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宅子都有着她自己的故事。无论多么富丽堂皇的外表都无法掩盖她内心曾经的沧桑,揭开琉璃瓦盖往下窥视,你就可以不断发现她曾拥有的悲欢离合,血泪疮痕。再往下发掘,你看到的再也不是大理石铺就的地面,而是一座深不见底的墓室甬道——一切故事的原委就在甬道的尽头,慢慢地,慢慢地,她便会不断向你靠拢,直到你惊觉自己已躺在墓室里冰凉的棺椁上之时,真谛也就在慢慢向你展现。”这是一个网友写在自己小说前面的话。看过,不忘。假如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一座宅子的话,那么,又有几个人的宅子永远鲜亮如初亦或是横在尘世之外呢?要经受雨打风吹,必然有风雨的印记。很多人的一生,终了,也只是那不圆满的半个月亮。千江有水千江月,当有无数个弯月的影子浮动在人间的时候,谁的鼻翼曾嗅到那遥远的忧伤呢?
首先,我自己是个冷清的人。曾经的热忱早在一个个欢声笑语过后的瞬间沉淀,在一个个花开花谢的场面无语无欲。热闹是一种场面,在那个场面里,大多时候,我依然想着我自己的事,关于回忆,关于忘却,关于欢乐和悲伤。不知道别人是怎样的,我是那种走到哪就把心事背到哪的人,有时候,手上什么也不拿,肩不挑背也不扛,还觉得沉甸甸的。曾经身边最亲的人问我,真想不通你为什么要这样?我冷清的笑,我就是这样的人,老天注定的,没办法,即使天涯海角,人在哪,心事在哪。他或许不知道,在说这话的时候,我是多么无助,多么需要忘却。心底特别喜欢温暖的人,以及他们嘴边灿烂的笑容,让人想到炉火,想到暖阳……性情是上苍赐予的,我永远走不出心底的那条小路。
有时,喜欢独自一人在人群里穿梭。低头时,看一双双或急或缓的脚从身边飘过,再欣赏自己的脚尖走在别人刚走过的地方,迈出的时候,自己跟自己祈祷,千万别踏在别人落脚的那片脚印上。抬头时,看见人潮向自己涌来,不管他们是美丽的,还是苍老的,我觉得他们就只是时间的墙壁,而我,仅是一个过客而已,逆行在一条静静的河流中。我真的喜欢这样一个人逛街,不看模特身上经典的服饰,不去溢香的餐厅寻找美食,就一个人大街小巷的毫无目的的行走,如果不小心碰见熟人或朋友,就用自以为充满磁性的语调向他们问好,然后努力绽开一声热情的笑,最后轻轻走过。没有心事的时候,我走在另一个世界。
喜欢沉浸在自己的故事里,关于亲情,关于爱情,关于过去,关于明天。有时候觉得很奇怪,一心想留驻的一些画面居然忆不起画面的内容,一心要忘却的东西居然越来越清晰,清晰的如同正在发生。那些甜蜜还是保持当初的模样,没有被岁月发酵:那些悲伤依然是一张张带泪的脸,而脸的主人是我。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知道自己大多时候还活在十多年前,这种活着的状态和阅历无关,和年龄无关,和环境无关。记得十多年前,我正是一个中学生,十二三岁的年纪吧,一次和姐妹走在上学的小路上,大家都谈着长大的话题,当时自己说过的一句话,我恐怕这辈子都不会忘记,我说:要是长大以后永远是十八岁就好了。同行的比我大几岁的表姐嗤嗤笑着问:你为什么喜欢十八岁?当时我说,我就是喜欢。喜欢十八岁,是因为当时另一个十八岁的表姐,她很美,据说,她有很多朋友常去找她玩,而有的常常被阿姨撵走。我渴望和一大群年纪相仿的熟悉的人出去玩,“出去玩”对我有莫大的诱惑,因为当时自己觉得:出去玩,就不用在放学后回到无人的家,煮好一大锅饭,等着劳作的父母回家,然后在饭桌上听大人对姊妹几个安排其他的活或是听一些训斥。我很封闭,童年和少年,除了学校的天空,就是家的天空。我渴望热闹。等到十多年后,那些当年最想逃避的事居然会成为记忆中最温暖的回忆。现在和身边的人相比,我相信自己的智商,但,我从不对自己的情商抱多大希望,所以,在年龄面前,我没有成长。我知道,我是不圆满的。
我是忧伤的。这种忧伤源自宿命。我应该是那种不太会笑的人,在很喜庆的场面中,我一般和阳台或角落打交道,在那里,我会很轻松的做每件事:和一两个人聊天,捧一杯茶边喝边看那些喜气扬扬的面孔,或者看见一些花草渴了,就帮它们的主人给它们喂喂水。丈夫说我应该多出去社交,把自己改变改变,只有我知道,自己早就习惯了冷清,在热闹的场合,我是一只被剪了羽毛的鸟,怕冷。因为我不会应酬,没有学会应酬。我不会变换各种面具出现在各种场合。即使有很多这样的场合,别人已经习惯了我的淡然,而且我发现,人家并不排斥我以自己的状态出现,我依然有很多朋友。但我更知道,之所以有这么多朋友,是因为他们觉得我是忧伤的。在热闹场合越来越多的时候,他们可能觉得我是另类吧。只是他们不知道,我只是一种存在而以。
看完朋友的小说,我给他故事里所有的女人总结了一句话:她们就像半个月亮一样,不圆满。可是我也知道,每种女人的身上,都有自己的影子,故事将女人浓缩,而我把故事中的女人肢解,可是她们每个人的不圆满也同时集中在自己身上,关于挣扎,关于礼教,关于求索,关于爱恨,关于残忍,关于“一生”的诠释……我的半个月亮般的人生来自天生的性情。
月满人间的时候,千江的月是圆满的,人心是圆满的;月满西楼的时候,千江的月是残缺的,人心是不圆满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许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是不圆满的,所以人间的希望也就更多一些,人活着的追求也就更具像一些。活着,痛着,希望着,快乐着,诗意着……
-全文完-
▷ 进入一品深蓝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