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选刊拾趣]杂文的匕首该怎样投?宇の航

发表于-2008年02月01日 下午3:04评论-3条

[选刊拾趣]杂文的匕首该怎样投?

--读《艺术性快乐:闭上眼睛》

杂文中有许多的写作手法,如反讽、借喻、抽象、夸张,如果当做一组美术系列作品,在纯粹美学理论上自然各类画法都不分高下,可在世俗逻辑难免不大大的打折扣。

有的杂文写的象解构主义画,后现代派的。如毕加索的画,脖子不是脖子,手也不是手,脑子可以长在屁股下面,把现实的环境枝解在重新组合。这样的画中国人有点看不明白,也许很多美术学家都用各种莫名奇妙的说话来注释它的一笔千金。可是在中国世纪巨匠毕加索原作中国(成都)特展”临近闭展,接近一个月的展览时间前来观展的成都观众总共才5000人,每天平均不足200人观展。主办方表示,美术巨匠“毕加索”在成都遭受冷遇,大大出乎主办单位意料,一位负责人认为,成都的情况反馈出去后,以后像毕加索这种顶级画家的展览可能会考虑不来成都了,成都市民看到高水准画展的机会将减少。” (06年1月12日《华西都市报》)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让我想到,某个学校美术艺术雕刻展,有人雕成粪堆形式的物体当做艺术。这样未免拿中国老百姓当成傻瓜了,如孔庆东先生写的《哪的大米好吃》里面经济学家一样荒谬。杂文如果写成解构主义类,严词用的过于夸张,至少在读者眼里也得遭到冷遇。

有的杂文写是一副速写画,力求便捷,快速的捕捉眼前的景色。当绘图软件在警局还没流行时候,侦察中想要快速的破案,也得有些掌握素描技巧的人。可是这样是极似一场数码的记实,那等于通缉令。如果杂文写成这个样子,不是让人感觉到自己是阿q,而是明码标价的告诉人家他就是阿q。这样的写法及其有生命危险,有点不符合人性的普遍逻辑。想想江宁人爱国报人史良才,在上海办《申报》20余年,跟邵飘萍、邹韬奋齐名。他与蒋介石针锋相对,提出“以百万读者对抗百万大军“,终引来杀身之祸。

这些年来杂文界又流行一些“非常杂文”,要求幽人一默,似乎总卡通版本达芬奇密码,这样的文章很容易让人当成情景喜剧来读的,当幽默大于他的讽刺意味,让人啼笑皆非。

读《艺术性快乐:闭上眼睛》一文,至少让我那不爱看杂文的父亲大大称颂,看到“平民张大嘴”的一系列生活,正是映照了自己。看到“你不花一分钱这厂子就归于你的名下,我却落得张大民一样下场”等预示了现实中的生活,刺痛了父亲以往“闭上眼睛”的艺术神经,不得不脱下伪装了多少的表面快乐。在“苛责内心”,“反躬自省”后,更能深层次的思考生活。

如何在杂文中革命,又要在杂文中保命,这真是一个真实爱好杂文者不可忽视的问题。也防止“艺术性呐喊,张开嘴巴”,怎么样引雅入俗?让更多人看的进去是一个问题。

08年1月25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宇の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那片红帆点评:

什么是杂文,又该如何写?文章欲图阐述这个问题,但憾本文只指不足,终未定论。

文章评论共[3]个
卜玉梅-评论

向老师学习!问好!卜玉梅。at:2008年02月01日 晚上11:55

卜玉梅-评论

向编辑老师问好!我爱看杂文!卜玉梅。at:2008年02月01日 晚上11:59

新颖话题-评论

深刻!
怎么没有列为精品?
问好at:2008年02月02日 上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