸太麻烦,采了直接交鲜品,是省事儿了,但我算了一笔帐,自己加工虽然忙乎点,可菇的附加值增加了,每吨增收500元呐。另外,我家的亲戚来干,钱儿不是叫咱自家人挣了吗?
他把我领到仓房,里头摆满了滑子菇盐浸品的大缸。
我说,成品有多少了?他高兴地说,第一茬菇就盐浸了七八吨,还有两茬呢?我栽了五万个菌块,只要管理精心,每块至少挣它一块钱,那就是五万块钱呀,保守地说四万不成问题!
看着他高兴的样子,我想到了去年的农户对我们的埋怨。
栽培滑子菇有几点关键要求,锯末子必须蒸透了才能灭好菌,养好菌必须透好风才能不焐菌块,菌块进棚后要保证菌块的湿度和温度。可在生产过程中,有些农户不经心不按技术要求进行,造成了菌块坏块的损失。个别农户不找自身原因,怨声载道。今年采取蒸料养菌统管,进棚生产分管的对策。由各户分散管理改为以村为单位统一组织蒸料、接菌,利用村闲置的学校和办公室集中养菌管理,技术人员跟班作业,根据用工需要由各户派工。到了产菇期,菌块再分发到各户分户进棚管理。
我问他,先统后分的做法咋样?他说,太好了。这样既规范了管理,又减少了浪费,降低了成本。进棚后的管理,那就看自家的责任心了。
他告诉我,同样都五万菌块,会长,我不是自我夸口,我得比别人家的菇产的多,钱儿挣的多,你信不信?我说,为啥?他把我领回菇棚说,进棚后的管理说道可多了。他指着铺设在菌块垛之间的地龙喷雾管说,每天要给菌块喷水,要保持菌块的湿度。一般要求一天喷三遍,合上电闸就喷水。我不会像别人那样,合上电闸就不管了。我要趴在地上观察各处的水喷到了菌块上没有,因为地龙喷雾管上的喷水眼儿,角度会时常出现变化,水是喷了,有时有些部位的菌块并没有得到水。再一个我每天都要检查一下菌块的含水情况,捏一下菌块,看是否缺水,缺了我就及时喷,不限三遍,给它适合的湿度和温度才能高产量呐。
我问他,明年的打算。他说,明年不用红十字会垫钱了。我今年有了本钱,也积累了经验,准备增加到十万菌块,在管理上再精细点,这个项目潜力挺大,会有更大的收益。
造血救助是一个艰苦的历程,滑子菇这个救助项目的实践使我体会到,光给贫困农户一个增收的项目、资金、和服务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花很大的力气去做启发和引导他们改变思想观念的工作,以此增强他们脱贫的责任心、自强心和感恩的心。看到周亚芳的一家,我的心感到了欣慰和鼓舞,油然产生了继续抓好这个项目的坚定决心。
儿子过来告诉他,焯菇的水开了。我和他来到焯菇间,周亚芳掀开了锅盖,大锅里的水沸腾着,申德仁端过一筐剪好的菇倒进锅里,等菇在锅里打了个欢快的滚,他用大笊篱把菇掏出来,倒进一个大盆里,撒上了咸盐……
热气升腾着,锅里的菇翻滚着,锅底里的火“吱吱”地发出欢快的声响……。
周亚芳不时地往锅底里添着煤,火焰映红了她的脸颊。
我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热闹的场面,我似乎也看到了田永刚、刘和平和更多的栽培户繁忙的采菇场面……
我企盼着明年后年或是更远,金色的滑子菇会走遍郊区农村的家家户户,成了郊区许许多多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
我相信,美丽的滑子菇会像一位博爱的使者,给贫困的人们送去温暖、信心、快乐和富足。
-全文完-
▷ 进入生命之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