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音乐与书籍,人生该是多么无味啊!孔子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可见音乐的无穷魅力。我喜欢音乐,差不多已经达到痴迷的程度。只要有一天没听音乐,就觉得自己的内心里少了一点什么。不同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会有很多不同的爱好,有些人爱钱,有些人爱权,有些人爱人,有些人爱艺术,有些人爱工作,有些人爱玩耍······可以说千奇百怪,什么样的爱好都有。我以为,有什么爱好的人,大致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我呢?如果书是我的挚友的话,音乐就是我的情人,别无选择。至少目前是这样(世上的事,不要讲得太绝对,对吧?)。
书是一件好东西,正统的说法叫读书可以明理。明理固然是很重要的,人活在世上而不明事理,是糊涂人生。但仅能明白事理,我以为是不够的,读书在其实用价值的基础上,应该是一种十分高级的精神享受。琴棋书画,是古时候描述优雅书生的四宝,风花雪月,是一分钟也离不开这“四宝”的,可知所谓浪漫,自古就与琴书结缘。而琴能排名第一,可见音乐对人的影响力。“雪满深山高士卧,月下林中美人来。”这是读书读到高处的绝美意境,两句诗里没有音乐,但说实话,我可以从这里面读出音乐来。这无声的音乐是高山流水、是霸王别姬、是春江花月、是梅花三弄、是秋日思语······如果你平心静气地看书,就能“看”出音乐来;如果你完全投入地听音乐,就能“听”出文化来。比如中国的古乐,里面那种无形的文化的穿透力,如无坚不摧的利剑,真是可以一直扎进灵魂里去,不信你可以听听用箫吹奏的平沙落雁;又如外国的乐曲,一首《命运》或者《英雄》,听的效果不压于读一篇气势恢宏的史诗。事实上,象《特洛伊》这类伟大的史诗,正是通过说唱的形式得以传承。通过人类灵性的感觉就能明白,好的书籍里有音乐在吟唱,好的音乐里有文化在流淌。
想,古今中外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归结起来大致不过两类。一类推进了社会进步,另一类促进了人性升华。社会进步具有共性,大家都能看到、感觉到;人性升华却具有强烈的个性,一个人精神境界的高低,自己清楚,别人不一定明白。正所谓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观者不同,优劣难辩;又有一种说法叫曲高和寡,也属正常。然而两者又是相通的,一个社区的人们具有较高的境界或素养,这个社区就比较文明、比较优雅;一个社会的人们具有较高的境界或素养,这个社会就更加和谐、更加生动。美好,大家都明白、都渴望,但要达到美好,就需要共同努力。我想,这种努力可以从爱读书、爱音乐开始,因为能够透过时空变迁传承文明的载体,恐怕无能出其右者。于无字句处读书,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做好的,就一般情况而言,如果一个人不爱书也不爱音乐,我虽然不敢说他无知,但我基本上可以肯定他无趣。细想想,毫无生趣的人生,有何过法?
除去不可控因素:如乱世、战争、灾害等等,一般情况下,我们或许无法选择自己人生的开始,但一定可以选择自己一生的过程和结束。我想,我或许无法通过书籍和音乐达到成名成家,但至少我能让自己以书籍和音乐为翅膀,踏着轻快的节奏,走过明朗的人生。我想,就算是永作逍遥之游的老庄,大约也不过这种境界罢了,惶论其它。
-全文完-
▷ 进入金士渊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