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弓请教孔子“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在这里,孔子从三方面解释了“仁”的具体内容。
一、是行事的“仁”,指的是为人处事时应持的态度。
“出门办事,好像接待贵宾;役使百姓,好像去承当大祀典。”强调了待人要以敬畏之心,以恭让之态;而管理百姓,不能以傲慢之心怠之,要当作极为庄重的事来做。
由上可见,这里的“仁者”,不是指芸芸众生,而是指司职之人。只有这有身份的、有职权的人,才能有此行为,才需有此心态。而位尊者,自觉高于人,易以位尊而压人。即使,为人处事能做到礼貌待人、秉公办事,也常趾高气扬、草率行事。何为“仁”?待人礼贤下士,行事举轻若重。
二、是意志的“仁”,指的是理解和尊重别人。
“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强加给他人。”这有二层意思:充分尊重他人的意志;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人在世上,百人百种,自然有不同的意志。而`为“仁”者,既在高位,所思所为,自有过人之处。然而,己是己,人是人。为人处事,要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不能以己之尺度他人之身,凡事强求一致。还要理解和尊重他人。要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三、是心态的“仁”,指的是良好的仕途心态。
“在朝廷办事没有怨恨,在家闲居也没有怨恨。”作为“士”,那么“学而优则仕”。为官时,理应为朝廷出力而任劳任怨;闲居时,不要为自己无仕途而自怨自艾。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这仕途之事。
纵观《论语》此章,孔子是对学生仲弓的指教,阐明了自己对“仁”的释义,也表明了自己的心迹。那就是以平等之身待人,以平和之心处事。尊上礼下,持之以礼,待之有心。这在某种意义上与后世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异曲同工的意思。这“仁”的释义,对今人而言,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但是,也要看到,他的这番话是指“士大夫”而言的,而不包括“小人”,是与百姓相间隔的。其实,凡人都可有、也有“仁”;而且,“仁”心可对天下事物,不仅仅局限于“人”的范畴。另一方面,要认识到,他的“仁”是建立在“中庸之道”上的,是建立在“礼”的基础上的。这,必然是有着它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的。
因为,在阶级社会里,人是有阶级性的。“仁”,作为道德观念中的一项,也不可避免地有着阶级的烙印。脱离了阶级性的“仁”是不存在的。统治阶级的“仁”,只能调和、缓和阶级矛盾,不能解决矛盾!
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率军打仗。敌军渡河时,一片混乱。他认为“攻之不仁”,结果,误了最佳战机,反吞了败果。这无疑是对那些一味讲“仁”的,绝妙的讽刺。也应了句老话:对敌人的仁,就是对自己的不仁。
也需看到,在阶级内部,“仁”,对我们提高自我修养、妥善为人处事、增加社会和谐,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全文完-
▷ 进入乌江的乌鱼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