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陈立红老师其实并不熟悉,直至现在还可以说,是十分陌生的。之所以跟他交往,不是看中冠在他名字前的职衔,而是在他的文字里所透露出的才气,让人折服,更重要的,他是桐柏人。大凡在外呆久的人,想必对家乡的一切人或事物多多少少总有些眷恋之意,或者,仅仅看到有关家乡的人或事物,就会感到无比亲切。我是以这种心情结识陈立红老师的。而我又时常忍不住地想,陈老师大概也会有这种心态吧。我与他并无书信来往,也无电话问询,仅仅是在他的博客上留了几句话,毫不隐瞒地向他透露我的来意和想法:都是老乡,敬请指教。显然,陈老师十分热忱,在读了我的诗作后,立即给予回复,并直言不讳地指出作品中的不足,他在回复中这样写到:你的诗很有生活,朴素感人,但受当前诗风的影响很明显,你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在随意自由的文字中把握和找到独特的感觉、感受和语言,诗意最终要以语言的形式体现。所以炼字炼意是基本要求,现在的流行诗风有误导。因为是老乡,再加上你年轻,所以直言相告。从这点上,我感觉他是可敬可佩的,简短的几句话,包含着他对家乡人的关怀和期待,从而进一步地折射出他原本淳朴,善良,为人忠厚的性格。这也是他在诗歌创作中始终保持着一颗坚韧、博大、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灵所具备的基本因素。
在获知他的诗集《文明的呼唤》出版后,我犹豫了很久,想到他工作异常忙碌,日里万机,有很多事情需要应酬和筹办,不会有时间为我邮寄的。但我还是给他留了言,但他还是立即回了复,并爽快地应允了。对于一个认识还不到两个月甚至还完全陌生着的人来说,他的热忱和慷慨,以及无私的帮助,对我真的是一种莫大的支持和鼓励。现在,他的诗集《文明的呼唤》就放在案头,认真地读完了,有很多话要说,提起笔却写不出来。这些年,只顾埋头写诗,忽略了时下中国诗歌的走向和趋势,以及各种各样的流派和随之涌现出来的各种诗歌理念。确实由于对后现代诗风的盲目追求,逐渐偏离了传统诗歌。所以对陈立红老师的诗,我是不敢妄加评论的。况且自己从来没有为谁写过诗评,对诗歌评论还一是空白和模糊。
不过,从他为人处事和诗歌创作所流露的情怀中不难发现,陈老师是一个性情中人。他的诗歌自由明朗,通俗易懂,毫不矫柔造作,真实而直接的语言,或让人沉思,或让人悲愤,或让人充满力量。比如在《焦裕禄之歌》中写到:焦书记/我们已经很久没见到您了/好多年,中国没有你的一点消息。平淡真切的描写手法,让人深思,悄然带给广大民众一声低沉的回响。中国现在发展了,曾经那些为了推动中国发展而无私奉献的英雄和劳模哪去了?他们带给我们甚至整个民族的精神和信仰哪去了?诗人似乎是在怀念那些舍身忘己鞠躬尽瘁的楷模,更是对祖国未来的担忧和期望。
艾青说:“诗与伪善是绝缘的。”然而陈立红老师的诗无论是对家乡的眷恋,还是对祖国未来文明复兴的呼唤或讴歌,无疑都是以一颗真挚而热烈的赤子之心展开的。因为真实所以震撼,这才是陈立红老师诗歌之所以吸引和感动那么多人的原因之一。许多乡亲都趴在田沟了,家乡/明亮的镰刀正在收割城市的阴影。/有成队的汽车/拉走了我们的大米和小麦,/为什么返回来的只是垃圾?/我知道那些城市正灯红酒绿笙歌悠扬/可为什么我们的村子/却在装点地球的荒凉?(《许多人都不认识你了,家乡》)诗人用平静舒缓的语调,向读者叙述了生活在农村的人民,辛辛苦苦劳累大半辈子,换来的却依然是贫穷,而那些城市歌舞升平,一派繁荣的景象,试问是谁源源不断地养活了城市?是那千千万万勤劳朴素的生存在生活最底层的农民,而他们此时正承受着贫苦,承受着荒凉。整首诗没有一丝渲染,没有一分愤怒,意境却十分鲜明,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从而引发人的思想。
陈立红老师的诗,以朴实,平易,真实为特点,冷静地剖析现实和世界,并以诗歌的形式对真善美进行颂扬和讴歌,对一切丑陋的事物进行批判,具有现实主义意义。比如《伊拉克的石油人民的血》:现在,隆隆战车正在逼近海湾,/逼近伊拉克的石油和人民的血。无声地批判了以美国为首的强权政策和霸权主义。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凌晨,/5枚导弹从三个不同方向,/袭击了中国人的心。 语言明了真切,不加修饰,不曾渲染,却给人一副血肉模糊的画面和场景,让人揪心,不禁握紧拳头,爱憎极其分明。他的诗歌创作在形式上、语言和表现手法上、内容上贴近中国民众和读者,具有广泛的人民大众性,为中国民众所接受。从这中角度上看,它是一种大众化的诗歌,是一种建立在广泛民众基础上的诗歌。所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使得陈立红老师的诗歌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和人民大众的感情息息相通。
2008/1/22 广元
-全文完-
▷ 进入高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