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乡对故去的人有一句俗话:“死了死了,一死拉倒”,意思是常规一般人在活着的时候挺受周围人的尊重和爱戴,人死了以后这些尊重和爱戴随着岁月的消逝就逐渐自然消失了,叫人在人情在一死两分开。虽然这句话有普遍的说教意义,但对特殊的伟人和对世人有举世恩德的人的怀念是不灵验的。
就象出生在我们家乡淮安的开国总理周恩来,他就以其特殊的魅力留给了国人无尽的怀念。在国人心中留下永远的丰碑,说来很奇怪,他老人家仙去已三十多年了,连现在的年轻辈还没有接受过他的恩德的人,只要一提起他,只要通过了解他的风范事迹,都认为周恩来总理确实无比崇高伟大,无不对他肃然起敬。
按理说,“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当时在个人崇拜顶峰时期,是万民都在敬祝他万寿无疆,敬祝副统帅永远健康,就连山东还出现敬祝王司令员(王效禹,当时济南军区司令员)满面红光的荒唐口号。而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虽然没有个人崇拜的口号,但在万民心中的形象位置要超过他们每一人,甚至超过列朝列代的被称为万岁的皇帝君主,超过世界上所有的有崇高威望的政治家。人们不会忘记,那个一九七六年元月八日悲歌动地的日子,国人如此悲痛都觉得失去了自己最亲的亲人。那几天可谓全国成了一片悲痛的海洋。有好多老百姓在家里摆设成灵堂,就象家中故去最尊敬的家长一样悲痛。人们都是用各种方式寄托自己对伟人的哀思。家乡的父老乡亲都认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我们还记得当年周总理灵车到八宝山火化,一路沿街都是自觉前来送行的几十万市民,人们都是在失声地痛哭着。几乎所有国家的总统主[xi]及政府都发来了唁电唁函,连世界最高组织机构联合国总部都成天将所有的国旗降半旗致哀,连当时毛泽东的敌人美帝苏修都举行全国性的追悼仪式。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举世哀思的奇迹,这种活动曾经受到阻拦,但民心却阻挡不了。那是在周恩来逝世后的第二年的清明节,几十万人在天安门广场组成了哀思的海洋,首都大学生及一些受周恩来保护的作家诗人等文人们纷纷用诗情泣不成声来表达对周总理的深深思念,真是岂有此理,当时这种高尚的人格集会竟然还被打成“四五”反革命事件。时间不长随着一伙社会怪物的倒台,这种非法结论很快就平了反。从此,人们对周恩来总理无尽的思念又汇成了浩瀚的海洋。
一位伟人在人民心中建立起永志难忘的丰碑,这是靠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又会在历史的回声里变成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一时人云亦云的个人崇拜也许会赢得许多盲从的礼拜,但这种崇拜不容易融化到亿万人民的心海中,不会形成几代人乃至后来几十代人荡气回肠永久无尽的怀念,周恩来总理算是开天辟地地做到了这一点。
“老乡”观念是华夏亲情的缩影,作为我们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家乡人,怀念之心情当然要比国人强烈得多,几十年来,无论是地方党和政府,还是到普通老百姓可以说每时每刻都在深切地怀念着,在党中央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家乡父老乡亲的共同努力下,周恩来纪念馆在古城雄伟地落成了,加之周恩来故居等通过修茸改建,淮安楚州也成了红色之旅的圣地。这样家乡人就可以随时去瞻仰和缅怀。随时可以在光辉铜像面前寄托哀思。你看每年七月一日新党员们总要到这里进行入党宣誓。城区小学生的少先队员们的入队仪式也在这里举行,数百名小红领巾们整齐划一地向周爷爷行着队礼,《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嘹亮的歌声飘荡在家乡的天际,这些活泼的小精灵们正在家乡先驱伟人的指引下迈步未来。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淮安市委和楚州区委又在家乡党员中掀起学习伟人周恩来总理的高[chao],这是很明智的壮举。作为我们是伟人故乡的后代,就应该把无尽的怀念化为榜样的力量、化为前进的动力。请精神长在的周恩来总理永远做我们故乡儿女的精神楷模、生活楷模、行动楷模,这就是我们故乡人对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很实际而有很实在的“无尽的思念”。
-全文完-
▷ 进入金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