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微子篇》十八章: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不使大臣抱怨没有被任用”,指的当然不是“任职”,而是:所任适用,即有所能即有所用。量才用人,用人尽其才。
既为大臣,“抱怨”何来?地位显赫,当不至于得陇望蜀。何况,即使臣有此心,君也不能容其如愿呀!大臣的“抱怨”当是对自己所任的职权范围不满而来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的才能,如人的十指,长短不一。扬长避短乃是人尽其才的首要之事。就其本人而言,在其位谋其事,从其事谋其利;欲谋其利,必先利其器,大臣在他所不长的位上无可作为,而他所长的位子又不让他坐,不抱怨才怪!
君子用人,当取其道。知人善用,乃御人之术。何为知人?乃知其长短;何为善用,乃用其所长。取一人之长指,成十指皆长;以十长指治天下,无往而不利,无功而不返也。
周公乃旷世奇才,助武王夺天下,辅成王治天下,乃极谙御人之术的。治理一方地域,成就一番事业,仅有贤主是不行的,还需有大批的能人贤士相助。君贤臣能,方能大功告成。
用人是手段,而知人乃是前提。不知则无从用起。
孟尝君礼贤下士,养食客无数,结果还是一无所成。虽说那鸡鸣狗盗之徒,在关键时刻也起了作用。但那不是“用”人,而是“备”人。倘若,他没那脱厄之难,那鸡鸣狗盗之徒又何至于有用?
倒是有个叫冯驩的,不停地弹剑而歌,抱怨没受重用。孟尝君用他收租,他却将无法收上租的债卷烧了,买回了“情义”。结果,孟尝君被贬回封地,方知“情义”为何物。冯驩的才能,可惜孟尝君不知,也就不会用了。
用人是回事,善用则是另一回事。
人孰无才?有才就堪用!只是这才有大小优劣之分,用之,有个当之要求。治国与治家,道同而法异,是不可混论的。一长不足表百长,用非所长,不如不用。用人要有方,当则成事有余,不当则败事有余。刘邦拜韩信为帅,诸葛亮挥泪斩马稷。善用一人而兴国,误用一人而败事,历史事件,比比皆是。
至于,臣子的“怨”,不是臣子口中所出,而是君察他心中所蓄。君应有一双慧眼,洞察臣的才能所在,予以善用,将“怨”灭于无形之中。若一时误用,使臣心底生“怨”,那为时已晚,于事必有损了。
“不使大臣怨乎不以”,乃防患于未然的御人之术,且是治国之良略也。
-全文完-
▷ 进入乌江的乌鱼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