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用在他的手上,总能极尽其妙,故无废弃之物;恶人行恶到眼前,亦能施加教化,故无废弃之人。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
善行,无辙迹[1];善言,无瑕谪[2];善数,不用筹策[3];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4];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5]。是以圣人常善救人[6],故无弃人[7];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8]。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9];不善人者,善人之资[10]。不贵其师[11],不爱其资,虽智大迷[12]。是谓要妙[13]。
【简 注】
[1]善行:善于行走。辙:车轮轧出的痕迹。
[2]瑕谪:病疵、过失。瑕(xiá):玉上面的斑点,玉的疵病。谪(zhé):谴责、责备。
[3]善数:善于计数,引申为计算。筹策:古代的计算工具,用竹子制成,俗称“竹码子”,功能同于后来出现的算盘。
[4]关楗:器物上用以开关的机件,如关锁房门使用的栓梢。楗(jiàn):有的用木料做成,有的用金属做成,故“楗”又可写作“键”。
[5]绳约:绳索。
[6]救人:挽救人。
[7]弃:遗弃。
[8]袭:承袭、继承。明:明镜,这里指“道”的智慧。
[9]善人:遵从善道的人。不善人:不遵从善道的人。师:老师、先生。
[10]资:资财、财富。
[11]不贵其师:不把老师看得很有价值。
[12]虽智大迷:即使自以为聪明,其实十分迷茫。
[13]要妙:精要、玄妙。
【引 发】
——善待万物:从不把自我的意志强加
求道者虽是修他自己,却是为了证实天道,并以天道来归正自身,而非执著于自我,处处凸显自我的观念与意志。正因他以天道为核心,所以既能善待自身,又能善待万物。
善待自身,大多表现为:三界中的生命,要得一个人体,委实不易,因此他必珍视人体,决不轻易通过自杀等等方式舍弃;三界中的生命,只有在尘世得到人体,才有修行、升华的机缘,因此他必珍视这种机缘,决不懵懵懂懂虚耗一生;如果多有福报,他不必主动去找苦头;如果多遭不幸,他并不苦痛莫名;他决不自欺,或者自己蒙蔽自己;他决不自虐,或者自己对自己充满仇恨。
善待万物,大多表现为:对任一对象,决不想着伤害,也决不想着侵夺;与任一对象相处,他都抱持了诚意与善念;如果对象需求,他必力所能及以呵护;如果对象霸道,他也不加计较;万物用在他的手上,总能极尽其妙,故无废弃之物;恶人行恶到眼前,亦能施加教化,故无废弃之人。
他之所以能够善待彼此,唯因他从天道、修大道,逐渐具备了相应的心性、智慧与能力。从天道而行,他必大善大忍,当然既能修己,又能利人;悟会渐多,智慧渐开,神通也便日益显著,故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人多奢求这种境界,人却多把自我放在核心。殊不知,只有先将自我的观念淡化,天道才可能浮现到眼前;只有先将身外之物淡化,另外的时空与生命才可能显现。
【反 思】
——一举一动,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今人少有善念,以致人人为近敌。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常常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不仅如此,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乃至人与自然山水之间,也彼此充满敌意,势难两立。譬如本该救死扶伤的药物,常因伪劣制造而杀人害命;本该情同手足的友朋,常因利益争夺而反目成仇;本该和睦相处的家人,常因政治的把戏而同室操戈;本该守护百姓的官吏,常因自主自专而沦为民贼。
没有善念,人即与天道悖逆,天道当然不会对其显现。没有善念,人当然不会珍视人体,即使他也把人体保护,那也只是为了延续肉体的功能与欲望。没有善念,人更不可能善待他人与万物;他以恶念为主导,必然到处制造伤害。上天已不把今人当人,因为今人的标准,早已低于神所确定的标准。上天从更高时空俯视,今人的一思一念,都肮脏得无以言表;一举一动,都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即使人也有所施舍,有所收敛,那也是为了满足更大更强的私欲。
人之所以不善,一则由自身的私念促动,一则由尘世的整体机制促动。当人极重外物之时,为私为我的念头必定持续强化,最终会将善良的天性彻底湮灭。当人身处物欲横流的现代,如果他的主体意识并不强大,他必身不由己,随波逐流。无论原因归于主观,还是客观,人都必须为恶念、恶行付出代价。善恶有报是天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无人可以逃脱任何一个细节的轮报。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曾问术士,为何他功高名显,却总不能封侯。术士问他:可曾有过亏心之事?他说:曾经杀害投降过来的八百兵丁,至今后悔莫及。后悔是后悔了,后悔却只是一种态度,恶行还得丁是丁、卯是卯的去偿还。所以,李广的部下封侯者众多,他却至老封不了侯;而且不得善终,只能含恨自刎而亡;而且祸及子孙,李陵之后被夷灭全族。
回头看今人,如果他一言一行都包藏祸心,如果他一点一滴的获得都由巧取豪夺、贪赃枉法、阴谋阳计、阿谀奉承、自欺欺人而来,那么他一生造下的罪过,绝不会比骗杀八百条性命更轻。
-全文完-
▷ 进入无的散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