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没事,只有陪着老娘看电视。看了中央一套第一遍《闯关东》,接着看中央八套还是《闯关东》,两边看下来,关东闯完了,还没到春节。
当年闯关东的都是山东人,据说达到1700万以上,很说明山东人古来就有的开拓创新精神。而且据说我老家三个村子的创始人也是山东人,但他们可能迷路了,没到山东,而流落在关内了。所以说五百年前是一家,这话肯定没错。
至于近百年前,为什么有成千上万的人,要抛家舍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生存发展,原因大概也很明确。无非是老家穷,没前途,或当地土匪横行,无法生活更别说什么安居乐业。所以闯关东这个名词算好听的,实际就是离乡背井去逃难。至于是否能在梦里遍地黄金的大东北谋生,大概也要看个人的背景和机遇了。就是朱开山这样的地主,其实刚到关东时,也是一身典型的乞丐模样,而最后能再次成为东北一号人物,实在也不易。也不知道是他个人的奋斗,还是当时政府的政策,或者是日本人的干预。
只是不知道从统计的角度讲,这样成功的故事有多大比例,成功的背后有多少抛尸荒野的人做了他们事业的垫背?如果把这闯关东“成功”的故事,作为1700万闯关东农民的代表,或者成了现代全国劳动人民发财致富的代表,好像总有点驴唇不对马嘴。不过,看完电视剧,给人总的印象是在闯关东的人群里,就算不都能成为朱开山,肯定是有相当一批人留在东北了。
就从这个意义上讲,闯关东成功的几率还比较高,如果拿现在到城市打工的农民工作为参照体系的话,更应该如此。
用现代的实例做比较。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实施多少年了,新农村建设的口号也喊了多少年了,到底农村的现状怎么样,到底有多少农民工在城里讨生活,或者用简单的话说“闯广东”,其中有多少闯广东的成功人士,……用现代技术手段,应该更可以很好的表示和统计出来吧。或者是人家不肯说。
对这样的数据,原来一直不太清楚,这几天,靠了老天爷的一声咳嗽,就方便的统计出来了,尽管可能不那么准确。因为从电视上再一次给人留下的直观印象,就说闯广东的外地人,至少不低于100万人吧。
天灾的不可抗力,实在不可低估。不管说是现代化的脆弱,还是说明政府应急系统的欠缺,是再深入讨论是现代化还是灾难化的话题,其实都于事无补。顶多,就是作为前车之前,以后吸取教训吧。因为对于这个已经倾覆了的车来说,实在是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了。不管是给你几个革命烈士的称呼,还是作为雪灾的一个普通的死难者,都已经长已矣。面对这样的灾难,大概总理也无能为力,就是总理承诺大家可以回家过年,铁道部承诺铁路已经基本正常,交通部说高速公路已经疏通,可那人头依然,拥挤依旧,何时能够让春运真的成为曾经的记忆呢?于是,这次就更多的听到劝说外地农民工留在城市的声音。
于是,也看到了一个留在广州的外地打工者这样一段话:我们是家里的主心骨,一年了,上有老下有小,一年就这么一次,能回家当然还是想回家。实在不能回家那是没办法啊。过年这段时间,我们有的已经辞工,留在城里,住在哪里,靠什么生活?就是没有辞工,企业不管了,同事没有了,一个人的年又有什么意思?千里之外是父母妻子儿女渴望的眼神,繁华之下是我们孤独寂寞难崖的时光,这样的年还不如不过呢?
当然了,你尽可以说我们在鼓励城里人接纳外地人,政府和群众组织在关怀外地人,可实际的情况又怎么样呢?就算政府下拨了成千上万的救助款,到了每个外地人手里又能摊到多少呢?每人够一袋方便面吗?就算物质生活还可以,那精神的空虚又怎么能填补呢?政府在喊成绩的时候,都那么辉煌,可是面对这场小小的雪灾,面对拥挤着要回家的群众,是否该反思点什么?难道你们总是那么英明,那么伟大,那么正确?而错的,只有民工?是因为他们硬要回家,才人为制造了这么大的灾难?
百年前的“闯关东”和眼前的“闯广东”之间,究竟有什么异同?山东人可以变成关东人,四川人何时可以变成广东人呢?山东人可以在关东立足生根,四川人为什么不能在广东拥有一席之地呢?
央视的漂亮美眉可以坐在温暖如春的演播大厅里,讲什么“让民工朋友改变一下思路,不要回家了”的话,可如果你就是个民工,你也在感受着现在政府已经努力创造的“所有自愿不回家过年的民工”都能享受的生活和娱乐,你一定也会更深切的知道:不管城市多么繁华,可那里不是你的家。不管你的家乡多么穷困,可那里有你能享受到的唯一的尊严!
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你不是那对在风雪里步行了十六个小时的六十岁的老夫妻,你不是那个为寻找生病的对象身背药品在高速公路上一直走到双脚麻痹而最终倒下的男人,你不是那几千万过了十几天没水没电的黑暗生活的郴州市民……如今,你和我一样,坐在温暖的办公室里,陪着熟悉的家人,喝着香茶,谈着春假的旅游计划,想着除夕的红包,新年的第一声鞭炮。……可对那些还在路上跋涉的成千上万的人来说,他们的路在哪里?他们的家在哪里?
关东,如今很少有人闯了,不少当年闯过来的山东人,如今已经忘记了他们前辈的山东人身份,而变成了彻底的关东人。可是,广东,还是有那么多人要闯,而且还要年年闯,人人闯。因为他们家乡的状况依然像百年前的山东那样难以生存,因为现代化的广东依然不能接纳他们的存在,尽管他们为广东创造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甚至鲜血和生命!
-全文完-
▷ 进入木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