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假日在家逗留,女儿与我交谈。
本认为女儿还小,对世事的理解多是偏颇的乱语,不会引我注意的,只要她喜欢谈什么,我都会耐心倾听,让她始终有个好心情,面对自己的现实,同时美化难以预知的未来……
然而,她的言谈,使我震惊了——
她说:现在的考试与古代的科举考试没有什么两样,古代人少,一个人在一个考场里完成考试;现在人多了,仍需要考场,考场里多几个考生;
过去的考试内容是“四书五经”,方式叫“八股文”,现在的内容没有超越几本教材,考试题型与“八股文”不谋而合,没有什么改变;
工作了,要做的事情,不论是重点高校还是三流学校毕业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但只有重点高校的学生有资格做,三流学校的学生没有资格承当。
教育和用人的现实没有人去真正改革,“素质教育”完全是骗人的空话。所以,我只能向重点学校冲刺,别无选择。
女儿的谈话和描述,让我心里不安,看着身边曾认为十分熟悉的女儿,现在感到几许的陌生,抬头再看刚满十四岁且充满稚气的笑容,我无力再说什么……
【2】
曾几何时,我们为拥有天真可爱子女而自豪和兴奋,希望他们将来“青出于蓝胜于蓝”。可进入学校学习十余年后,多成了“差生”被过早地推出校门,满怀的激情消失于远去的岁月,留存给他们心灵的是对社会的迷茫和对新生活的厌弃情结……
这是为什么?没有进校学习还有灵性,进了校园却淡然无存。教师摇摇头对家长说:你的孩子不是学习的料,算了算了,别再祈求什么新的奇迹出现,领回家里给他(她)找点事做好了。哎,爱莫能助啊!
熟悉和信任的教师,现在隐去和蔼亲切的举止,转身摇着头离开,风中他那稀少的头发,翻卷着霜花,淹没于人潮……
人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并且获得一份生存的工作(职业),不论是国家的,还是私立的,都必须奔波渡日,换来吃穿住行的资本,艰难地活下去。可他们现在还小,是处于求学提高的阶段,怎么能剥夺他们的权利,流浪于复杂的社会,了解生存的艰辛。
真是无奈!
中国教育不是在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可家长心里无底,说不清真正的涵义,对孩子的教育也不知道方法,更不知道将来的社会需要。心里着急的劲儿,只好转嫁给不争气的孩子,要么打,要么骂,全部精力发泄给满脸茫然的孩子身上……
当他人问及孩子为什么在家逗留时,大人满脸羞红,像小时做错事一样,吱吱唔唔,难于言表,匆匆离开,怕他人的追问,更怕他人夸起自己子女是何等优秀等等引发的心酸……
孩子的学习牵动父母的言行,影响着父母的尊严,更涉及家庭祖宗门面的兴衰,一动百摇,动着那根经,都触动全部神经的活性。孩子成为家庭的支柱,他们成器,就是兴旺的象征;他们失意,就是败落的秋声。
不敢相信,今天的骄骄者,能是明天国家的栋梁;今天的失败者,会是明天民族的剩余?
不敢相信,明天的社会只有成功者的世界,明天的生活难容失败者的空间?
不敢相信,他人所说的成功标准是否正确,失败的底线是否合情?
父母眼中的孩子,永远没有多余的幻觉,更没有不成器的概念,他日年老渡日的时候,个个不是情满乾坤,为老人找回成人成事的微笑?
孩子学习的所谓失败,也隐射今天中国教育深层内涵的失败!
【3】
数百年来,“万邦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追求,定格了中国人读书的终极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有多少人终身不得息养,范进中举是最好的例证,“名落孙山”亦证明科举制度的残酷。还有什么能够为了名,终身相许呢?
今天是新社会,不是科举时代,但传承数百年的文化痕迹,始终对后世有着难以清除的障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对文化的深刻认识与接纳。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步伐与实际实施的规程,始终脱离孩子心智的发展,造成无力解除的疑难。诸如十二年的教学内容必须在九年义务教育来完成,这不是“拔苗助长”,让儿童接受累累负担?
加之高中教育的严重不足,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要在这道关卡上被淘汰,义务教育成为学生“优胜劣汰”的无烟战场。拼搏结果是,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享受到“义务教育”优厚的待遇,却成为残酷压榨的牺牲品。
再则,教师实施“末位淘汰法”的制度,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不单单是决定学生本人的凭据,而且也成为教师去留铁的证明。
在事实面前,谁能说自己是成功者,谁又能争辩自己不是失败者呢?
横向比较新西兰的孩子,对学习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那里没有发生因分数名次排列而伤害孩子的自尊和对某个学科暂时“愚木”而非议为没有希望的现象,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愉悦中获得知识的营养。孩子是老师心中的宝贝,是父母眼中的小鸟,童年是“天高任鸟飞,海阔随鱼跃”的幸福时光……
国内教育,学生是“填鸭”知识的“容器”。教师深思熟虑浓缩“精华”,学生囫囵吞枣,正像猪八戒吃“人参果”,没有知道果的味道就结束了吃的过程。伟人毛泽东说过:要知道栗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道理显而易见。且教育提倡“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生存,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健体”等等,现实中却抛向何方?
教育体制、机制的问题不深刻认识与剖析,教育过程永远只能对文件作应对的空洞文章,改革是未来的宏伟目标。
学生进入学校,不公平的待遇开始,精英教育告终,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作为摧残的牺牲品,成全百分之十的骄傲者,以及家长的显贵,教师的自豪……
【4】
可笑的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崇高精神的典范,可精英人潮中,没有出现“诺贝尔奖”获得的佼佼者。国人也许会说那是国外评价标准不当,带来了国内的灰暗。也有人说,美籍华人不是出现过这样的人吗?问题是他们在国外获奖,不是在国土内出现辉煌。
每一次参加“奥赛”的神童,国外亦引起骄傲,他们后来的智怎么慧熄灭了?若说答案,其实很简单,送出去的神童在国内传授了超前知识罢了。
哦,原来如此。
教育的悲哀,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厚重,还有教育手段或者说教育方式存在问题。
其实,学习辨证唯物主义的原理知道认识事情的过程,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量变是基础,质变是发展,为了达到质变,必须扎实做好量变过程的准备工作。
学生学习知识,就是量变与质变的交替正螺旋上升的无数次飞跃过程。在量变过程中,我们不能仅是固有知识的简单传授,应该是让学生亲自感受事情起始、变化、最后自我找到答案,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品尝快乐,衍生进一步探索的激情。这样的学习似乎浪费时光,但学生亲身体验获取的知识是永远不会遗忘,比教师归纳的知识更强。这里,关键是学生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对未知世界的深入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辈子获取知识的法宝。古人云:“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道理容易理解。
现在的教师,教学过程把学生的思想禁锢在自己预定思维的狭小空间里,没有课本,没有教学指导丛书,他们无从下手,成为同化了的机器,运转起来失去上苍赏赐的智慧与机灵;学生在他们的教导下,一个个成为只会获取不会思维的“活体僵尸”。这是教育思想僵化的再现,是教学方法滞后的愚蠢高招,结果是教师“未老先衰”,机灵的孩子受到残害,最终成为被淘汰的对象。
这是教育的悲哀,是数千年文明国度的苦难。若说学生不能成材,到不如说是教师不会教书,亦是中国教育史上“科举”方式的新样包装。
【5】
事物是整体存在的,我们不能划分为互不联系的数个方面,这样做会让我们认知事物的时候带来严重的误区。
记得小时候学习“盲人摸象”的寓言,教师有声有色的进行讲解,当时也不知道大象到底怎么样,但通过教师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大象的形象,也简单理解认识事物的基本原理,直到今天印象深刻。
可今天教学内容已经分解得面目全非、支离破碎。如关于“水”的问题,分解为:水资源的分布属地理,水的力量属物理,水的分子变化属化学,水的生命之源属生物,水还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属历史……“水”从此失去鲜活的形象。这样的分解给予学生不同层面、间断的知识,学生怎么能够全面有效地掌握“水”这种物质呢?
教材为了保留每一位学者终生研究的“精神食粮”,尊重点点知识产权,却让新生孩子吃尽苦头,永远对事物没有彻底的理解,更谈不上掌握后的应用与实践。
莫名其妙的怪圈!
【6】
教育的悲哀,还在于全国考试一套题,阅卷智能化(用电脑完成客观题)和标准化(主观题也必须是一字不变的要点)。智能化、标准化的解题模式,是西方精英教育提出并深化发展的做法,问题是进入二十世纪末期就被西方彻底淘汰,而我们却在国内大张旗鼓推崇。
任何人都清楚中国的国情,东部与西部的差距,内地与边远地区的距离,还有教育硬件与软件无法言表的富足与贫乏,那些连课本都不能满足的学生(即使国家实行“三补一免”的政策改善少许问题),他们的学习环境是永远不能与城市的孩子所比拟的。
有一次,女儿把书丢了,教材是早期根据学生数预定的,所在学校没有办法解决。于是到乡下学校索取,刚好那里的学生流失留下了一套教材。我欣喜若狂的快速回家交给女儿,结果女儿不满意,问及原因,原来乡下使用的教材是黑白本,而他们学校使用彩色本。她说,用这样的书,怎么能直观地理解教师所讲的知识?于是我又请省城书商为女儿买到需要的版本,终于有个满意的结果。
试想,乡下的孩子就教材的选择上都有问题,他们学习知识失去鲜活的感受。我不敢多言他们身处同龄时代却接受着不公平的教学待遇,是命中注定的吗?
再说,教师的基本功,很多大城市里的孩子从小接受素质高、知识渊博的教师的启蒙,而乡下多是一师一校复试教学班。一个教师十分钟让一级学生听讲要掌握的知识,其他级别的学生预习或者复习;随后的十分钟再对另一级的学生教学……三个以上级别的学生同在一个教室完成不同的教学,真难为这可敬的老师;进一步打听老师的情况,原来这位复试教学的教师是代课教师,是当地没有考进上一级学校的学生,每月领着一百二十元的工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要被淘汰……这样的教师进行着复杂的教学工作,不敢想象教学效果是什么?当然评判的标准是有的,就是统一考试,“一刀切”,是驴是马马上分晓。
被淘汰,没有异议的结果!
开发人的智力,以人为本,考试的时候,在行使这些得民心的理念吗?
乡下的孩子,不是你降临人世间的时候,先天基因不同,而是你后天接受教育的过程,没有得到同等受教育的机会,却又无条件地要面对同等模式挑选的命运。孩子们,你们是好样的,没有谁为你改变现状与将来,落后山川的新颜,需要你们永远地善待和汗水的浇灌……
那位代课的教师,也不必妥协,虽课余的时间,你一个人守侯着空旷的没有墙壁的小学,也许寒风吹拂着你的脸,在漆黑的夜晚醒来;也许那场突来的大雨,让你焦虑着学生的安全,寝室不安,但相信山里的孩子能适应不良的环境,乐滋滋地笑对现实的一切……孤独了,就温习知识;寂寞了,就回忆白天的快悦;寒冷了,就喝口烈酒让自己忘记拮据的卑怯!
【7】
说来也十分困惑,那位体育健将获奖凯旋,母校的领导纷纷说起:他是母校的荣耀,希望在校的学生象他学习,将来为国争光。
可我荤了,一般学生在校期间最多四、五个学校,就基本上完成小学至高中阶段的学业,可他的母校竟有十多个,真是少见的“侠客”。冷静查询他的身世,的确他到过这些学校学习,是他的“母校”。可每个学校都没有长时间逗留,有的学习过一个学期,最长的也仅仅是两年,然后又转到新的学校学习……原来他只钟情自己的体育,其他科目都一塌糊涂,与其说是转入新的学校,不如说是被所在学校淘汰的“差生”。成名了,“一笑遮百丑”,过去的不足让母校的领导和教师谅解,成为“母校”的骄傲!
教育方针上明确指出: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可现实的教育仅注重“智”的教育,而且智育的培养也框架于几门将来必考的功课,功课进一步再深入筛选,把内容设置于重点……
智育培养本身就存在问题,更何况其他教育内容呢?
其实,一个人的成长,不能作简单的要求。很多时候,一个人对特殊专长的掌握与应用,超越其他方面,他可以借此生存,造福社会,成为幸福的人。
发挥特长,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什么一定要他寄生于僵死的层面上停滞不前或者刚性彻底的抹杀?
事情往往让人费解,曾经调皮捣蛋、学习不好的学生,现在多数在当经理当老板,那些学习好的,大部分在经理、老板手下打工。
何谓“成才”?值得我们思考!
世界上最富有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大学里只呆了一年,学历不合格,能说他不成功吗?
在看国内的成功者,很多没有完成正规学业,可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永远难以磨灭。
前久看到一个初中生在分析人体的体温是摄氏37度,而人类生存最佳的温度是摄氏22至23度,它们有什么关联呢?他问老师,老师追问导师,导师再追问先师,谁也回答不上,也根本没有思考,但可喜的是,这名初中生解决了,若将37度×0·816(黄金分割系数)就是最佳的22—23度,由此引发这位初中生学习生物及其他学科学习的浓厚兴趣,没有人再去强求他学习,从此痴迷于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摄取着对他一生有意义的精神食粮……
教育,永远是不会中断的生命线,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开拓型的学习者,也需要默默无微的耕耘者,还需要不畏劳苦始终奉献一切的劳动者!
结束这篇文章的写作时,我要大声地女儿说——
女儿,我渴望你成材,更渴望你成人,成为适应生存的健全者。
-全文完-
▷ 进入野鹤孤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