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红十字会办得博爱超市可火了!”,“听说博爱超市里忙呼的一些人叫志愿者,啥叫志愿者?”“你这都不明白?志愿者就是不图钱,不图利,图的是到博爱超市里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办点事儿。”
“唉?看来你就是志愿者喽!老兄弟,你看我去‘博爱’人家要不?”“有我推荐,有你的爱心,没问题呀!”
两位60多岁的老同志站在北方社区的红十字博爱超市门前对话。
五十好几的志愿者老张是这个博爱超市的主任,妻子老刘是超市的服务员。
一大早,超市的门刚一打开,桌上那部人所周知号码的电话急促地响起,老刘枪着抓起电话:“我是8555601,有事请讲。”老刘放下电话说:“老精神病张素云死在屋里好几天了,邻居今早才发现。一家三代精神病咋办。”“快打电话通知志愿者服务队到老张太太家集合!”。社区主任红十字会会长王晓云不到十分钟就到了张老太太的床前。志愿者们为82岁的张老太太梳头擦脸着衣。丧葬费怎么办?王会长说“从超市商品销售收入里支出500元,志愿者大家再凑200元吧。”隆冬的早晨,摄氏30度的气温,天上飘着雪花,志愿者们把张老太太送上了灵车。
一天,十四号楼的居民大嫂来到博爱超市。“红十字能不能管管我们楼道的事情。”“啥事儿?请说。”“我们楼道里长期住着一个精神病,把楼道里搞得脏乱,连孩子都不敢出入,天天喊叫,搅得居民不得安宁。”老张随邻居大嫂来到楼道,在阴暗的光线下,见到了满脸污垢,衣衫破烂的精神病人。他叫陈庆喜,今年35岁,精神病已经多年,无亲人管理。老张说,这个人我管了,就算我的包保对象吧。有史以来失去理智的陈庆喜洗了一次最痛快的沐浴,理了发着上了博爱超市里的合体西服。从那时起,十四号楼居民都说精神病学乖了,安静了,好象有了理智。老张凡是在外有了饭局总也不忘给他备上一份饭菜,这样老张他才吃得安生。一年了,这对志愿者老张来说是件艰苦的任务。他说:“我也时常对自己说,要坚持住!”。
英俊社区有条街叫英俊街,是以英雄刘英俊的名字命名的。每天早晨四面八方的居民都到这里来买卖生活用品,佳木斯人叫它早市街。在这条街上有一个简易的三米见方的小木屋,横额招牌用大红字写着“英俊社区红十字便民服务站”。这里的站长是扛过枪跨过江的老兵老姜,他满是驺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喜悦。“老姜头,乐呵个啥?”“帮小三儿联系到一个活,双方都满意,成了!”说起小三,真是叫老姜犯过难,下岗的妈带着三儿过,初中毕业,三儿整日游手好闲,三儿妈找到老姜头。老姜头找到工地的熟人安排三儿推土搬砖,两天不到说太累了不干了,又介绍他当早市清扫员,三儿直摇头,老姜头又托人找到啤酒厂的老板,三儿成了啤酒推销员,三儿满意了,三儿妈也放心了,脸上有了微笑。
英俊社区的刘阿姨今年60多岁了,高血压病很重。有一天,眩晕的浑身冒大汗。小孙子机灵地按“博爱便民服务卡”接通了红十字医疗服务员的电话13199116386。唐克大夫迅速赶来疗查下药,刘阿姨的病情很快得到了稳定。刘阿姨说“这张博爱服务卡对我们这个祖孙二人的家庭来说太重要了。每个月的米面打个电话,社区博爱超市的送米面服务队就会送上门来,货色好价又低。我心里想,如果我的身体允许,我一定也到博爱超市里去做一名志愿者啊。”
志愿者盛海峰的小灵通响了:“您好,我是老盛,哦!我马上到。”老盛放下手里的活,赶到了六号楼五层刘晓妹的家。男人不在家液化气罐的胶管松动了漏气。老盛是佳西社区博爱超市的主任,开设煤、气、水等服务项目。“小陶,我是老盛,煤烧完了吗?没啦!别着急,我马上给你送。”小陶是位小儿麻癖患者,是老盛的服务对象。老盛装了40斤煤,背上小陶的六楼。53岁的老盛汗流浃背,下楼时又把小陶的煤灰装进袋子背下楼来。老盛的博爱超市里摆满了气罐,老盛用钢丝刷子一个个地洗净。当老盛把变了样的气罐扛上高楼送进家家户户的时候,见到的都是满意的微笑。老盛在那一片居民中出了名,群众称他为“爱新使者”。
博爱超市是一个装满爱的柜台,志愿者是播撒爱的使者。
-全文完-
▷ 进入生命之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