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美”是美好的东西,这种美好的东西也是人们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和向往,但是,如果我们太执着于去寻求一种完美的“美”,那就没有意义了,也就不那么美了,“美”是属于大家的,是属于整个世界的,如果你一味地去追求你心目中的“美”,那这“美”也就缺乏了“美”的含义了,尤其你追求这种“美”的过程,已经近乎“恶”了。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美”的标准,都有自己“美”的追求,如果你把自己的追求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那你的这种追求也就是“恶”了,起码是一种恶劣的行为。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我也知道拥有很多的金钱很“美”,我也知道官运亨通很“美”,我也知道情人很“美”,我更知道流芳千古很“美”,如果太执着于追求这种“美”,如果我们在“美”的追求中伤害了别人,那就不“美”了。
“善”是一种虚无的道德标准,与人无争,与世无求,可以说是“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说是“善”;严格遵守三从四德,可以说是“善”;修桥开路,捐款办学,可以说是“善”;发行彩票,免除农业税,也可以说是“善”,“善”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你一句话可能就是善举,你一件事,可能就是善意。
“善”的含义深远,每个人的理解又不同,有时候,你的善良别人不一定能够看懂,有时候,你的善良别人会当成是恶意,有时,你的善意别人会当成可欺,如果我们过多地想去说服别人接受你的善良和善意,那就显得你自己不善良了。所以老子说:“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不要说你富甲一方,也不要说你一无所有,也许今天你很富有,但你要想到也许有一天你会败落,也许你今天很贫穷,但你要想到也许有一天你也会富有(故有无相生)。
“有”和“无”没有统一的标准,“有”当中存在着“无”,“无”当中存在着“有”,你有金钱,但不一定有快乐;你有情人,但不一定有真情;你有权势,但不一定有威望;你有名气,但不一定有口碑。你没有金钱,但可能有愉快;你没有权势,但可能有信誉;你没有情人,但可能有爱情;你没有名气,但可能有怀念。
困难和容易相辅相成,困难当中存在着容易,容易当中存在着困难,容易和困难构成了一个过程,只有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才能达到既定的目的(难易相成)。
生意人可能觉得做生意很容易,也就赚进销的差价而已,可能他觉得当官难;当官的可能觉得当官容易,也就上传下达,画个圈而已,可能他觉得当平民百姓难;平民百姓可能觉得平平淡淡容易,也就安分守己而已,可能他觉得声名显赫难;名人红星可能觉得要出名容易,不外炒作兼买弄,但要收敛难。
每个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喜怒哀乐构成了人们心中的世界,矛盾的世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长处那要看怎么发挥,只有时间,地点,环境的条件具备,长处才能得以发挥,只有你的短处,那是不能凸现的,那会令人嫌弃,所以,你要把自己短处伪装好,不要让别人发现(长短相形)。
每个人的水平都有高低,就像没有统一高度的山坡一样,高和低相互依托,相互倾慕,才能形成郁郁苍苍的群山,才能形成和谐的发展环境(高下相倾)。
你的声音需要别人的声音来附和,那才能达到娱乐的目的,如果没有别人的附和,一花独放,那就不能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只有两者的声音相互和谐,才能达到合二为一的繁荣局面(音声相和)。
前后没有原则的区别,只有跟随的距离,也许今天你走在前面,可明天别人也会走在你的前面,因为,凡是走在别人前面的人,他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接受更多的非议(前後相随)。
所以,凡是聪明人,都是无所作为的,只有那些蠢猪才会去出风头,冒风险,这些根本不用言传的真理,很多人就是不懂,偏偏要我行我素,一意孤行(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如果我们真正能做到以“无为”来处事,用“无言”来引导别人,自己管好自己,不要多管闲事,那世界万物也就能够自由生长了(万物作焉而不辞)。
这些道理你说他是天生就有的也好,你说他根本没有也好,只要你不要去说穿它,那就行了(生而不有)。
这些道理,也是你行为的准则,它从你娘肚子里生下来的那一天就陪伴着你,如果你能利用它而又不张扬,即使成功了也不要忘记它,那么,它就会永远陪伴着你(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全文完-
▷ 进入黑寡妇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