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的大雪使得今年的冬天特别冷。而相对南方的雪灾我们是侥幸运的,新闻天天报道死伤多少人,倒塌多少房屋,看着那些惨不忍睹的照片,心里真不好受。可是鞭长莫及,只能在精神上为灾区人民分担痛苦,愿他们早日走出灾难,重建家园。过上正常的生活。
我住的是单身宿舍,暖气不是很热,晚上盖两条被子,还要偷偷的插上电褥子才能安然过夜。一天下午,父亲打来电话问我是否很冷。为了不让父亲担心我说不能。父亲说家里生火了,屋子很暖和,炕也很热。我立刻被家的温暖所感染,是的,家乡人民肯定都生火了,是那种铁炉子,烧煤的那种,每到冬天,家乡人民总要生炉子既取暖,又做饭,还能烧水烫猪食,当然最有意思的是老人围着火炉熬灌灌茶。一般是吃罢饭,架上特制的炉圈,将茶罐架上,倒上刚下的雪水,有时干脆挖半缸子雪,放在炉子上一会化成水,老人最喜欢这样喝了,说是甜。当然还要有下茶的东西,一个馒头或者半个锅盔,放在炉子上,垫上半张小孩的习字本,烤的黄黄脆脆的,就着刚开的滚茶,吸一口通体舒太,喝两口精神抖擞,再喝浑身热烫,寒冷已是未知的东西了。偶尔老人会给小孙子留一口喝败了的茶,俗称疲茶,看着别人喝的香,猛喝一口,立即吐掉,还用缸子里的雪水嗽口,唾个不停。老人在边上看得哈哈大笑,骂声“孙,这么好的东西糟蹋了。”小孙子觉得被捉弄了,可又看到爷爷喝的很香,莫名其妙的走开。
除了喝茶,还有一样是我们小孩最爱的,就是利用火炉吃烧烤。小孩嘴馋,只要是吃的,总想换个花样,土豆最平常不过,可在炉子里一烧,味道就变了,酥软,甘甜,没有煮熟的水分,也没有炒熟的调料味。真正的原汁原味,可就是香,抓在手里滚烫,一把掰开猛吹一口,热气腾腾,吃在嘴里先是用舌头乱搅和,等温度适应了再咀嚼,美。还有一种我们叫做糖萝卜的,更甜,甜的醉人,尤其烧焦的那部分,往往是抢得最凶的。冬天有好多趣事,捕鸟是其中之一,捕鸟有很多种方法,我经常用的是砖,两片砖用三根火柴棍一支,里面撒些谷物
一个很好的鸟器便成功了。过上一会看到砖倒了,不用说,一顿美味到口,一般是两只,最高记录是四只,此时的麻雀刚死不久,丢进炉膛,一股毛骚味刺鼻,很快便是肉香味,半个时辰即好,撕开黑黑的皮毛,两排紫色的肌肉便是佳肴。
晚饭后一家人围在一起,火烧旺了,看电视,玩牌,干家务外面风雪连天,滴水成冰,屋内温暖如春,穿个单衣单裤一点不冷。
冬天里家家都生炉子,我赶着一群羊,站在半山坡,看每家火筒冒出的青烟袅袅直上最后汇成一个黑帽子,罩在村庄上面,像是温室。似乎明白了烟火的含义,烟火就是人家,烟火就是生命,烟火就是生活,烟火就是人。放羊回家,父亲心疼的不行,催促我赶紧就着炉子烤火,母亲端来热腾腾的饭菜。家的温暖全在里面。
我不喜欢睡有炉子的屋子,我讨厌煤烟的刺鼻味道,可是我喜欢生炉子,早晨起床冰冷的路子在你的调教下升温,发烫,颇有意思。上小学初中时,学校也生炉子,每个人轮流生火,生活柴自己拿,一年下来,都会生火了。一群人围在一起,吃馍,讨论习题,有时调皮一点的从后面推一把,轰隆一声,炉子倒了,嘻嘻哈哈笑成一片,一声上课铃,猫惊狗窜的,路子躺在地冒烟,老师进来,教室乌烟瘴气,看不清三排之后,气呼呼的转身出门,犯事的知道自己的杰作,不顾炉子烫手,一把扶起,支好火筒,打开窗子跑烟,片刻之后,一切照旧,老师进来什么事没发生,照旧讲的天花乱坠。
上中专后,见到了暖气,看着一片一片组装起来的铁家伙,连着两根管子,不相信这玩意能取暖,能把这么大的教室烧热。好不容易等到冬天,没想到这玩意还行,手放在上面发烫,一同学上课太认真了,新买的皮夹克烫个洞不知道,直到刺鼻的味道充斥了整个教室,可惜了。有同学喝牛奶,放在暖气上热,等吃时剩了一个空袋子,地上白花花一片,同学们开玩笑说炉子也喜欢喝牛奶,保健。
城里的暖气虽好,可我总觉得缺少乐趣,干巴巴的没有生气,好比城里的高楼大厦没有家乡的老屋给我的乐趣多一样,在寒冷的冬夜里总会幻想要是有个炉子i多好。而今天要是在灾区架暖气很不现实,可是生个火炉应该不成问题,灾区人民的生活就会好一点,火炉的作用也就体现出来了,到时候,会有好多人记住火炉的。
本文已被编辑[一把锁]于2008-1-30 22:37:47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西北苍狼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