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下面讨论的主题而言,本文标题拟为《想象的现实依据》或《想象的现实基础》更合理,但考虑到表达形象的问题,还是采用《如何让人飞起来》。
最近在创网看文章,点评文章,发现充满想象力的文章开始多了起来,逐步取代先前那种忧伤和压抑的气息。这一点值得大家为之开瓶庆贺,毕竟大家都在不断进步,不断走出固有模式,企图寻求一种新的表现手法。一篇作文当中如果没有想象,好比一个人没有个性,注定平庸;好比是一潭死水,击不起半轮涟漪。而今,你们想象力的马达正式启动了,作文也因此变得灵活多变起来。但是,我在替你们高兴的同时,也需要提醒大家一些东西。
我从不怀疑你们的想象力,只是在写作过程当中,如何运用好你们的想象力,以及在构思、想象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什么,我愿就自己的一点浅薄之间与大家分享。我在阅读文章点评文章的过程中,发现部分文章中看似充满了想象,但仔细一揣摩,其实只是改头换面,本质上一点没变。比如,给文中的主体(所写事物)更换一个姓名,或直接将人的思想完全植根于别的事物中。因此写了很多新事物,但读者却看不出新事物的特征,我们看到的还是“人”。从而,那些精灵、石头、花朵、鸟儿······都失去了它们本身的身份和特征,都变成了人,他们只是在替“人”发言。
以前碰到一个初中小孩,我说他的作文中充满了想象,但明显不符逻辑。建议他先写点生活,写点他能够把握的东西。他很不高兴,说他对那些生活毫无兴趣,他相信他的想象能力。其实,想象并非是说就可以胡思乱想,特别是作文中的想象。到了作文当中,想象一定得有现实依据,没有现实基础的想象还不能算是想象,只能算是乱想。如果胡思乱想,人人都会。也许,这就是那位初中小孩所谓的想象吧!
《天方夜谭》中有关于“魔毯”的记述:魔毯能够在空中自由地飞来飞去,事实上,这种想象其实是非常合理的,也有其现实依据。因为毯子轻而薄,如果在有风的情况下,自然是可以飞起来的,加之这里是魔毯,就更能飞了。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代表作《百年孤独》中,第三代人俏姑娘雷麦黛丝美若天仙,还有遇见能力似的,她注定不属于人间,所有的美男子见到她都会为之倾倒甚至丢掉姓名,她是属于天上的,最后也的确升了天。但作者马尔克斯曾谈到他在写到这里的时候怎样也无法进行下去,因为不知道怎样让她飞到天上去。尽管《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但魔幻仍然需要现实这块基石。
后来作者看到家人晾晒被单的时候,恰巧又刮起了一阵小风,被单就被风掀了起来。顿时,作者知道该如何写下去了。因此,《百年孤独》中的俏姑娘雷麦黛丝最后是抓住毯子飞上天的。可以说这里跟《天方夜谈》中的魔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前些天跟几个孩子聊天的时候说,作文需要想象,但不可以乱想,比如说你要写一个人飞起来,首先就得让这个人长出翅膀来,否则,你让他飞起来就成了瞎编乱造。因为重力的缘故,人只会往下掉。但要人长出翅膀,这也很难,于是便可借助神话,虚拟出一个天使来。因为天使是长了翅膀的,所以天使可以飞翔。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要想让你文章当中的人飞起来,不是借助魔毯就得得让人生出翅膀来。于是,如何让人飞起来的问题,也就自然而然的变成了如何让人寻找魔毯或如何让人长出翅膀来。而要让人长出翅膀来,就得寻找能够使人长出翅膀的神药。而这一切就成了你的文章所应关注的主题,而在寻找神药的过程当中,嵌入故事,设置场景,刻画人物,讲述离奇曲折的故事······于是,你的想象文章就在这种寻找的过程当中悄悄地完成了。
我们再来看看科幻、童话、玄幻、奇幻、魔幻等类型中的想象。以前看到很多孩子写作文的时候总是喜欢写机器人,或者像郭敬明那样,写星星之间谈恋爱、石头之间的曲折故事、鸟儿之间的仇恨、树木和鸟和兔子和老虎之间的故事……我看过之后,一般会这样下评语:建议直接写人吧。因为你这些石头、星星、树木……鸟儿的行为和思维都是人的行为和思维,还不如直接写人来得痛快。但是,任何文章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才是所有文学(作文)所应关注的主题。我这么说是不是与上面矛盾呢?其实一点也不矛盾。既然选择了物来写,但同时又要将人的思维和行为全部融入到物中去,且必须体现出物的特征来,这只有一个办法,你所写事物必须具备人和物的共共同特征。
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建议想写好作文的都读读,这是超级经典和教科书式的作品):主人公格里高尔早上醒来后,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接下来的一切记述,格里高尔的行为和思维都体现了人和甲虫的共同特征,或者说体现了人的思维和甲虫的行为。这时格里高尔就不能再行走不能再说话而是爬行而是发出虫子一样的叫声,因为他变成了甲虫;这时甲虫也有了关心妹妹和母亲的一切情感,因为他是人变的甲虫,因此有了人的情感。但要是让同学们来写,恐怕就很难看出这是在写甲虫,而只是在写人,同学们笔下的甲虫很难写出甲虫的特征,因为想象的时候,没有深入也没有现实的依据。但卡夫卡是超级大师,他能够将甲虫和人的共同特征一起表现出来。
同样,有一篇名叫《两只相距四点五厘米的蚂蚁》的童话,写得很棒,是关于伟大的爱情的。文章中蚂蚁的思维简直就是人的思维,但也具备蚂蚁的一切特征。两只蚂蚁简直就是知己,它们靠触角交流是它们的秘密,这个秘密将它们的心紧紧栓在一起。一天蚂蚁小白在橡树上被油粘住了,蚂蚁小黑决定搭火车赶去救它。路上的一系列行为全是蚂蚁的行为,而它们的情感却是人的情感。如果作者也写蚂蚁买票,上车,那么就成了胡搞。因为蚂蚁不可能买票,它只会爬到人的身上,企图靠人坐车到达小白身边。同样,蚂蚁也不可能认识到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多遥远,它们的思维只能局限在用尺子在地图上量:地图上的距离是四点五厘米的距离。这就是符合现实符合逻辑的想象。
我们再看一下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另一个人》:70岁的博尔赫斯和20岁的博尔赫斯在两座不同城市的同一张长椅上相遇了。故事本身就很吸引人对吧?两个不同的城市怎么会是同一张椅子呢?我们看看,这里的想象如何才合理,博尔赫斯是如何来操作的。首先,作者必须写出两个人的相似性来,因为是同一个人,只是年龄不一样,自然经历上有重合之处。老博尔赫斯的经历显然比小博尔赫斯的经历丰富得多,人生观和世界观也已经形成。小博尔赫斯因为年轻,显然记忆力强,更有活力,说话声音更响亮。
但如果因为是同一个人,像同学们操作的那样,只是一个人的两种声音的对成呈现,那就不是想象而只是内心多声部的展示。这里不但要体现出相似性,还得写出不同来,毕竟两个人有重合,但老博尔赫斯具有更多的生活。于是,在作者笔下,我们看到了老博尔赫斯因为记忆力的缘故忘记了很多东西,而忘记的一些东西,小博尔赫斯却正在经历着,小博尔赫斯自然熟悉这些。因此,我们看到老博尔赫斯在20岁以后经历的那些,小博尔赫斯一无所知,因为他还没有到那个年龄,还没有经历郭,不但不知道反而认为不可能。
再看几个例子:
法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有一篇经典的短篇小说叫《王佛的保命之道》(题目可能有误),其中写到一个人被砍了头之后再次出现在江面上的小舟中,但明明被砍头了再次出现,这种荒唐的写法不是乱写吗?先别着急,作者是很聪明的,因为砍头,所以这人再次出现的时候就不能再是完好无损,否则,没有了现实依据,也没有了逻辑。所以,作者在这人再次出现的时候,让他的脖子上围着一根红色的围巾。红色的围巾既是被砍头的明证。同时,红色也正是血的颜色。再次,围着围巾本身就可以挡住被砍头的地方。记得原文中是这样写的:“他仍然披着往常那件旧袍,右边的袖子还有几处挂破了的地方,因为那天早上,在土兵们抓捕他们之前,他没有来得及把破洞补上。但是他的脖子上却围着一条奇怪的红色围巾。”这样,我们就会觉得合理了。衣服上的破洞和脖子上的红色围巾,一起为本文的想象奠定了现实基础。
再比如《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叫《画皮》的,中间写到一男人被披着人皮的恶鬼挖了心脏,肚皮是被破开了的,后来心脏从他妻子肚子里面跳到喉咙处,从嘴里吐出落进了他的胸腔。然后他的身体慢慢有了温度,最后活了过来。但是就这么活了过来,难道我们不会认为这是做梦吗?要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这不是做梦怎么办?先别担心,作者很聪明的,蒲松龄让这男人好了之后在腹部上面结了一个一枚钱币大的巴。这个巴说明真有其事。现实和想象之间不露痕迹,而且想象也有了现实的依据。
再举一个例子,也是出自《聊斋志异》,文章题目忘记了,手边没有书可翻。文章讲的是一个人做了一个梦,梦到娶了一个会唱歌跳舞的细腰女子,女子美妙动人,歌声婉转悠扬,舞步翩翩。在梦中,他和那女子生活舔舔蜜蜜,羡慕死别人,也羡慕死读者。后来,这人醒了过来,发现是梦,发现他正躺在一窝蜜蜂旁边,蜜蜂嗡嗡叫着像是唱歌,且蜜蜂都是细腰,蜜蜂的飞舞美丽极了。你们看看,这种现实与幻想或者说梦幻的缝合是如何的高明。
——这就是想象的现实依据。
相信大家看到我上面那么多例子,和我的阐释,也会明白一些关于想象的现实依据了。
链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博尔赫斯在中国的地位甚至超过了鲁迅。博尔赫斯是谁?这么说吧,一个老年失明的人,一个担任了很多年图书馆馆长的人,一个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得很透彻,并在改头换面后被中国先锋派作家当作自己祖师的人。博尔赫斯尤其喜欢《聊斋志异》,他从这当中领悟或者说学到了现实与幻想的缝合,即现实与幻想交织的时候,如何不露痕迹,并且合情合理。其次、博尔赫斯还喜欢《红楼梦》,中国人对《红楼梦》一般从爱情、政治、管理等几个角度去解读,但博尔赫斯却从迷宫这个角度去解读,认为《红楼梦》本身就是一座迷宫,进去了后,就很难走出来,里面错综复杂。博尔赫斯最为称道的就是他的“迷宫小说”,这一点尤其影响了中国的格非,格非被誉为中国的博尔赫斯。再次,博尔赫斯还喜欢中国的《水浒传》。博尔赫斯的六本薄薄的小说集中有一部叫《恶棍列传》,都是根据《水浒传》的模式写出来,但远远没有《水浒传》好看。博尔赫斯其实师承中国施耐庵、曹雪芹、普松林三个人。当然,思想都是博尔赫斯自己的。他只是从中国人这里学到了表现手法。
(以上关于博尔赫斯的链接知识,是我自己的浅薄之见。)
-全文完-
▷ 进入方东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